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1981年—1989年元旦社論

(2012-02-20 23:27:16) 下一個

在安定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國民經濟調整的巨大任務

1981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

 

1981年到來了。這是中國人民在粉碎“四人幫”以後迎來的第五個新年。從1976年十月的勝利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撥亂反正,在端正思想路線、政治路線和組織路線,在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以及在恢複和發展國民經濟等方麵,做了大量艱苦的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我國各方麵的麵貌起了顯著的變化。多難的祖國終於一步一步走上了中興之路。

 

現在,擺在我們麵前的政治形勢和經濟形勢都是很好的。去年一年裏,黨的五中全會產生了中央書記處,又通過了為劉少奇同誌平反的決議。黨中央政治局在8月召開的擴大會議,和隨後舉行的五屆人大第三次會議,分別決定了並開始執行了黨的和國家的領導製度的民主化改革,著手廢除實際存在的幹部領導職務終身製。最高人民法院特別法庭莊嚴審訊了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主犯,即將依法給他們以罪有應得的製裁。在經濟方麵,農業生產有了比較快的發展,絕大部分農民的生活有了較大的改善。工業生產在能源幾乎沒有增長的情況下,仍然保持了一定的增長速度,特別是輕工業生產增長的幅度更大。由於輕工業增長幅度大,農副產品增多,市場供應是二十年來比較好的。城市大多數職工由於調整工資,實行獎勵製度,增加就業人數,生活有所改善。這些成績,都是有目共睹的。

 

但是,在開始前進的道路上,事情並不是也不可能在一切方麵都一帆風順。全國的經濟形勢很好,這是事情的一個方麵。另一方麵,在這種很好的經濟形勢下卻潛伏著一種危險,這就是財政大量赤字,貨幣發行過多,物價相繼上漲。如果不對此采取斷然措施,三中全會以來農民和職工在經濟上得到的好處就會失掉,正在日益好轉的局勢就會再次遭受挫折。

 

為什麽在粉碎“四人幫”四年以後,還會潛伏著嚴重的財政經濟危機呢?問題要從曆史來看。我國建國以前,經濟生活早就存在著多方麵嚴重的不平衡。大家記得,在解放前夕,國民黨統治下的長期惡性通貨膨脹曾經威脅著全體居民的生存,這種災難曾經繼續到建國初期。黨和人民政府依靠社會主義製度的巨大優越性,用極大的努力迅速扭轉了局勢,恢複了國民經濟,並且接著轉入了有計劃的經濟建設。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即1953年至1957年期間,我國的經濟發展是穩定而迅速的。但是在這以後,由於黨和政府的領導一心想加快經濟發展,以便早日把中國建成為現代化的富強國家,而在著手實現這個良好願望的時候,沒有嚴格地從客觀的經濟情況和經濟規律出發,以至在經濟工作中長期存在著“左”的錯誤。當然,必須著重指出,過去二十多年中的經濟工作,決不是隻有錯誤的一麵,沒有正確的一麵。我們取得的成就仍然是巨大的,我們的經濟發展,包括人民生活的改善,比之其他條件相近的發展中的大國仍然快得多。要不是由於這些錯誤,社會主義製度一定會使我們取得更大的成就。過去的錯誤在各個階段也有程度輕重的不同,表現形式的不同。突出的錯誤是五十年代後期“左”的錯誤,這個錯誤雖然在1962年至1966年期間得到了糾正,但是並沒有從思想上正本清源,沒有從根本上批評憑主觀願望規定發展速度這個錯誤的指導思想。粉碎“四人幫”以後的頭兩年,我們沒有足夠估計十年破壞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也沒有清理經濟工作中指導思想上“左”的錯誤,還是急於求成,又提出了一些過高的不切實際的口號和目標,把已經超過國家財力可能的基本建設規模又大為擴大了。我們打破閉關自守的局麵,利用外資,引進技術,這個決策無疑是正確的;但是由於缺乏經驗,進口成套設備的規模過於龐大了,超過了實際的需要和可能。這種在新的曆史條件下重複出現的舊錯誤,加劇了比例關係的失調,加重了財政經濟的困難。三中全會以後,中央確定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這本來應當成為經濟建設工作的一個根本轉折。但是,近兩年來,從中央到基層的許多同誌,包括一些經濟戰線的各級領導同誌,對經濟調整方針的認識既不充分,執行也不得力。一方麵提高了城鄉人民的消費水平,另一方麵卻沒有使基本建設的總規模退下來,有些地方和企業又盲目地上了一批重複建設項目;一部分生產企業沒有按照經濟條件進行必要的調整;行政管理費用的增加也超出了財政的負擔能力。這樣,在分配上,積累和消費的總和就超過了國民收入,國家安排的基本建設開支和其他各項開支也超過了財政收入。這個基本情況,在去年9月五屆三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所作的國民經濟計劃報告和國家預決算報告中已經向全國人民說明了,但是當時所采取的對策仍然很不徹底。因此,雖然經過近兩年的調整,整個經濟的被動局麵並沒有從根本上扭轉過來。財政收支既然不平衡,貨幣的發行量就要不適當地增加,加上企業管理、商業管理等方麵的原因,這就造成了過去一年中的物價上漲。

 

現在,為了使整個國民經濟從被動轉入主動,使財政收支和信貸收支從不平衡轉入平衡,使四個現代化的建設得以在穩定的基礎上健康前進,黨中央和國務院決定實行進一步的認真的調整。主要是基本建設要退夠,行政費用要緊縮,生產建設、行政設施、人民生活的改善,都要量力而行,量入為出。某些方麵堅決退夠,才能使整個國民經濟擺脫潛在的危險。其他方麵,主要是農業、輕工業和有關人民生活的日用品生產、能源、交通的建設,以及教育科學文化衛生事業,還要盡可能地繼續發展。因此,實行進一步調整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方針,有退有進,暫時的局部的後退是為了將來更好的長期的穩定的前進。實行這樣的調整當然要修改去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所通過的國民經濟年度計劃和今年的預算。這方麵的問題,國務院將向人大常委會作正式報告。

 

實行這樣的調整,不但從當前來說是完全必要的,從更深刻的意義上來說,也是要使我們的經濟工作從根本上擺脫“左”的一套的束縛,真正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我們是十億人口、八億農民的發展中國家,我們是在這樣一個國家中進行建設的。我們必須對這個基本的國情有清醒的認識。過去在社會主義建設中老是犯“左”的錯誤,問題就出在沒有認真研究中國的國情,犯了急性病,以至欲速而不達。現在實現四個現代化,我們的指導思想,必須統一到從中國的實際出發、按經濟規律和其他客觀規律辦事這一點上來。在我們這樣一個人口多、底子薄、水平低的大國搞建設,不能急於求成,不能指望一下就出現什麽奇跡,隻能量力而行,腳踏實地,循序前進。我們仍然要堅持“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精神,進行長期的、艱苦的努力。

 

實事求是地把國情講清楚,可以使人民理解我們的方針,體諒國家的困難,增強前進的信心。過去,我們對自己的國情認識得不夠,考慮得不夠,也宣傳得不夠。如果對於經濟發展的前途隨便說話,隨便許願,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計劃,雖然是出於對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的熱望,但是不能兌現,就必然要引起群眾埋怨和失望的情緒。今後,要把國家的實際情況、實際能力、實際困難以及經過努力所能達到的目標向幹部、群眾說清楚,辦一切事情,提一切要求,都不能脫離現實的可能。這樣,大家的認識比較一致了,很多誤解和矛盾就比較容易消除,實際工作中的曲折也會減少,我們的事情也就會容易辦一些,我們的日子不但不會更難過,而且可以好過一些。

 

這次調整,牽動全局,影響到各個方麵,必然會有很多實際問題和思想問題。其中有些是我們已經能預見到的,也有些是現在還預料不到的。妥善地解決這些實際問題和思想問題,保證經濟調整順利進行,是一個很艱巨很複雜的任務。為了完成這個任務,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進行廣泛、深入、細致的組織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我們要切實有效地教育全黨和全體人民認識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即無產階級專政,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極端重要性。要教育黨員和幹部堅決貫徹執行三中全會以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要教育全黨同誌緊緊依靠群眾,與群眾同甘共苦,帶頭遵守紀律,發憤圖強,堅決糾正各種脫離群眾的官僚主義和不正之風。要教育群眾以大局為重,堅決維護來之不易的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麵,嚴格遵守法律和紀律,堅決反對隻能葬送我們前途的極端個人主義和無政府主義。

 

應該向全黨和全國人民著重指出:我們所要建設的社會主義國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質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所謂精神文明,不但是指科學文化,而且是指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道德、紀律、革命的立場和原則、人與人的同誌式關係等等。沒有這種精神文明,沒有共產主義理想,沒有共產主義道德,怎麽能建設社會主義?毛澤東同誌說過,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我們一定要發揚在長期革命鬥爭中堅持的革命和拚命精神,嚴守紀律和自我犧牲精神,個人服從組織、局部服從整體,大公無私、全心全意為人民的精神,毫不利己、專門利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壓倒一切敵人、壓倒一切困難的精神。從延安到新中國,我們靠正確的政治方向,也靠這些崇高的革命精神吸引了全國人民和全國青年。我們一定要宣傳、恢複和發揚延安精神、解放初期的創業精神。每個共產黨員不僅自己必須首先保持和發揚這種精神,而且要把這種精神推廣到全體人民和全體青少年中去。全國各族人民在黨中央正確路線的領導下,振奮起勤儉建國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是一種不可估量的偉大力量。

 

建國三十一年來,我們確實犯過不少錯誤,包括嚴重的錯誤,其間幾經折騰,使人民受到了不少損失,也延緩了社會主義建設的進程。但是,經過三十一年的努力,我們建成了約四十萬個工業交通企業,工業固定資產比解放初期增加了二十幾倍,培養了大批熟練工人和上千萬專業人才,建立了比較完整的工業體係和國民經濟體係。全國人民的生活比解放前好多了。現在,黨和政府著重檢查了過去的缺點、錯誤,正確地總結了正反兩方麵的經驗教訓,使我們整個建設的部署,安排在切實可靠的基礎上。可以說,從現在起,我們才真正擺脫了“左”的思想的束縛,走上了健康的發展道路。隻要全國上下團結一致地努力前進,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前途是無限光明的。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調整經濟,實現四化,這是曆史交付給我們的重任。這副擔子,不是哪幾個領導人能夠擔得起來的,也不是哪一級組織能夠擔得起來的,需要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共同來承擔。我們都是國家的主人翁,都要肩負起自己的責任,在黨和政府的領導下,同心同德,團結一致向前看。我們建設現代化社會主義強國的宏偉目標一定能實現。

 

一年更比一年好 定叫今年勝去年

1982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

 

聲聲爆竹送別了1981年的最後一天,嘹亮的鍾聲迎來了新的一年。全國各族人民喜氣洋洋地慶祝元旦。展望新的一年,一個比去年更好時前景出現在我們眼前。

 

我們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去年就比前年好:全黨的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各個地區,各個民族,各行各業,各條戰線,都作出了新的貢獻;國民經濟繼續好轉,政治局麵更加安定。在祖國遼闊的土地上,從中原到邊疆,從工廠到農村,到處是生機勃勃的景象。唐朝詩人杜甫寫過兩句詩:“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我們今天確實處在一個由亂到治、由窮到富的大變化、大發展的曆史潮流中。我們完全有信心、有把握,在新的一年裏,在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鬥爭中,取得比去年更大的進展。

 

這種信心和把握,根據何在呢?

 

全黨的思想統一了,這是一。十一屆六中全會,標誌著我們黨在指導思想上完成了撥亂反正的曆史任務。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在學習《決議》的過程中,在實踐的教育中,對重大的曆史是非和現行政策的認識,達到了前所未有的一致。這種思想上的一致,是我們的力量之所在,是中國政治安定的基礎,是我們各項事業勝利發展的保證。在我們黨的曆史上,七大所達到的團結一致,導致了新民主主義革命在全國的勝利;建國初期對一係列方針政策的一致,導致了由新民主主義革命向社會主義革命的順利發展;毫無疑問,現在這種在新的基礎上的一致,心將引導我們達到新的勝利。

 

找到了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經濟的新路子,這是二。三十多年來,我們在經濟建設上急於求成,走過不少彎路。現在終於理出了十條方針,速度比較實在,經濟效益比較好。這一套積極而又穩妥的方針,使我國國民經濟開始走上了健康發展的道路。方針定了,路子對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潛力就能充分發揮出來,這是毫無疑問的。

 

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起來了,這是三。我們的一切工作都是為了人民,也都依靠於人民。人民群眾的積極性,這是最可寶貴的。三中全會以來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已經給人民帶來了實惠。特別是農村實行各種不同形式的生產責任製,八億農民的生活有了明顯的改善。可以說,黨的政策從來沒有象現在這樣深入人心,輩現在這樣把億萬人的社會主義積極性調動起來。這是不可戰勝的力量。

 

當然,我們的工作還有缺點,我們的麵前還有困難。但是,有了上述三個最基本的條件,我們堅信,沒有什麽缺點是不能克服的,沒有什麽困難是不能戰勝的,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定能贏得比去年更大的勝利。

 

全黨和全國人民要把握這個新的形勢,振奮精神,努力工作。“人是要有一點精神的”。中國人民是有誌氣的,中國工人階階是有高度主人翁責任感的,中國共產黨人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讓我們發揚這些光榮的傳統,用之於踏踏實實的工作,向著新的勝利前進!

 

為我們的偉大事業增添新的光彩 

1983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

 

一九八三年來到了。

 

去年元旦,本報曾以《一年更比一年好,定叫今年勝去年》為題發表社論,表達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希望和信念。回顧過去的一年,有兩件大事載入了史冊:一件是黨的十二大,另一件是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這兩個大會做了意義深遠的工作,辦得非常成功。我們有了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麵的正確綱領,有了積極穩妥的新的五年計劃,有了建黨以來最好的黨章,有了建國以來最好的憲法。這一年,我國政治局麵進一步安定,國民經濟繼續穩步前進,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有新的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取得顯著的成就,人民群眾的生活也有新的改善。總之,由於舉國上下的共同努力,過去的一年,整個政治形勢和經濟形勢比人們預期的還要好。

 

在迎接新的一年的時候,我們充滿信心。一九八三年,是黨的十二大提出的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麵的頭一年,又是實施新憲法,為國家的長治久安而奮鬥的頭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十分重要,對今後幾年,對實現四個現代化的奮鬥目標,都會產生直接的影響。新的一年要有新的進展。我們具備取得新的進展的客觀條件,這就是:通過去年卓有成效的工作,當前整個政治、經濟形勢都很有利;十二大所確定的戰略目標、步驟和措施,已經深入人心;五屆人大五次會議所取得的成果,進一步激發起全國各族人民的政治熱情;各級領導和廣大幹部治國安邦、開創新局麵的領導經驗和思想水平,有了新的提高。所有這些,都是我們能夠在一九八三年取得新的進展的物質基礎、政治基礎和思想基礎,是奪取新勝利的新的力量源泉。

 

一九八三年,各條戰線、各個地區的工作都要向前推進一步,特別要在兩個問題上取得明顯的成績:一是完成省、市、自治區和地、市兩級的機構改革,並力求使黨風、社會風氣和社會治安有進一步的好轉;二是力爭國民經濟的綜合發展水平不低於去年,並切實作好為一九八四年和以後若幹年繼續健康發展的必要準備。概括起來就是兩句話:改革要堅決,經濟要抓緊。

 

鄧小平同誌在十二大的開幕詞中談到八十年代要抓緊的四件工作,第一件就是進行機構改革和經濟體製改革,實現幹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現在上層建築的許多方麵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很不適應,不下決心改革不行。正如沒有撥亂反正就不會有今天的局麵一樣,不進行一係列改革就不可能有現代化建設的勝利。對這樣一個關係我們事業全局成敗的問題,我們要有足夠的認識,要有充分的精神準備。改革,是牽涉麵很廣的一件大事。我們必須按照黨中央確定的步驟,堅決而有秩序地進行。機構改革是許多方麵改革的第一步。搞好機構改革,就要把那些德才兼備、年富力強、具有高中和大專畢業文化程度的人,大膽地提拔到各級領導崗位上來。這裏一個重要問題,是要克服某些同誌輕視知識分子,實質上是輕視知識,認為沒有科學文化知識也可以領導四化的錯誤傾向。經濟體製的改革,頭緒紛繁,將是一個由量變到局部質變,又由局部質變到全盤根本改革的長過程。但在目前情況下必需和可能的改革,如商業體製改革、以稅代利的稅製改革,等等,應該積極進行。要認真總結經驗,思想再解放一點,步子邁得再大一點。力求黨風、社會風氣和社會治安有進一步的好轉,也是一種改革。

 

這裏最重要的是黨的思想政治狀況的改革。全黨一定要做好將要分期分批進行的全麵整黨的準備。

 

把經濟工作搞上去,這是我們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礎。無論是實現六五計劃,還是實現“翻兩番”的宏偉目標,都必須首先端正指導思想。要在全國各族人民中進行共產主義思想教育,要加強對城鄉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思想政治工作,這樣才能卓有成效地把全部經濟工作轉到以提高經濟效益為中心的軌道上來,才能真正提高整個國民經濟的綜合發展水平。我們要紮紮實實地把當前各項工作做好。由於今年要進行機構改革,要召開六屆人大,要準備整黨,任務比較多,所以從一開始就要把經濟工作抓得很緊,使幾年來經濟形勢越來越好的勢頭繼續保持和發展下去。

 

今年的任務是艱巨的。完成今年的任務,上上下下都要有一個好的精神狀態,要造成為開創新局麵人人奮勇爭先的風氣。各級領導幹部要進一步解放思想,還要進一步改進領導方法。看準了的事情就要果斷地辦,不要顧慮過多。事物總是在矛盾中發展的。正確的決策也會帶來一些新的矛盾。我們要著重解決主要矛盾,同時盡可能照顧並且妥善解放次要矛盾,而不能在矛盾中打轉,顧慮重重,徘徊觀望,以致喪失時機,陷於被動。要勤奮地、及時地、精心地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情況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如果還是墨守成規,沿用三中全會以前或者沿用“文化大革命”以前不適合新情況的老一套,是決然打不開新局麵的。各條戰線的同誌都要樹立雄心壯誌,提高主人翁的責任感。要向蔣築英、羅健夫、趙春娥、張華等先進人物學習,向中國女排這樣的先進集體學習。要有一種拚搏精神,有一種無高不可攀的氣概。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寫過“雪消門外千山綠,花發江邊二月晴”的詩句。今天借用來形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的生機勃發的興旺景象,是多麽恰當!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煥發出新的青春。讓我們每一條戰線、每一個地區、每一個單位、每一個中華兒女都給自己提出這樣的任務:在新的一年,要有點新氣象,新成就,新貢獻,要給我們的偉大事業增添新的光彩!

 

勇於開創新局麵

1984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

 

我國各族人民懷著勝利的喜悅,迎來了1984年。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我們貫徹執行黨的十二大綱領的頭一年。由於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努力工作,我國國民經濟繼續穩定發展,政治局麵更加安定,社會風氣和社會秩序進一步好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更有成效。我們在各個方麵都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就。我國人民可以自豪地說:1983年,我們幹得好!

 

中國人民是有遠大抱負的。我們不會滿足於過去的成就。我們的眼光總是向著明天。

 

在新的一年裏,擺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麵前的任務是什麽呢?一句話,就是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十二大精神,加快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麵的步伐。

 

開創新局麵的工作,實際上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就開始了。到了十二大,明確地響亮地提出了全麵開創新局麵的號召。它反映了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本身的要求,反映了全國各族人民的願望。不在各個領域打開新局麵,就不可能有現代化。為了開創新局麵,就要勇於改革、勇於創新。這方麵,我國農業戰線的變化提供了最有說服力的證據。五年來,我國農業生產連續獲得豐收,整個農村形勢一掃令人擔憂的舊麵貌,出現了蒸蒸日上的新局麵。為什麽會發生這樣大的變化?主要就是因為農村的廣大幹部和群眾堅持三中全會的路線,解放思想,實事求是,進行了多方麵的探索和創新,特別是創造並逐步推行了聯產承包製,找到了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的根本途徑。農業戰線的偉大成就,大大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提高了人們對於改革的信心。各條戰線的情況不同,開創新局麵的路子不可能、也不應當一樣。但有一條是共同的,就是必須具有從實際出發,勇於改革,敢於創新的精神。這是我們各條戰線的工作能不能較快地象農業戰線那樣,取得突破性進展的關鍵所在。

 

在全麵開創新局麵的各項任務中,首要的任務是把經濟建設繼續推向前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八十年代我們的三大任務中,核心是經濟建設。五年來我國的形勢一年更比一年好,最基本的一條經驗,就是牢牢地抓住了這個中心。鄧小平同誌多次指出:“我們黨在現階段的政治路線,概括地說,就是一心一意地搞四個現代化。這件事情,任何時候都不要受幹擾,必須堅定不移地、一心一意地幹下去。……這件事情一定要死扭住不放,一天也不能耽誤。”我們對經濟建設任何時候都不能放鬆,其他一切任務都要服從這個中心,圍繞這個中心,決不能幹擾它,衝擊它。把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抓好了,有助於其他任務的解決,也可以更好地鼓舞廣大幹部群眾為實現十二大提出的宏偉目標而奮鬥。各級領導同誌在這個問題上一定要增強自覺性,保持清醒的頭腦。

 

1984年,我們麵臨的整黨任務是很重的。根據《中共中央關於整黨的決定》的部署,今年要完成中央、省、市、自治區及解放軍各總部、各軍兵種、各大軍區領導機關中黨組織的整黨任務。能否走好這一步,對能否圓滿完成全部整黨任務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一定要抓緊抓好,決不能走過場。同時,要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邊整邊改,用整黨推動生產和各項工作。

 

我們要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把其他各方麵的工作和鬥爭抓得更好。要切實加強黨對思想戰線的領導,認真地正確地清除精神汙染,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要繼續搞好機構改革和經濟體製的改革,進一步實現幹部隊伍的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要繼續嚴厲打擊破壞社會主義的嚴重經濟犯罪活動和刑事犯罪活動,加強社會主義法製,鞏固社會主義製度。

 

曆史是人民創造的。全麵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局麵,歸根結底要靠充分發揮廣大工人、農民、知識分子和一切愛國的人們的智慧和力量。在一切工作中堅決相信人民,依靠人民,注意掌握政策,進一步發展安定團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麵,我們一定能更充分地調動億萬人民的積極性,在新的一年取得新的巨大的進步。

 

1984年,我們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五周年。各條戰線的同誌們,讓我們以開創新局麵的優異成績,向光榮的祖國母親獻禮!

 

和衷共濟搞四化 

1985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

 

歲月之樹又增添了一周新的年輪。邁著堅實步伐前進的中國人民,在社會大變革中送走1984年,迎來1985年。

 

過去的一年,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的第六個年頭。這六年來,我們國家的政治形勢和經濟形勢一年比一年好。這是因為我們對情況一年比一年更清楚,政策一年比一年更完備,計劃一年比一年更周密,措施一年比一年更得力,信心一年比一年更增強。現在人們可以看到,中國出現了同心同德搞四化、和衷共濟搞四化的新局麵,中國人民滿懷信心朝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宏偉目標前進。

 

兩個多月前舉行的黨的十二屆三中全會通過了關於經濟體製改革的決定,開始了以城市改革為重點的經濟體製改革。這個改革要在三、五年內大見成效,今年是關鍵的一年。推進以城市為重點的經濟體製改革,是今年的第一件大事。第二件大事是製定“七五”計劃綱要,三是繼續搞好整黨,四是進一步調整各級領導班子。這四件大事,圍繞著一個中心:進一步解放生產力,實現黨的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紀末工農業年總產值翻兩番的戰略目標。

 

搞好改革,加速經濟發展,使國家更快地強盛起來,使人民更快地富裕起來,是我們國家的大局。任何一個局部,任何一個部門,任何一個人,想問題、辦事情都必須從這個大局出發。凡屬為人民、為國家著想的事情就要支持、鼓勵,即使由於缺乏經驗或方法不當而發生缺點錯誤,也隻能教育幫助,絕不許打棍子。凡屬為個人、為小團體著想,損害人民和國家利益的,就叫歪風,就要堅決反對。統一思想,同中央保持一致,首先是解決這個為什麽人的問題。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各方麵工作發展比較順利,關鍵就在於緊緊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牢牢記住國家強盛、人民富裕這個根本出發點,不允許幹擾這個中心,偏離這個根本出發點。“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搞四化、為人民才是振興中華永不枯竭的源頭。幹擾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偏離國家強盛,人民富裕這個出發點,隻能走歪政治方向。

 

建設“四化”的事業,和掃蕩舊社會的壯舉一樣偉大。偉大的事業呼喚我們積極投身於改革的實踐。處在這樣一個社會大變革的時期,要站在改革的前列,我們的思想就不能停頓。停頓就意味著落後。人們的思想必須隨著情況的發展而發展,敢於在實踐中創新,敢於吸收國內外一切先進經驗,敢於丟掉陳腐的東西,改變那些觀念上、體製上、政策上、作風上不適應新形勢的東西。要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在掌握新情況、總結新經驗、解決新問題中開拓前進。

 

調整好領導班子,是做好各項工作的關鍵。不論是改革、整黨、搞四化,藍圖再好,沒有好的領導班子去落實,也不能變成燦爛的現實。1985年一項緊迫的任務就是要堅持幹部“四化”的原則,把思想好、作風正、有能力、有知識的年輕幹部提上來。新班子要“議大事,懂全局,管本行”,善於工作,善於帶出好風氣,善於把群眾的積極性組織起來,開創新局麵,譜寫新篇章。

 

把我們國家建設成具有高度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一個艱苦創業的過程,全黨同誌、全國各族人民要和衷共濟。凡是不和諧、不協調的地方,都要進一步團結起來,把心貼在一個共同的目標上,把力量凝聚起來,這樣,我們的步子就會邁得更快,我們的事業就會興旺發達。

 

讓愚公精神滿神州

1986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

 

金鍾高歌,我們跨過舊歲與新年的分界線,跨過第六個五年計劃與第七個五年計劃的分界線,迎來一九八六年!

 

過去的五年,是全國上下沿著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指引的方向,發揚愚公精神,團結一致,克服困難,開拓前進的五年。這五年,我們深入進行了撥亂反正,堅定地把全黨工作的重點轉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逐步開展了由農村而城市的經濟體製的全麵改革。我們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一心一意搞四化,集中力量發展生產力,開始找到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路子。這五年我們幹得很不錯,政治上安定團結的局麵日益鞏固,經濟上騰飛的勢頭正在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逐步改善,是建國以來最好的時期之一。

 

今後五年是執行“七五”計劃的五年,我們完全有條件比前五年幹得更好。我們有了更加一致的思想認識,有了更加雄厚的物質基礎,有了比過去更明確、更配套的政策,有了更加合理的幹部結構,有了更加有利於四化建設的國際環境。總之,現在大政方針已定,客觀條件很好,關健在於盡最大努力,實事求是、紮紮實實地幹,把宏偉的藍圖變成燦爛的現實。全國上下更加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加強組織紀律,繼續發揚愚公精神,最為重要。

 

我們說的愚公精神,就是堅韌不拔、埋頭苦幹、鍥而不舍、知難而進,不達目的決不停止。我們的民族,我們的革命隊伍是有這種精神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勝利,就是在黨的領導下,用愚公精神改造舊世界的勝利。現在建設社會主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繁榮富強的中國,是需要萬眾一心,胼手胝足,頑強奮鬥,需要全國上下都來學習、掌握科學文化技術,注重經濟效益,做新時代的愚公。

 

“人心齊,泰山移”。發揚愚公精神,思想認識要一致。過去的五年,我們所以能取得重大成就,是因為黨的一係列重大決策的正確,廣大幹部、群眾對這一係列重大決策認識的一致。現在講統一思想,首先是對當前改革的形勢和任務要有正確的認識。改革是我們黨的首要任務。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一帆風順,隻能在探索中,在克服艱難險阻中,在解決新的不協調中,一步一步地前進。去年的改革,無論城鄉都邁出了一大步,達到了年初提出的“慎重初戰,務求必勝”的要求。今年主要是鞏固、消化、補充已有的改革成果,興利除弊,解決突出的問題,使改革發揮出更好的效益;同時要認真調查研究,進行探索試點,為明年的改革再邁出重要的一步作好準備。認識一致了,齊心協力去幹,就能轉化為巨大的物質力量。

 

發揚愚公精神,要提倡不說空話,多做實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現在,在我們的幹部隊伍中,有些人官僚主義嚴重,嘴上說得好聽,遇事互相推諉,把本來可以辦好的事情搞壞;少數人甚至搞不正之風,引起廣大群眾的不滿;也有一些人,誇大某些消極現象,散布悲觀情緒。要把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推向前進,就要兢兢業業,奮發圖強,就要樹正氣、刹歪風。當前,繼續認真搞好基層單位的整黨工作,具有重大的意義。各級領導機關、各級領導幹部要起表率作用,一切正直的共產黨員要為實現黨風和社會風氣的根本好轉,搞好物質文明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作出最大的努力。

 

過去的一年,我國在外交方麵也取得了新的勝利。在新的一年裏,我們要繼續實行獨立自主的、和平的、開放的對外政策,加強同一切對我國實行平等互利政策的國家的合作,加強同全世界一切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團結,反對軍備競賽,維護世界和平。

 

未來的五年很重要。如果經過這五年,使改革繼續順利前進,經濟持續、穩定、協調地發展,又把黨風和社會風氣搞好,我們實現十二大提出的本世紀末的宏偉目標,就有了充發的把握。讓我們發揚愚公精神,團結一致,艱苦奮鬥,創造新的業績,創造美好的未來!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是搞好改革開放的根本保證

1987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

 

1987年來到了,十億中華兒女踏上新的征程。

 

過去的一年,是全國各族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堅持改革、開放,團結奮鬥、勝利前進的一年。城鄉經濟體製改革向縱深穩步發展,對外開放邁出了新的步伐,工農業生產和其他各項建設事業全麵完成了“七五”計劃第一年的任務,人民生活繼續有所改善。政治上安定團結,端正黨風和社會風氣的工作取得了新的進展,社會主義民主和法製建設不斷加強。在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於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指導方針的決議》指引下,我國兩個文明的建設正在向新的水平邁步。

 

從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偉大曆史轉折到現在,我國政治安定團結,經濟穩定、持續、協調發展已經八年了,這是建國以來穩步發展持續時間最長的時期。在十年動亂之後,取得這樣一個大好局麵是不容易的。這是因為我們黨在新時期製定的一係列路線、方針、政策正確,改革、開放符合全國人民的利益和願望,符合社會主義建設客觀規律的要求,其中最根本的一條是,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致,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四項基本原則是我們立國的根本,是中國革命曆史發展的必然結論。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不搞社會主義,是沒有前途的。在改革、開放的新時期,同樣是如此。我們搞改革,無論是搞經濟體製改革還是搞政治體製改革,都要在黨的領導下進行,都是為了完善社會主義製度,而不是放棄或削弱黨的領導,改變社會主義製度。我們搞開放,無論是引進外資,引進外國的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經驗,都是為了發展社會生產力,壯大社會主義物質、技術基礎,而不是離開社會主義道路。我們研究當代各種思潮,也是為了批判地吸取和概括各門科學發展的最新成果,而決不是意味著可以放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原則立場。中國人民今天所需要的民主,隻能是社會主義民主或稱人民民主,而不是資產階級的個人主義的民主。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剝削階級雖然已經消滅,但是階級鬥爭還將在一定範圍內長期存在。我們決不可以忘記對極少數敵視和破壞我國社會主義製度的敵對分子進行鬥爭,任何時候,決不可放下人民民主專政這個武器。

 

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就要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近幾年來,思想文化界有一些人借改革、開放之機,發表各種背離四項基本原則的言論,使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思潮在一些地方泛濫開來,而我們的一些同誌表現軟弱,不敢理直氣壯地起來鬥爭,這種情況再也不能繼續下去了。如果繼續聽任資產階級自由化的思潮泛濫,黨就失去了凝聚力和戰鬥力,怎麽能成為全國人民的領導核心?中國又會成為一盤散沙,那還有什麽希望?黨的十二屆六中全會決議明確指出:“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即否定社會主義製度、主張資本主義製度,是根本違背人民利益和曆史潮流,為廣大人民所堅決反對的。”重申和強調這個立場,在今天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 1987年擺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麵前的任務是很艱巨的。我們要使經濟持續、穩定地發展,要在精神文明建設方麵辦實事,要把經濟體製改革繼續推向前進,還要為進行政治體製改革做調查、做準備。讓我們更加旗幟鮮明地反對資產階級自由化思潮、堅持四項基本原則,搞好改革、開放,以更加出色的成績,迎接黨的十三大的召開!

 

迎接改革的第十年

1988年人民日報元旦社論

 

今天,1988年1月1日,標示著中國人民跨進改革的第10個年頭。

 

回首過去9年,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路線指引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豪情滿懷。不久前,黨的十三大深刻總結了曆史經驗,提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理論和黨的基本路線,進一步解放了黨和人民的思想,也將進一步解放生產力,更使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對未來充滿信心。

 

1988年是十三大後全麵貫徹大會路線的第一年。工作千頭萬緒,我們要抓住改革這個中心環節,帶動其他工作。

 

新的一年最突出的特點是改革將在更深的層次和更廣的領域展開。所謂“更深的層次”,就是說已經進行了幾年的經濟體製改革要向縱深發展,農村要深化第二階段的改革,進一步調整城鄉經濟關係,使農業和鄉鎮企業都有更大的發展;在城市的經濟體製改革中,重點是推行各種形式的經營承包,完善和發展企業經營機製,搞活企業,多出效益、商品、人才、經驗;對外要更加開放,外貿體製改革要邁出一大步;教育體製;、科技體製的改革也將繼續推向前進。所謂“更廣的領域”,就是說政治體製改革也將穩步展開,以今年3月將召開的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為標誌,政治體製改革將開始逐步實施;上層建築的其他領域,如新聞、文藝等也都將進行改革。我們黨的建設也將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把從嚴治黨提到一個新高度,走上靠改革和製度建設來端正黨風的新軌道。

 

總之,改革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一方麵意味著,前一階段改革的重大成就和經驗,使我們的黨、政府和人民有充分的條件提出並解決一係列新的課題;另一方麵也意味著,我們將為之付出新的更加艱苦的勞動。改革是一場深刻的革命。我們既信心百倍,勇於承擔風險,又要對改革的長期性、艱巨性、複雜性有足夠的認識,有克服各種新的艱難險阻的充分思想準備,謹慎從事。

 

1988年到來之際,世界形勢給人以希望,又潛伏著危機。和平的力量在增長,和平的機會在增加,但是危害和平的各種困素都還存在,甚至有的還在加劇。經濟困難和經濟動蕩以不同的形式出現於世界的這個或那個部分,它迫使人們去尋找改革、調整、完善、發展的新途徑和新方式。中國是世界的一部分,中國的改革同世界的和平和發展息息相關。世界是否能夠走向和平、穩定和發展,會對中國的改革和建設帶來重大影響,同時中國的改革和建設也將在世界上產生影響。我們過去失掉的時間太多了。現在離本世紀末隻有13年。每當我們想到要真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要為世界和平與人類進步事業獻出應有的份額,緊迫感就油然而生。

 

紮紮實實做好今年的工作,進一步深化改革,進一步穩定經濟,對於實現我們對民族、對人類承擔的重任都有重要意義。祝願全國各族人民在新的一年裏,在黨的基本路線的指引下,振奮精神,更加緊密地團結起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勵精圖治,艱苦創業,為推進改革和建設大業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同心同德 艱苦奮鬥

1989年元旦獻詞

 

1989年來到了!

 

剛剛過去的1988年是難忘的。在這一年,我們繼續沿著中國共產黨十一屆三中全會開辟的道路前進,在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中取得了新的成就。在這一年,我們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執行改革開放的總方針和總政策,在經濟體製改革、政治體製改革和對外開放中進行了新的探索,積累了新的經驗。在這一年,我們也遇到了前所未遇的嚴重問題,最突出的就是經濟生活中明顯的通貨膨脹、物價上漲幅度過大,黨政機關和社會上的某些消極腐敗現象也使人觸目驚心。這一年的秋天,針對前進中遇到的新問題,我們黨召開了十三屆三中全會,確定了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全麵深化改革的指導方針。中國的航船正迎著風浪,向著既定的目標前進!

 

對於在改革的第十年遇到的嚴重困難和問題,上上下下、黨內黨外絕大多數人缺乏足夠的思想準備,一時間議論紛紛,這是很自然的。不管人們有什麽樣的歧見,有什麽樣的牢騷,有一點則是共識:要實現四化、振興中華,唯有改革一途。倒退回去,重新回到封閉僵化的舊軀殼中,隻能使中華民族重歸貧弱,難以振興。解決改革中遇到的難題,答案決不是知難而退、半途而廢,而是認真總結經驗,采取有力的配套措施,繼續深化改革。

 

如果問,過去一年中最大的收獲是什麽?可以說,那就是全黨同誌、全國人民更深切地認識到,在改革初始釋放出來的“能量”起到明顯的推動作用之後,要使改革進入更深的層次,達到確立新體製主導地位的目的,需要解決一係列極其錯綜複雜的問題。改革的確是一場非常複雜、非常艱巨的革命,理想化的方案是沒有的,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一改就靈。在我們麵前,既沒有現成的模式可搬,也沒有現成的方案可循,隻能靠我們自己循著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道路探索前進。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說,困難就是課堂,問題就是老師。暫時的曲折能夠使我們學到很多在順境中學不到的東西。當前最需要的是,認真總結經驗,提高對改革的規律性的認識,從而堅定改革的信心,緊緊團結在黨中央的周圍,同心同德,振奮精神,艱苦奮鬥。

 

曆史不會割斷。1989年是1988年的繼續,正麵的、反麵的,積極的、消極的,歡快的、沉重的東西,都不可避免地會繼續。“一元複始,萬象更新”,畢竟隻是良好的祝願。我們要通過團結一致的奮鬥,發展正麵的、積極的、歡快的東西,使它們的比重越來越大;克服反麵的、消極的、沉重的東西,使它們的比重逐漸降低。1989年一定會勝過1988年。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定要更加堅決地貫徹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的方針,在治理經濟環境、整頓經濟秩序中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取得更明顯的成效。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定要紮紮實實地把經濟體製改革推向前進,把治理、整頓同調整產業結構、深化改革結合起來,把當前的效益同長遠的考慮結合起來,為建立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的新秩序而不懈地努力。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定要大力發展農業特別是糧食生產,增加農副產品的有效供給,努力打破持續幾年的糧食生產徘徊不前的局麵,爭取農業豐收。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定要積極穩妥地推進政治體製改革,加強社會主義民主和社會主義法製建設,堅決維護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麵,以保證和推動經濟體製改革和四化建設的順利進行。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定要進一步從嚴治黨、從嚴治政,特別是在廉政方麵采取更切實有力的措施,把消極腐敗現象限製在最小的範圍之內,努力維護和提高黨和政府的威信,增強黨和政府的凝聚力、號召力,為改革開放的順利進行創造更為良好、更為健康的政治環境,並推動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建設。

 

在新的一年裏,我們一定要進一步推進科技體製和教育體製的改革,更好地調動廣大科技人員和教育工作者的積極性,推動科技事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 1989年我們麵臨的任務是巨大而繁重的。完成這些任務的條件也是具備的。從國際條件來看,全世界正從對抗轉向對話,由緊張轉向緩和,這種變化總的來說對我國是很有利的。我國有可能爭取到一個長期穩定的國際環境,以集中力量搞好改革和四化建設。關鍵在於我們抓緊這個有利條件,克服種種不利因素,做好自己的工作,決不可貽誤發展的良機。

 

1989年將是我們的人民共和國誕生40周年。讓我們以更加勤奮紮實的工作,以改革和建設的新成就,迎接這個光輝節日的到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