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沙漠雄獅”——利比亞領袖卡紮菲

(2011-10-24 01:01:50) 下一個

 


“沙漠雄獅”——利比亞領袖卡紮菲


 

 

龔正 哲輝

 

  

  內容提要 :本文簡要地敘述了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的個人經曆、事業成就、生活特色和家庭成員,介紹了卡紮菲在利比亞實行的一種新社會主義製度。卡紮菲領導利比亞在國內的經濟建設、政權建設等方麵和國際事務中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利比亞成為非洲最富裕的國家,利比亞人民的普遍生活水平在第三世界國家中是首屈一指的。
  關鍵詞: 卡紮菲 利比亞 沙漠雄獅 非洲 社會主義 洛克比空難

 

  風格獨特、生活簡樸、變幻莫測,這是對利比亞國家元首奧馬爾·穆阿邁爾·卡紮菲(Omar Mouammer al Gaddafi)最好的描述。他從小在沙漠長大,放蕩不羈的性格加上激進的“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讓人一提起卡紮菲就想起那個與西方社會格格不入的“沙漠雄獅”。他反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名聲和震驚世界的“洛克比空難”緊緊聯係在一起,因此被西方國家一些人視為瘋子和惡人,而第三世界很多人則認為他是英雄。 

 

“九·一”革命一槍不發  沙漠雄獅政變上台

  利比亞位於非洲北部。雖然國土麵積僅為1759540平方公裏,人口約622萬(1999年),在非洲也算是一個大國家了。利比亞的地理位置很重要。由於北部臨地中海,因此成為出入地中海的必經之路。古代利比亞居民是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和圖布人。1912年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意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法國和英國分別占領利比亞南北部。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製,伊德裏斯一世為國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聯邦製,改國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由年僅27歲的卡紮菲領導的“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德裏斯王朝統治,成立了以卡紮菲為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並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從此卡紮菲成為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的年輕領導人。

  1942年,卡紮菲在利比亞南部費讚沙漠地區的一個帳篷裏出生。童年時期的卡紮菲經常幫助父親種地和放牧,從小就養成了勤勞簡樸和吃苦耐勞的性格。卡紮菲從小在沙漠裏長大,過慣無拘無束的遊牧生活,加之上學時喜歡看烏托邦和無政府主義的書籍,因而養成了放蕩不羈的性格。早在中學時期,卡紮菲就接受了埃及總統納賽爾的民族主義思想影響。1956年,英、法和以色列發動了侵略戰爭,企圖奪回納賽爾已經宣布收歸國有的蘇伊士運河。這一行徑深深震動了卡紮菲,他不顧當局的阻撓,帶領同學舉行罷課,聲援埃及人民的正義鬥爭。中學畢業後,1961年,卡?圃詘嗉遊鞔笱Чザ晾?貳?963年,卡紮菲實現了多年的夢想,進入班加西軍事學院學習。1965年畢業,被授予少尉軍銜。卡紮菲目睹了外國人在他的國家作威作福,而本國人民卻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了解到統治者殘酷剝削鎮壓人民的罪行,領略到貧富之間的巨大差距,更加堅定了要從事變革現實的決心。1966年,他在英國桑赫斯特軍事學院受訓,回國後任訊號兵團上尉代理副官。

  1969年,卡紮菲秘密成立了“自由軍官組織”,並擔任該組織中央委員會的主席。卡紮菲為軍官們製定了嚴明的軍事紀律,要求他們以革命為重,行為檢點,不飲烈酒。沒有經費,他就拿出自己的薪水。這年9月1日,革命的戰鬥終於打響了。參加政變的武裝力量逮捕了正在出席宴會的國王警察部隊的高級將領,順利占領了電台和其他要害部門。此時,正在國外度假的國王曾向英國發出緊急呼籲,要求出兵進行幹預,但遭到英國的拒絕。9月5日,哈桑王儲發表聲明:放棄對王位的一切權利,支持新政權。至此,“九·一”革命不發一槍,不流一滴血而取得成功,建立了阿拉伯利比亞共和國。建國後,卡紮菲的職務是革命指揮委員會主席,即國家元首,兼任武裝部隊總司令;1970年1月兼任總理和國防部長。1979年3月政府機構改組後,他不再擔任行政長官,但仍為國家元首,稱“九·一”革命領導人。 

 

反美鬥士逆境求生  洛克比空難震驚全球

  卡紮菲與美國的積怨由來已久。自1969年9月1日以卡紮菲為首的“自由軍官組織”推翻伊德裏亞斯王朝以來,利比亞與美國的關係就一直走下坡路。1970年6月11日,利比亞收回了美國在利比亞的惠勒斯空軍基地,這是當時美國在海外最大的空軍基地,美國人的惱怒可想而知。1971年12月,利比亞實施國有化措施,美國又是首當其衝。此後,卡紮菲逐漸左傾,與蘇聯關係密切,這更是美國不能容忍的。1979年,美國和利比亞相互撤回大使館人員,但尚未徹底斷絕外交關係。1981年8月,美國曾在利比亞的錫爾特灣向利比亞的空中實力挑戰,結果利比亞失敗了。1986年4月15日,美國裏根總統借口利比亞在柏林向美國軍人采取恐怖主義行動,派遣飛機突然襲擊了卡紮菲在巴卜阿齊齊耶中心軍營的住宅,卡紮菲雖然幸免於難,可是共有40人死亡,其中包括卡紮菲的養女;包括他的小兒子在內的33名利比亞人被炸傷。1988年,在阿爾及利亞舉行的阿盟首腦會議上,卡紮菲右手戴了一隻白手套,說這是為了與“美國走狗”握手時不至髒了自己的手。

  洛克比幾乎成為空中災難的代名詞。這架波音747噴氣式客機上的259名乘客全部遇難,另外,洛克比小鎮上的居民也賠上了11條生命,總計270人遇難,其中大部分是美國人。1991年11月14日,經過近3年時間的調查取證,美英兩國終於宣布了洛克比空難的調查結果:空難是由兩名利比亞情報人員製造的。白宮發言人菲茨沃特宣布,製造飛機墜毀這樣的大屠殺恐怖活動如果沒有政府最高層人士的支持是無法實現的,矛頭直指卡紮菲。隨後,美英兩國向利比亞遞交了起訴書和通緝令。卡紮菲對此采取了強硬立場,拒絕交出所謂的嫌疑犯。安理會731號決議已賦予美英兩國引渡罪犯的權力。因此,美英聲明,在利比亞麵前隻有兩條路:要麽是遵守安理會決議,引渡人犯;要麽是不執行安理會決議,等著製裁。利比亞選擇了後者。1992年3月 31日,安理會通過了第748號決議,要求利比亞在4月15日前交出嫌疑犯,否則世界上所有國家都要從15日起中斷與利比亞的空中聯係,實行武器禁運,直到利比亞交出嫌疑犯。但是卡紮菲並不把製裁放在心上。他對記者發表談話說:“我將對任何實施安理會製裁措施的國家采取報複行動。”

  然而沒有人會想到15年後,卡紮菲突然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2003年8月15日,利比亞政府致信聯合國安理會,譴責恐怖主義,宣布承擔對洛克比空難事件的責任,承諾向270名遇難者(其中有259名美國人)家屬提供27億美元的賠償金。

  利比亞為何要接受這一被動地位呢?卡紮菲經曆30餘載的世界風雲變幻,練就了在逆境中生存的藝術。此次在洛克比事件中的重大讓步,反映了利比亞領導人順應世界和地區形勢的巨變,特別是“9·11”事件後,美國武力推翻阿富汗和伊拉克政權後的世界形勢,促使利比亞在對外政策方麵做出了重大而全麵的調整。利比亞對外聯絡與國際合作秘書(外長)沙勒格姆道出了卡紮菲的戰略意圖。他說,“對利比亞來說,主動向聯合國承認對洛克比災難的責任,並同意向遇難者家屬提供賠償,不僅僅是個賠償問題,而是花錢購買聯合國和美國解除對利比亞的製裁。”他還說,“每年國際社會和美國對利比亞的製裁給利比亞帶來數十億美元的損失,為此,利比亞決定向遇難者家屬賠償27億美元,以徹底了結此事。這種做法是明智和有勇氣的,也是符合國家利益的。”這表明,利領導人的真正意圖是“破財消災”。的確,11年的製裁已使利損失高達300多億美元,相形之下,27億美元實為一筆小數。因此,“長痛不如短痛”,免得日後夜長夢多,危害國家安全。

  然而,西方媒體卻報道說卡紮菲突然“親美”事出有因。《世界網絡日報》報道,位於利比亞境內、由“基地”組織支持的軍事分子想要殺掉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來自加拿大安全情報機構的一份報告顯示,利比亞伊斯蘭抵抗運動(LIFG)正在針對卡紮菲掀起一場“聖戰”,其目標是在利比亞建立一個伊斯蘭國家。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LIFG已經采取過多次行動來殺害卡紮菲。據稱,LIFG從1995年開始就圖謀殺死卡紮菲。上一次謀殺行動是在1998年8月,當時卡紮菲的車隊遭到了攻擊。

卡紮菲的舉動顯然得到了回報,利比亞贏得了西方世界認可,也為利比亞重返國際社會鋪平了道路。聯合國在利比亞同意賠償洛克比空難遇難者家屬之後取消了對它的經濟製裁。 

 

標新立異獨樹一幟  社會主義全民福利

  卡紮菲年青時信仰埃及領導人納賽爾的社會主義。納賽爾1970年逝世後他獨樹一幟,提出了自己的社會主義理論。

  1973年5月,卡紮菲提出了既不同於共產主義、又不同於資本主義的社會主義理論,即“世界第三理論”。卡紮菲認為,資本主義理論是世界第一理論,共產主義是世界第二理論,它們都解決不了當代世界的問題,隻有他的“世界第三理論”才對世界麵臨的各種問題“提出了最終的解答”。從1976年至1979年,卡紮菲發表了三本闡述這一理論的《綠皮書》,從民主、經濟、社會三個方麵闡述了他的世界第三理論。他聲稱,他的社會主義是伊斯蘭社會主義,並把《古蘭經》奉為社會法典。

  卡紮菲提出了一整套社會主義理論和觀點。關於卡紮菲的社會主義思想,詳見我們的文章《卡紮菲的社會主義思想》。

  20多年來,卡紮菲堅持在利比亞實施他的社會主義。

  在經濟製度方麵,卡紮菲對外國石油公司全部或部分地實行國有化;對國內的關係國計民生的國家資源和企業也實行國有化。但是,他並不消滅所有製,而是允許、保護必要的私有製。同時,卡紮菲大力發展農業,實行多種經營。

  在產品分配方麵,卡紮菲在利比亞實行接近於平均主義的分配製度:對勞動者實行平等的按勞分配與按需分配相結合的分配製度,對沒有勞動能力的人實行按需分配的製度。

  在政治體製方麵,卡紮菲在全國範圍內建立了以地區和行業為單位的人民代表大會製度。人民代表大會是各級權利機關,人民委員會是政府機構。1977年他發表《人民權利宣言》,解散了革命指揮委員會和政府,建立總人民代表大會的總書記處和總人民委員會,改國名為利阿拉伯比亞人民社會主義民眾國。卡紮菲任總書記處的總書記。1979年3月,他又放棄總書記的職務,稱九·一革命領導人。現在,利比亞實際上沒有任何政黨。

  在外交政策上,卡紮菲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支持巴勒斯坦人民反對以色列侵略的鬥爭。他主張以利比亞為中心的阿拉伯統一。

  卡紮菲要以利比亞為據點,把他的社會主義推到全世界。他要完成“四個圈”的任務,即阿拉伯一個圈,非洲一個圈,伊斯蘭一個圈,全世界一個圈。卡紮菲大力輸出革命。他在世界各地捐款興建清真寺和伊斯蘭中心,要“把九·一革命傳播到全世界”,讓利比亞成為“全世界革命者和自由人的聖地”。

卡紮菲在利比亞實行的社會主義製度是有成效的。利比亞經濟繁榮,資金充足;交通發達,高速公路縱橫交錯。卡紮菲在利比亞消滅了剝削製度,消滅了失業,使利比亞徹底擺脫了貧困。現在,利比亞人均國民收入高達1.4萬美元,成為非洲首富,是第三世界最富裕的國家之一。利比亞的每個居民都住上了新蓋的樓房和磚房,家家有汽車、電視和冰箱。利比亞社會治安良好;實行全民免費醫療和公費教育,文化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亂世英雄行事乖張  知識淵博著書立說

  卡紮菲辦事雷厲風行,行動常常令人難以琢磨。為了解真實情況,他喜歡“微服私訪”。有一次,卡紮菲到一些政府機關突訪,發現許多機關職員在辦公室裏喝咖啡聊天,這引起他的極大不滿。第二天,軍用卡車就開到了政府機關大樓前,軍人闖入辦公室將大部分家具搬到卡車上拉走了,甚至連內閣部長的辦公室也不例外。卡紮菲對此解釋說,為了使政府機關裏的人能更好地工作,不把時間浪費在喝咖啡和看報紙上,難道還有比把他們的椅子搬走更好的辦法嗎?卡紮菲還經常考察雇用的外國專家及醫生的工作。的黎波裏廣為流傳的一個故事說,在一個夏天,有個穿阿拉伯長袍,用布半遮著臉的青年走到醫院向一位醫生請求道:“大夫,我的父親病得很重,請上我家去救救他吧!”醫生不耐煩地拒絕了青年的要求。那青年再次央求道:“我的父親快要死了,請你去看看吧!”醫生給了青年兩片阿司匹林,向青年嚷道:“別來打擾我了!”那青年怒不可遏,他掀開半掩著臉的那塊布,原來他是卡紮菲!結果這位醫生當天晚上就被趕出了利比亞。

  有一次,卡紮菲突然決定立即去埃及會見納賽爾總統。可是,負責卡紮菲安全的衛隊正在沙漠裏訓練,最終卡紮菲孤身一人乘坐直升機去了開羅,而且連埃及方麵也沒有打招呼,直到飛機在開羅上空盤旋,納賽爾才知道卡紮菲來了。1988年,他親自開推土機推倒的黎波裏監獄的大牆,放出400名政治犯。2000年7月,卡紮菲率領由200多輛汽車組成的龐大政府代表團,白天驅車趕路,夜宿臨時搭的帳篷,浩浩蕩蕩地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出席非統組織首腦會議。卡紮菲有自己良苦用心:一是他要通過此舉宣傳他建立“非洲聯盟”的倡議;二是他要用事實向人們證明,他修建穿越撒哈拉大沙漠高速公路的主張是可行的。

  卡紮菲化解他與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的意見分歧也有獨特的一招。每當他與同僚們在工作上發生重大分歧時,他往往不辭而別,失蹤數日,要麽是回到他的家鄉,要麽是在沙漠裏一個不為人知的地方隱居數日,邊思考,邊寫作,直到想出解決辦法才回去。那時,不同意他意見的人早已火氣全消。例如。1971年卡紮菲提出了同埃及、敘利亞、蘇丹國合並的主張,遭到了革命指揮委員會成員的一致反對,卡紮菲就接連20天不知去向,等他回來時,反對者已放棄了反對意見。

卡紮菲並不是文化素質低的草莽英雄,而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卡紮菲業餘時的一大嗜好是著書立說。多年來,他著的《綠皮書》(又稱綠寶書)一直是利比亞人的行動指南。每逢有重要的來訪者,利比亞方麵都向到訪者贈送《綠皮書》。有時卡紮菲還會在所贈的《綠皮書》上為尊貴的客人簽字:“致以崇高的敬意,卡紮菲。”20世紀90年代以後,卡紮菲更加喜歡寫作。他著書立說頗多,既有政論性文章,也有短篇小說和散文。其中,《卡紮菲小說選》已被翻譯成法文和中文。該書共109頁,分12個章節,包括《鄉村啊,鄉村》、《大地啊,大地》、《宇航員自殺》等,較全麵地反映了卡紮菲對工業化文明,對曆史、對生命、對伊斯蘭世界的認識,也反映了卡紮菲風風火火的外表下那冷靜、克製、理性的性格。他還寫過一些短篇小說和詩歌。他最喜歡讀的一本書是《黑奴籲天錄》。卡紮菲現在是利比亞作協的名譽主席,還是多所大學的曆史、國際政治專業的客座教授。 

 

美女保鏢離奇戀愛  龍子鳳女各有千秋

  卡紮菲非常信任婦女,他的衛隊由清一色的女兵組成,都是萬裏挑一選拔的。全隊10多名隊員個個都很年輕,雖然不是國色天香,卻也儀態端莊,既有女人迷人的魅力,又有軍人的氣質和威武。她們都是軍事學院的畢業生,有的還獲得過碩士學位。衛隊不斷進行更換。每個成員都受過嚴格的軍事訓練,射擊技術精湛,行動機智靈敏,並富有獻身精神。每當卡紮菲出行時,這些女兵便分乘軍車護駕,一旦卡紮菲落座,就會有4 名女兵站立在他的兩邊,個個杏眼圓睜,警惕地巡視每一個在場的人。在平時值勤時,這些姑娘們一律身穿綠色卡其布軍裝,肩挎衝鋒槍,保持高度警惕性,隨時準備應付緊急情況。盡管這些姑娘也愛美,但因職業的緣故,她們身上不帶任何首飾,隻在胸前別一枚卡紮菲的像章。

  在民間流傳著卡紮菲和他的貼身侍衛夫人有一段離奇的戀愛故事。那是在利比亞革命成功的盛大節日上,照例要慶祝並舉行隆重的閱兵儀式。閱兵式開始了,一位在閱兵中擔任急救的護士薩菲雅悄悄地擠到了卡紮菲的身邊,倏地拔出了手槍,抬手瞄準了卡紮菲的頭顱。就在她要扣動扳機的一刹那,卡紮菲恰好扭過頭來看見了她。四目相對,在這突如其來的瞬間,時間、空氣、喧嘩、思維仿佛都凝固了。卡紮菲好像根本沒有想到,這位漂亮迷人的護士是來刺殺他的,而護士也仿佛根本忘記了她的使命,她的手槍掉在地上。丘比特的箭是如此的神妙,競選擇了這樣的一刹那,同時射中了兩顆心。一星期後,收買薩菲雅的政客被捉拿歸案,卡紮菲和護士薩菲雅結婚了。新婚燕爾,恩愛無限,她既是丈夫的嬌妻,又成了丈夫的貼身侍衛。不久,她又幫助丈夫訓練了一支人人長得身高體大、精通槍法的娘子軍,專門擔任卡紮菲的侍衛。

  卡紮菲結過兩次婚。他的第一位妻子名叫法蒂赫,他的嶽父是哈利德將軍,是伊德裏斯國王軍隊中的高級軍官,也是卡紮菲的頂頭上司。哈利德將軍看中了卡紮菲,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卡紮菲與法蒂赫婚後不久便發動了“九·一”革命,很快宣布與法蒂赫離婚。卡紮菲提出離婚的理由有兩條:一是因為這樁婚姻辦得相當草率,他與來自舊製度中產階級家庭的小姐結合相當勉強;二是因為婚後夫妻感情不合。

  在卡紮菲的兩次婚姻中,第一位夫人沒有生育,現在的夫人薩菲雅為他生下了三子一女。卡紮菲還收養過一個女兒,但在1986年美國空襲首都的黎波裏時,18個月大的養女哈娜被美國的炮彈奪去了生命。如今,他的4個孩子都已長大,除了當律師的小兒子從來不在公眾場合拋頭露麵之外,其他3名子女的“出鏡率”都很高,人們紛紛猜測卡紮菲會將大位傳給誰。

  卡紮菲的女兒阿伊莎相貌漂亮,並且活潑現代,相貌酷似德國超級名模克勞迪婭·希弗,有“利比亞希弗”之稱,是很多利比亞年輕人心中的偶像。卡紮菲一直想把女兒造就成為一位事業有成的人才。他先是把女兒送到了利比亞法塔赫大學學習法律。四年的大學學習讓她頗具乃父的犀銳口才。阿伊莎畢業後卡紮菲便按照女兒的意願讓她從事旅遊業。卡紮菲還有意讓女兒涉足政治。2000年,他派遣阿伊莎作為自己的特使前往伊拉克與薩達姆進行秘密會談,以彌合兩國間的分歧。

  2004年7月3日,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的國際律師團的一名律師向美聯社透露說,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的獨生女準備替薩達姆辯護。阿伊莎組建了一個由利比亞法律專家組成的辯護小組,專職替薩達姆討公道,而這位姑娘本人就是這個法律專家小組的重要成員。薩達姆的國際律師團成員、約旦律師茲亞德·卡索尼向美聯社透露說:“我們歡迎利比亞領導人的女兒加入我們的陣營。”這位約旦律師還說,大本營設在約旦的薩達姆國際律師團已經打電話給利比亞領導人卡紮菲,對他女兒的“無私奉獻”深表感謝。卡紮菲對女兒的決定顯然十分支持。在2004年5月的阿拉伯峰會上,卡紮菲公然表示,阿拉伯聯盟在保護薩達姆的利益上做得不夠。他在憤然退出會場之前說:“有兩個阿拉伯國家的元首被困在監獄裏,還怎麽開這個峰會呀?”卡紮菲所說的第二個被困的阿拉伯元首是指阿拉法特。

  “賽義夫”在阿拉伯文裏的意思是“寶劍”。卡紮菲給長子起這樣的名字自然是希望他能橫刀立馬,成為利比亞的民族英雄。賽義夫沒有辜負父親的希望,建築家、藝術家、工程師,多種身份集於一身,成為利比亞青年的楷模。賽義夫酷愛繪畫和表演。後來,賽義夫又致力於國際關係和慈善事業。賽義夫目前執掌利比亞慈善基金會的大權,外號“人權大使”。他的嶄新形象使得利比亞逐漸擺脫了以前被國際社會遺棄的境遇。

卡紮菲本來希望次子薩阿迪能夠坐在利比亞領導人的替補席上,但沉迷於足球的薩阿迪卻錯失了多次機會。薩阿迪與意大利的佩魯賈俱樂部簽訂了兩年的合同,年薪60萬美元。同時,他也是利比亞國家足球隊中一名地位特殊的球員,並擔任利比亞足協副主席的職務。 

 

風格獨特服裝別致  生活簡樸帳篷官邸

  卡紮菲出身遊牧民族,主張部族社會的自然公平,他反對奢侈豪華,過著簡樸的生活。他本人生活十分簡單,一不抽煙,二不喝酒,也不飲其他高級飲料,僅喜歡喝礦泉水和駝奶。卡紮菲雖是正統的軍人,但他從不限於隻穿軍服,也愛穿帶風帽的長袍,或是一身沙漠人的裝束。卡紮菲經常更換服裝,每套服裝都很考究。有人與他開玩笑說:“不管你穿哪套衣服,你都像一位標準的美男子。”卡紮菲讚同地笑著說:“在選擇服飾的問題上,我有充分自由。”卡紮菲的衣著確有獨特風格。平時,他喜歡穿傳統的阿拉伯大袍,夏天穿白色長袍,這種長袍寬大透風,穿起來十分舒服。冬天,他有時戴上用呢子縫製的帶有風帽的金色鬥篷,起到禦寒擋風的作用。有時,他穿著紅綢襯衫和蜥蜴皮的拖鞋會見客人,顯示出十足的現代派頭。每當他出席正式場合,他的衣飾格外考究。有時他穿著有穗帶的白色海軍裝,並佩帶幾排獎章,顯得威風凜凜;有時穿一套別致的國家元首服,顯得莊重大方;有時穿著裝有複雜拉鎖和紐扣的跳傘服,顯得輕鬆浪漫。他不無自豪地說:“無論我穿何種服裝,都會很快流行開來。”有人誇獎他說,假如卡紮菲不是國家元首而去報考模特專業,一定會成為一名出色的男性服裝模特。卡紮菲穿衣時,喜歡全身同一顏色,有時是白衣、白褲、白鞋、白頭巾、白手套,外披一件鑲著金邊的白色鬥篷;有時是黃色卡其布軍服,戴同樣顏色的頭巾。

  卡紮菲不喜歡住豪華宅邸,特別喜歡住在帳篷裏。迄今,卡紮菲的“總統府”仍在的黎波裏市中心的阿齊齊亞兵營裏。他同妻子、兒女一起住那裏。這個兵營的建築多為固定的帳篷,卡紮菲就住在一頂麵積很大的綠色帳篷中。為了偽裝,兵營裏還有幾個一模一樣的帳篷。卡紮菲的宴會廳是一個能容納五六百人的木製帳篷,他在那裏宴請來自國內外的賓客。在這個木製帳篷旁邊還連結著幾個小帳篷,那是供賓主宴會前會談和休息的地方。他接見外賓和記者通常也在帳篷裏進行。他甚至隨身攜帶帳篷出訪,並為此留下了不少有趣的故事。比如1989年,卡紮菲帶著兩匹馬和6匹駱駝乘坐飛機前往貝爾格萊德赴會。他在飯店前搭起了帳篷,他同他的助手及保鏢們住在帳篷裏,並享用新鮮的駝奶。會議結束後卡紮菲將駱駝作為禮物贈給了當地的動物園。1999年卡紮菲訪問埃及,工人們在埃及國賓館的院子裏為他支起了一頂麵積50平方米的白色帳篷,並在帳篷裏鋪上紅地毯,在帆布內壁上繪有五彩繽紛的伊斯蘭風格圖案。2000年7月,卡紮菲赴多哥首都洛美出席非統組織首腦會議。他帶著由200多輛汽車組成的代表團,白天趕路,夜晚搭起帳篷,浩浩蕩蕩地穿越撒哈拉大沙漠。卡紮菲愛他的帳篷,常說他的帳篷“比美國的摩天大樓還要堅固。”

  卡紮菲外出也不愛坐高級轎車,而喜歡騎駱駝或騎馬。 

  卡紮菲是一個有爭議的人物,世人對他的評價是毀譽參半。在一些人的眼裏,他是“大救星”、“民族英雄”、“革命領袖”;而在另一些人的眼裏,他是“狂人”、“瘋子”、“恐怖主義支持者”。不論如何,卡紮菲這棵“常青樹”一直挺拔地生長在北非的大沙漠上,卻是一個任何人也無法抹殺的事實。

 

(2005年5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