栘園

沒上過一天學; 沒讀過一本書; 沒有固定的職業; 沒固定的收入; 沒有一棟房子; 沒有一輛車子; 沒有一個孩子; 沒在一個城市住過十年; ......
正文

實證膠片的“不可預測性”

(2015-05-03 16:38:41) 下一個
【前些年拍的了】

胡適曰了:少談點意義,多拍點膠片——實證拍膠卷的“不可預測性”


我手裏有一卷拍過的120膠卷,和北歐的一位攝友有點關係,晚上看著時間還早,就問她如果她在她當地時間10點之前回複我,我就去衝膠卷,等我從車庫去取膠卷回來後,就看看見她在北歐大喊大叫:Do it NOW!

那就 Do 唄……

洗手池裏放了20度的水,把衝洗黑白膠卷的D76配方的顯影和定影藥瓶泡在水裏,擦幹了手就鑽到大衣櫥裏,閉著眼把門關上了……悉悉嗦嗦地嘩啦嘩啦、吱扭吱扭地把膠卷上在了卷軸上,裝進了顯影罐,然後回到浴室灌了些水在顯影罐中,趁著wetting的時候,趕緊把定時器擺在了LD的梳妝台上,然後小心地用袖口把台麵上的水滴擦掉了,正所謂“攝外必先安內”是也……

把罐中的水倒了出來。過去倒出的水的顏色大多是淡藍色的,這次卻看是淡粉色的,就像罐裏麵泡著的是澳洲紅鑽石,煞是好看……

嘴裏嘖嘖地感歎著就把顯影藥水倒進了顯影罐,按下了定時器,手拿著顯影罐儀式般地上下晃啊蕩了幾下,然後又左右搖啊搖了幾下,最後在水池邊上輕磕了幾下才把顯影罐“神聖”地放進了水池。

我手揣在褲兜裏,眼睛向上翻著看著天花板,耳朵聽著定時器滴答滴答滴想著……每隔一段固定的時間,我就把罐子有規律地搖晃一遍。到了第五遍,我向上翻的眼珠有點酸了,順手拿起了120膠卷的背紙看了起來,上麵寫著:“AGFACOLOR OPTIMA PROFESSIONAL”,傍邊還有一行小字:“For color prints”

壞塌?這是彩卷呀!

“不可預測性”就這樣,照CCTV裏每個頻道都流行的說法就是“悄然而至”……

我沮喪地耐著性子堅持把我衝黑白卷的流程走完了:8分鍾顯影,8分鍾定影,還沒等水洗開始,我迫不及待地把膠片從罐裏掏了出來……完了,看上去是乳白色的,要是黑白片這就是衝厚了,印不出影子了!

把膠片胡亂底塞回顯影罐就開始收拾東西了,把LD的梳妝台用袖口擦拭得滴水不沾且一塵不染,左邊袖口擦了右邊袖口再擦……可不敢讓她看出我使過她的台子,要讓她知道衝了個沒影的膠卷,那可就太沒麵子了,弄不好會成了家裏的典故,時不時地引用一下,今後的照相路會越走越窄了……

“不可預測性”成了我生活中,照CCTV每個頻道都流行的說法就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還是把膠卷掛了起來,用海綿夾把水給擦去了,對著天花板上的燈光隱隱綽綽地可以看見底片上南京臭豆腐般大小的灰塊,看著看著就想起來了明孝陵大墓前的炸臭豆腐味——莫非影子都被炸黑了?

看著泛著乳白色光的底片,我心中充滿了無限的惆悵……

從南半球大老遠地呼喊著讓北半球來看片,還口口聲聲說是有一卷是想給她看的,現在崴泥了,看什麽呢?

從我把那個卷裝進相機我就是按黑白裝進去的,取物、用光也是按黑白做的,怎麽膠卷就彩色了呢?想照黑白可是裝了彩卷,這可是沒預料到的……說是遲那時快,這是我眼前突然閃現出有個網友反複說道的“不可預測性……”

那麽好吧,我就給北歐看不可預測的彩卷黑衝的厚片——看看能不能出影?出什麽影?

想到還有位北歐的老專業攝友,曾經一失足把藥水都弄反了,整個衝出一卷連豆腐塊都沒有的片片,我心裏反而到釋然了許多——這年頭,”不可預測“的事忒多了,到處都在發生著……

就在我惆悵的功夫中,掛在樓道燈下的底片也幹了,拿起剪刀按照印象中掃描儀底片框的底片數,哢嚓、哢嚓地每四張一剪刀,一共剪下來了4條,拿出底片框一比劃,才發現不是6X6,而是4X6,其實剪成3條就可以了,這樣可以省去一次裝片和好幾分鍾的掃描時間,這又是“不可預測”的事情。

我滿懷不可預測的心情,把片夾放進了掃描儀,預掃了一下一看,灰豆腐塊成了黑豆腐塊,連個鬼影都沒有!

我在屏幕上亂點擊著,試圖做些設定祈望著好歹出個影,我也好有個說辭,連個影子都沒有這可太跌份了!崔健當年唱到:“你要我和他們一樣?不能這樣。”

“不可預測性”——這,就是膠片的魅力之一。

突然間,“不可預測”又出現了!不知道點到了什麽設定鍵——出影了!

……

不信你看!

1

你看!
.jpg
2

你看!難道真是鬼影!

3

這位是在我們這的一個Bay拍的,顯然Moonbay在這裏顯靈了

4

這是咖啡店

5

當時想試試強逆光的表現,現在也說不清了。

6

注意右下角那神秘的光……

7

又出現了……

8

逆光下的大奔

9

是個Bay吧?

10

Doggy Do Poop Poop

11

Dairy 店門口

12

Ben? Andy?Charley?

13

不經意捕捉的快門

14

打算到這來騎車……

15

數一數,一共16張!一張不少,張張都有影!

16

到現在我也不知道點了什麽鍵……讚美安拉!

至於這是用什麽機子拍的,我還真不好意思說……

大概五六十年前,美國的某個大型百貨商,為了促銷,送給顧客一個120的相機,後來有人進口在市場上賣,50美分。我不知在哪看來的是台灣生產的,也有一說是香港生產的,不管怎麽說都是我們中國人生產的,這點是值得自嚎的 —— Diana,多好聽的名字……

"相機的左上角(照片右下)有些漏光 —— 你的黑白有的幾乎看不到這個光影。大概跟怎麽拿也有關係。
這是那位北歐女攝友給我的回信,可以看出她是個理科生。


摟摸真好玩!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