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皇帝和青花瓷(圖)--明晚期

(2009-10-20 08:15:35) 下一個

皇帝和青花瓷(圖)--序 
皇帝和青花瓷(圖)--元末明初 
皇帝和青花瓷(圖)--明中期


    正德無後,死後傳位給他15歲的堂弟--為嘉靖皇帝,從此進入了明代晚期。明代晚期國力大不如前,可是這個時期青花瓷器的燒製卻異常繁榮起來。這有幾個方麵的原因:明晚期資本主義萌芽在中國出現, 商品經濟開始發達;由於當時國力有限,出現了“官搭民燒”的現象(官窯的瓷器在民窯燒製),這極大的刺激了民窯的發展;葡萄牙等歐洲國家打通了到中國的海上通路,中國開始大量生產外銷瓷運往海外。清景德鎮人氏蘭浦的《景德鎮陶錄》稱這個時期的瓷器“製作益巧,無物不有”,說的就是嘉靖時期的瓷器在內容和題材上生活氣息濃厚,品種非常多。青花到了嘉靖的時候就開始使用回青,它的特征是藍中帶紫,俗稱佛頭青。乾隆時期有一本書叫《陶說》說“嘉靖崇濃,回青之色幽倩可愛”。

    嘉靖這個皇帝可以說是揀來的(他從來也沒爭過皇位),他打小兒生活在湖北(道教源頭的荊楚之地),深受道家的影響。道家講究順其自然,無為而治,相對於重來生的佛教,道家更注重今生的修煉。再加上嘉靖之前的幾個皇帝短壽,三、四十就死了,嘉靖就一門心思、拚命地想長生不老。道家煉丹長生就成了嘉靖生活追求的目標,自號為"靈霄上清統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被後人稱為道士皇帝。嘉靖由於煉丹的需要,多次征集了大批宮女為其所用,在嘉靖21年時發生了曆史上罕見的宮女造反--“壬寅宮變”事件。但嘉靖卻大難不死,他認為這是神靈庇護,因此更加癡迷道術一心修行,甚至二十來年不問朝政。

    由於嘉靖信奉道教並身體力行,相比明朝以前各朝,嘉靖時期的瓷器有一個典型的特點就是有關道家文化的瓷器非常多,比較常見的紋飾有仙人、八卦、雲鶴、葫蘆、如意、老子講經、纏枝蓮托八寶等。底款常見吉祥款。嘉靖在位四十多年,縱觀明朝的各代的皇帝他還算活得長的。

嘉靖青花群仙祝壽大葫蘆瓶,高58厘米。美國費城大學博物館舊藏。最早出現在倫敦蘇富比1975年拍賣會,2006年再度現身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會上。2009年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會上以907.2萬元成交。 嘉靖 青花八仙祝壽圖大罐


    (說到嘉靖迷戀道術,還有一樁曆史迷案。永樂朝編纂《永樂大典》,全書目錄60卷,正文22877卷,裝成11095冊,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在清朝由於戰亂,尤其是鴉片戰爭、八國聯軍的焚毀、劫掠,《永樂大典》遭到損毀和流失。現在《永樂大典》在全球範圍僅尚存400餘冊,國內有200餘冊。但是現在存世的《永樂大典》卻不是永樂朝的原版,而是嘉靖朝的副本。嘉靖好黃老之術,經常研究《永樂大典》中有關道家煉丹修仙的典籍,而且按書中所述煉丹吃藥。嘉靖三十六年宮中火災,火勢危及藏《永樂大典》的文樓,經大力搶救,《永樂大典》所幸沒有損壞。自此後嘉靖決心複製《永樂大典》,把原版另外保存。重錄副本直到隆慶元年方告完成,但此後《永樂大典》的正本卻不知所終。)

    嘉靖傳位於隆慶,隆慶在位僅六年,其間又遇洪災,因此官窯產量相對較少。其間著名的事件之一是“隆慶開關”解除了海禁,致使瓷器海外貿易又蓬勃發展,民窯瓷器燒製水平再次有很大提高,有民窯“氣死官窯”之說。隆慶在嘉靖生前並不受待見,估計隆慶對嘉靖也有看法,他在留給萬曆遺詔中諄諄教誨:要好好學習,任用賢臣,別象有的人那樣荒廢朝政(“朕不豫,皇帝你做,一應禮儀,自有該部題請而行,你要依三輔臣,並司禮監輔導,進學修德,用賢使德,無事怠荒,保守帝業”)。年僅十歲的萬曆登基,一份沉重的國家擔子從此壓在了還沒發育好的幼小的萬曆肩上。

明嘉靖青花三羊紋碗。此碗用“回青”外壁繪神態各異的三羊,三羊間襯以鬆、竹、梅,寓意“三羊開泰”。為“三陽開泰”諧音,本意是《周易》的“泰”卦。藏於故宮博物院。 明隆慶青花雲龍紋蟋蟀罐,中心鏤空古錢紋。此罐為當時流行式樣,藏於故宮博物院


    一代名臣張居正是當時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他給才十來歲的萬曆安排了滿滿的學習課程和日程表,每個月逢三、六、九上朝,其餘的日子天天上課,一年放兩次假,大暑一次,大寒一次。上課的日子每日先讀《大學》十遍,再讀《尚書》十遍,然後老師才開始講課。萬曆的生母李太後對他的管束也是非常嚴,放學後還讓萬曆再複述一遍,不行就得罰跪,致使萬曆從小也畏母,不敢懈怠。母親還老拿老師來嚇唬他,說你不好好學習我就告訴你老師去。這樣內有嚴母,外有嚴師,(現在國內的家長常常抱怨孩子功課負擔太重,比起萬曆他們還算是幸福的)。萬曆在這樣苛刻的環境下度過童年,受此影響,萬曆時代的青花瓷裝飾非常繁縟,經常沒有主題,甚至密不透風。


萬曆青花異獸紋花觚,高76.5cm,
藏於故宮博物院藏。

萬曆青花龍紋蓋盒


    由於萬曆早年的經曆可能對他的性格也產生了一些不好的影響,長大後產生了逆反心理,萬曆成人完全執掌朝政後,導致他不願意上朝,跟嘉靖幾乎一樣,幾十年不見大臣。

    明朝青花瓷從永宣、成弘、嘉萬這三個時期,是從濃豔、疏淡又到濃豔的一個過程。但是明早期的熱烈是提倡者和觀望者是兩個階層,提倡者是皇家,百姓是觀望者。晚期這個熱烈是百姓跟著皇上一塊兒熱烈,明晚期的青花瓷器的熱烈是官民同享。萬曆之後是的天啟和崇禎,是明朝的最後兩個朝代,此時政治動蕩,戰事頻繁,官窯燒製很少,瓷器多為民窯燒製,生活氣息較重。雖然此時青花瓷的製作燒製水平整體有所下降,但由於流傳到民間瓷器的製作、燒製技術和民間對燒製技術的掌握,在清朝入關後經過順治的過渡期,為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青花瓷發展的另一個高峰打下了基礎。


待續

主要資料來源於: 馬未都談收藏

皇帝和青花瓷(圖)--明清過渡期及清三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