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揭秘為毛澤東提供特殊服務的“秘密小組”

(2011-07-30 03:42:22) 下一個

  閱讀提示:毛澤東在世時,一直是反對特權的,從不講特殊。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國家最窮困的那些日子裏,他的女兒李敏、李訥都與全國人民一樣,吃不飽肚子。但是,到了毛澤東的晚年,因為他身體方麵的原因,他無法不“特殊”了。當時各個方麵的機構和人員,為了保證毛澤東晚年的生活質量,為毛澤東成立了一些特殊服務的“秘密小組”,各自展現自己的“身手”,也算是特殊年代裏的一道特殊記憶。

 
毛澤東抽的正是特製雪茄煙。(圖片來源:鳳凰網讀書)

  醫療小組

  毛澤東的醫療小組及其成員多有變動,前後兩次成立過醫療小組。第一次是1971年~1972年,也就是尼克鬆訪華前後一年多的時間裏;第二次是1974年到毛澤東逝世。毛澤東的醫療小組為毛澤東服務著,一直到毛澤東逝世才解散。

  “大字本”組

  所謂“大字本”組,就是將毛澤東要看的書,特別注釋後,排成“大號字”的編輯出版組。這個組成立於1972年秋,第一次開始注釋毛澤東所要求看的古籍是《晉書》中的《謝安傳》、《謝玄傳》、《桓伊傳》、《劉牢之傳》,時間是1972年10月1日。承擔這一任務的主要是複旦大學和上海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的教授與專家。這種注釋出版的大字本,每次隻印15本。後來,毛澤東發現這15本有被他人閱讀,就改成隻印5本了,成為了隻為毛澤東個人閱讀的專有讀物。隨著毛澤東的白內障病的加重,大字本印刷成了“三十六磅特大號”了。

  吟唱小組

  與大字本相關,又產生並成立了古詩詞“吟唱小組”,並“秘密”錄製。其組織和錄音工作由文化部部長於會泳主持。據中共黨史出版社《毛澤東生活檔案》記載,“在北京西苑旅社做了間錄音房,有時就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錄音室錄製。吟唱者許多都是文藝界的名流,如嶽美緹、蔡瑤先、姚炳淑等。一共錄製了多少?韶山陳列館所存就有古詩詞磁帶59盒之多。參加這一“小組”的工作人員前後有過很多,為了便於演唱者更準確地把握詩詞的含意和意境,又從北京大學調來4名古典文學教授為演員們講解。

  戲曲小組

  毛澤東所到之地,一般都會組織演出,並由電視轉播車為毛澤東播放。1974年,毛澤東在長沙休養期間,湘劇院、花鼓戲劇院的一些演員都接到了演出舊劇如《生死牌》、《討學錢》一類戲的演出任務。當時湖南還沒有轉播設備,中央又為之調來了特有設備,為毛澤東直播。

  雪茄特製小組

  毛澤東原是抽“中華”香煙的,之所以改抽雪茄,要從賀龍(一說由李先念)說起。1956年的一個午後,賀龍在與毛澤東聊天時,向他誇讚起自己手中的那種雪茄來,毛澤東好奇地點燃一支,深深地吸了一口,哎,還真好,立即對其清涼香醇的味道產生了興趣,並認準了這種產自四川什邡煙廠的雪茄煙。

  於是,毛澤東身邊的人每月派專人從北京前往成都軍區取煙,沒有驚動什邡煙廠。但這畢竟不是很方便。經研究後,從什邡煙廠選中了幾位廠裏的技術骨幹,成立了“一三二小組”,時間是1972年的3月。幾位四川師傅都舉家遷至北京。之所以稱為“一三二小組”,是因為雪茄所采用的柳煙和毛煙,型號分別為十三號和二號,均產自新都縣獨橋河兩岸的200畝油沙地,柳煙味淡而純,毛煙味濃而重。兩種煙葉在燃盡後均不落灰,煙灰呈白色,抽吸時喉嚨處可感到絲絲涼意。

(編輯:孫一)

http://ent.usqiaobao.com/2011-01/17/content_714512.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