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卡紮菲搞的什麽社會主義

(2011-10-25 15:38:22) 下一個
 

卡紮菲搞的什麽社會主義


徐劍   

       卡紮菲,利比亞領導人,是當今世界引人注目又毀譽不一的風雲人物。1969年9月,年僅27歲的卡紮菲領導了九一革命,推翻了伊德裏斯封建王朝。從此,卡紮菲憑著滿腔熱腔,領導3500萬利比亞人民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卡紮菲式的社會主義革命。那麽什麽是卡紮菲的社會主義呢?卡紮菲的社會主義實際上伊斯蘭社會主義,又稱作“世界第三理論”。自1969年至1979年,卡紮菲用了10年時間,將他的思想觀點理論化、係統化,編輯出版了一本匯集他主體思想的小冊子,名為《綠皮書》。《綠皮書》在利比亞是人手一冊,家喻戶曉。
       卡紮菲把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理論分別稱為世界第一、第二理論,而把他的社會主義視為“世界第三理論”。他認為在當今世界,資本主義和馬克思的社會主義都已暴露出本身的缺陷,無法解決人類麵臨的問題,隻有在“世界第三理論”的指導下,以伊斯蘭教義為基礎,發揚阿拉伯傳統,才能建立一個公正和平的社會主義社會。作為卡紮菲的重要政治思想,伊斯蘭社會主義主要有兩塊理論基石組成。
         一是關於政權建設的理論。卡紮菲認為社會主義首先要實行“人民權力”製度,應成立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他把總統、議會、政府和政黨看作是獨裁統治的工具,必須取消。他要求:“革命要使權利分開,革命領導人不參與執政,一切權力歸人民”,即讓民眾“自己統治自己”。因此,利比亞沒有議會和政府,總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總人民委員會是執行機構,各級權力機關是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各級人民委員會,各級領導都稱為“秘書”,即人民的公仆。卡紮菲本人任總人民代表大會秘書處秘書長,對他隻稱“革命領導人”,這是一世界上獨一無二的頭銜。同時他將駐外使館改為“人民辦事處”,在穆斯林國家稱為“兄弟辦事處”;國名也由原來的“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更改為“阿拉伯利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從國家名稱上突現了國家的政權性質,反映了卡紮菲的社會主義“人民權力”的思想。
        為了實行“人民權力”製度,卡紮菲把發動“文化革命”作為社會主義實踐的一項內容。1973年6月2日晚,他突然來到國家廣播電台,命令中止電台節目,親自發表廣播演說,號召人民起來進行“文化革命”。聽到他的演說後,首都的黎波裏的學生和市民立即湧向街頭,舉行了聲勢浩大的遊行。接著,人民委員會接管了學校,罷免了院係主任和一批教授。不久,群眾都紛紛起來接管政府機關、工廠、商店和公司,全國共建立了約1800個人民委員。
        二是關於經濟發展的理論。卡紮菲主張實行人民社會主義,鏟除外國資本,消滅民族資產階級和封建地主,大力推行國有化政策,讓每個人都有住房和汽車。卡紮菲一上台,就將外國石油公司、石油銷售網、外國銀行、保險公司、外國人占有的農莊土地收歸國有。同時,他利用國際油價大幅上漲之機,將大量石油美元投入經濟發展之中,建立了眾多國營工礦企業和基礎設施,長期實行國營計劃經濟體製。據統計,從1970年—1998年,利比亞建立的各類國營企業723家。在1973年—1985年期間,利比亞執行三個五年發展計劃,共投入700億美元資金,1986年後,每年都從財政預算中拔款50億美元用於經濟發展之中。
          如果用我們的眼光來看待卡紮菲,他早期社會主義思想,自然含有極左成份。如他搞的“文化革命”,打亂了正常的社會生活秩序,引起了社會混亂,並在民族資產階級和知識分子中引起了恐懼。由於得不到革命指揮委員會中多數成員的支持,“文化革命”沒有搞多久也就悄悄地收了場。 後來,卡紮菲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實施策略也作了調整。如早期他曾說:“社會主義就是誰也不應當擁有大量資本, 做大富翁,能剝削人民”,“社會主義就是平等和正義的社會。”於是他1969年上台後,大力推進企業國有化,認為隻有國有化,才能實現平等和正義的社會。但隨著國營企業效益越來越差,他也不得不放棄計劃經濟。2003年6月,他下令國家重要的石油和其他企業私有化,以推動經濟的發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