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毛澤東時代中國物資供應匱乏的見證

(2010-06-19 00:57:01) 下一個
告別票證時代 董寶光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國在政治、經濟和文化諸領域均取得重大成就,廣大群眾最直接感受到的是市場繁榮,商品極大豐富。無論是食品或生活用品,均種類繁多,品種齊全,數量充足,給廣大市民的生活帶來極大便利,每位市民對此均有切身體會,大家都享受到了改革開放給人民群眾帶來的實惠。

  “鑒往知今”,在此有必須再回顧一下,改革開放之前的普通市民生活條件。今天的中老年人,都經曆過“票證時代”,這裏對當年的生活略微回憶,再看看今天的生活條件,相比之下對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成果,就會有更加深刻的切身體會。

  解放後,我國一切學習蘇聯,施行計劃經濟。從1954年起,對糧、棉、油等商品實行統購統銷,居民的口糧,食油和棉布實行定量供應。每戶居民有購糧本,副食本和百貨本。居民按月發放糧票和食油票,而布票則每年發放一次。居民按工種有口糧定量,食油票和布票則是“人頭份”。從此中國進入“票證時代”,但對廣大居民生活還影響不大。

  1958年的大煉鋼鐵,大躍進運動,違背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對以後三年的經濟發展帶來嚴重影響,史稱“三年困難時期”。適值筆者在清華大學讀書,當時的生活情況雖已過去近五十年,然至今記憶猶新,今漫憶之以存史料。

  1959年開始壓縮定量,首先感到糧食緊張,各種副食品也十分緊缺。大學生比普通市民口糧定量稍高,大約每人平均每月33斤,其中麵粉占20%,大米占10%,其餘為雜糧,包括玉米麵、高粱米、白薯或白薯幹等。

  麵臨嚴重饑荒,學校也采取一係列應急措施。以前學校專設夥食科,統一管理全校夥食。1959年起取消夥食科,以係為單位,自己管理本係的火食。書記親自下廚房,協同管理員、炊事員共同想方設法搞好夥食。當時有以下措施:

  米飯實行“雙蒸法”。碗內放二兩大米,先幹蒸一次,然後加水再蒸第二次。這樣得到的二兩米飯可增大體積,顯得出飯多。

  湯泡麵條。麵條煮熟後先不撈出,在熱麵湯內浸泡二三十分鍾,待麵條體積膨脹後再盛於碗內,每碗二兩(麵票)。

  用啤酒花發麵蒸饅頭。使得饅頭體積增大,口感更加鬆散,類似麵包。

  為保證窩頭份量準確,特製成圓錐形的木模子,和好的二兩玉米麵恰好填滿。

  用小球藻做代食品。

  總之,使得同樣數量的糧食,盡可能做出更多的熟食。

  副食品供應緊張,則遵循“自己動手”的教導,係裏辟出場地養豬,養雞,以便在節假日能吃到一點豬肉和雞蛋。在宿舍前的空地上種白薯和蘿卜。由各班同學利用課餘時間輪流管理。

  集體戶口人員每人每年發個人購貨證一個,憑證每人每月可購水果糖二兩。經濟情況好轉後,春節期間憑此證可購花生半斤,葵花子二兩。每人每月發糕點票和餅幹票各一張,憑此票及北京市糧票四兩可購糕點半斤,餅幹二兩。糕點主要有蛋糕、桃酥和江米條三種。黑市有人倒賣糧票,1961年每斤北京市糧票價3元;每斤北京市麵票價5元;每斤全國糧票價4元。而每斤標準粉價0.185元。當時大學畢業生轉正後的工資為56元。

  由於饑餓,不少人患浮腫和肝炎,憑醫生證明,可補助一些煮熟的黃豆。而“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則明顯減少。麵對這種情況,學校提倡勞逸結合,減輕課業負擔,記得1960年期末考試僅考一門。體育鍛煉推廣消耗體能低的太極拳運動,筆者即在此時學會了太極拳和太極劍,直至今日仍為主要的健身運動。當時班裏有位同學,時任團支部委員,經受不住饑餓,於夜間多次潛入夥房和供銷社偷吃食品,後被巡夜人員查獲,予以開除學籍送去勞教。

  有正式北京戶口的普通市民,每戶發放購糧本、副食本和百貨本各一個。每月17日憑購糧本在指定糧店領取下月糧票、油票,24日即可憑糧本使用下月糧票在指定糧座購買糧食、米、麵和雜糧的比例和集體戶口相同。每人每月三兩食油,主要供應豆油或棉籽油(時稱衛生油)。

  由於一斤雜糧票可購白薯五斤,所以在“三年困難時期”白薯是最受歡迎的食品,每屆秋末冬初白薯上市時,各糧店前均派起購買白薯的長隊。在集體食堂,一兩糧票可購四兩熟白薯。

  1962年以後經濟情況好轉。每年六月新麥陸續上市入庫,做每年五、六、七、八四個月盡量將庫存的麵粉售出,以便騰出庫容收納新糧。這四個月用雜糧票也可購買麵粉,這期間北京市民食用麵粉的比例就多了。在1972年,用雜糧票購買麵粉的規定竟從五月份延續至十月中旬尚未停止。至十月下旬的某日,社會上忽然傳出消息,翌日即將停止用雜糧票購買麵粉。此消息不脛而走,頃刻傳遍京城,全城各糧店前均排起搶購麵粉的長隊,很快各糧店的麵粉銷售一空,隻得立即從糧庫調運。各糧店經理奉上級指示,向群眾做工作,一再申明:“明天仍可用雜糧票購買麵粉。”但無濟於事,直至下午六時各糧店仍關不上門。在筆者記憶中,這是解放以來北京最大的一次搶購麵粉風潮。

  1961年底開始按月發放工業券,在職職工每20元工資可發一張,在校大學生雖無工資,每人每月亦發一張。市場物資緊張,生活必需品如自行車、手表、縫紉機、收音機等均要憑相應商品的購買票(車票、表票、縫紉機票等等),及一定數量的工業券才能購買,煙、酒和茶葉等商品也要用工業券購買。各種商品的購買票,依職工人數比例分配給基層單位,單位職工再按需要抽簽分配。

  在計劃經濟時代,各種票、證、券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購物憑據,尤其是在“三年困難時期”可以說離開票、證、券就無法生活。

  經過三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逐漸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隻用了15年(1978-1993)就廢止了票證製度,商品豐富,居民生活得到了巨大改善。現僅舉一例。

  電話是一件極普通的通信工具,然在改革開放前則是權力的象征,隻有局級以上幹部家中才能裝電話,普通市民隻能使用公用電話。至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電信局開始向北京廣大市民免費安裝電話,和國外情況完全相同,在過去這是無法想象的事情,現在有許多人家,裝有不隻一部電話。手機的覆蓋率在世界上地位居前列。當前的社會特征是信息化,信息就是智慧,是財富。而溝通信息的快速通道就是互聯網,所以電話入戶就為上網查詢、通信提供了必要條件。改革開放政策普及了電話的安裝使用,雖然事小,但它極大地推動了信息社會的發展,因而意義重大。

  改革開放前,乘專用汽車同樣是權力的象征。局級以下的人員隻能乘出租車或公交車,不允許私人有汽車。而改革開放後,私人汽車大量發展,標誌著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

  二十多年來,洗衣機、電冰箱、彩色電視、電腦、空調、電話等家用電器已普及到千家萬戶。市場上各種主副食品琳琅滿目,品種齊全數量充足,具有各種地方風味,不僅講究色、香、味等口感,還要兼顧營養和健康。大街上餐館林立,不僅恢複了傳統的北京風味美食,而且不同國家和民族,各個地域的特色餐飲也齊聚京城,北京的飲食文化得到空前的發展。和計劃經濟時代相比,可謂霄壤之別。一些人由於貪圖口腹之欲,而患了“富貴病”——三高症(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生活條件好了,也要合理安排生活,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現今五十歲以上之人,都經曆過“三年困難時期”,都有挨餓的體驗,因而養成了勤儉節約愛惜糧食的習慣,筆者今天見到有些人拋棄食品浪費糧食,總感到十分痛心。在五十年前,這可是人們夢寐以求的活命寶物啊!今天雖然物質豐富了,生活富裕了,但勤儉節約的優良傳統應當永遠保持下去。筆者在此回憶當年的生活情況,其意義就在於此。

  通過改革開放前後生活的對比,事實勝於雄辯,證明了改革開放政策的偉大。計劃經濟束縛了經濟發展,物資匱乏,票證製度是其必然產物。市場經濟解放了生產力,向社會提供了豐厚的物質財富,也就告別了票證時代,使廣大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作者係民革北京市委第三支部黨員)

http://www.minge.gov.cn/txt/2009-04/17/content_2855532.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