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台軍事戰略演變:從攻勢作戰到海島防守 zt
(2008-12-02 08:34:11)
下一個
細數台軍事戰略演變:從攻勢作戰到海島防守
2008年12月01日 09:26 中國網
台灣海峽堪稱太平洋上最不“太平”的地方之一。作為中國內戰的最後一個戰場,半個多世紀以來,雙方隔海列陣,劍拔弩張,冰冷地對峙著。在此期間,隨著兩岸實力消長、兩岸關係發展和國際形勢變化,台灣的軍事戰略進行了多次重大調整。今年以來,兩岸關係回暖,和平發展成為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題,台灣軍事戰略也呈現由攻勢回歸守勢的態勢。具體而言,台灣的軍事戰略調整大致經曆了以下幾個階段:
“攻勢作戰”(1949—1969年)
國民黨退踞台灣初期,基於當時世界政治格局和台灣特殊地理位置,美台在反蘇反共方麵達成高度一致。為維護美台共同利益,美國不斷給台灣以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甚至派兵協防台灣。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後,美國派第七艦隊入侵台灣海峽,阻止解放軍解放台灣。1954年,美台簽訂《中(即台灣)美協防條約》。1955年,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決議案》,授權美國總統在必要時可動用武力保衛台灣。同年11月,根據《中美協防條約》,美軍在台成立“協防司令部”及“軍事顧問團”。
美國的支持,堅定了蔣介石 “光複大陸”的夢想。1950年“雙十節”上,蔣介石喊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口號。1952年10月,國民黨第七次代表大會通過“反攻大陸案”。1953年元旦,蔣介石進一步提出“軍事第一、反攻第一”的戰略思想,“攻勢作戰”的軍事戰略基本確立。這一時期,國民黨當局基本奉行“依美求存、伺機反攻”的“攻勢作戰”戰略。
但是,美國協防台灣的決心並不堅定。在1958年“八·二三炮戰”中,美軍軍艦關鍵時刻“臨陣脫逃”,再次暴露了美國動輒拋棄弱小盟友的一貫嘴臉,讓蔣介石深感依靠美國“光複”無望。外援不濟,蔣介石又將僥幸心理寄托在大陸“內亂”上,還為此製定和策劃了眾多“反攻大陸”的作戰計劃與軍事行動,其中包括多次派遣小股部隊和特務騷擾大陸東南沿海。無奈大陸內部雖亂,邊防、海防卻“密不透風”,蔣介石大大小小的行動與計劃均以失敗而告終。再加上大陸國力日益強盛,尤其是核彈和氫彈試爆成功,使蔣介石集團“反攻複國”希望越來越渺茫。
“攻守一體”(1969年-1979年)
1971年10月,第26屆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恢複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1972年2月,美國總統尼克鬆訪華,中美關係開始解凍。為適應國際形勢變化,謀求長期久存,國民黨當局隻得調整軍事戰略,一是戰略思想由“以攻為主”轉向“以防為主”,二是戰略立足點由“依美協防”轉向“獨立防禦”。1973年,蔣經國喊出“獨立作戰、自力更生、死裏求生、堅持到底”,實際上已露依仗天險偏安一隅之意。1975年4月蔣介石病逝,蔣經國上台。1976年3月,蔣經國在“立法院”施政報告中明確提出“防衛第一”的戰略目標。
這一時期,國民黨當局基本奉行“固守防禦、伺機反攻”的“攻防兼備”、“攻守一體”的軍事戰略。雖仍存“反攻”之念,實則已無“光複”之心。蔣經國開始全力經營台灣,力保最後的堡壘不失。20世紀70年代後期,台軍逐步停止了對大陸武裝襲擾和飛機偵察活動,同時開始削減攻擊力量,加固防禦陣地,擴大防禦縱深,耗巨資修建佳山基地、誌航基地和衡山指揮所等防禦設施。大型防禦工程建成之日,正是“反攻大陸”夢想壽終正寢之時。
“守勢防衛”(1979年-2000年)
1979年1月中美建交,翌年《中美協防條約》廢止。與此同時(1979年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鄭重宣布了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隨著島內外形勢的變化,台灣當局雖口頭上仍表示奉行“攻守一體”的軍事戰略,但實際上已被迫實行“守勢防衛”戰略。
1988年1月,蔣經國病逝。李登輝上台。1991年,李登輝宣布中止“動員戡亂時期”,表示台灣不再試圖以武力收複大陸。1992年2月,台“國防部”公布第一份“國防報告書”,首次提出“空中防衛、海上防衛、陸上防衛”的戰略理念,取代了多年來被奉為指導方針的“製空、製海、反登陸”提法。1994年3月,“國防部”公布第二份“國防報告書”,提出台軍建軍構想已從“攻守一體”改為“守勢防衛”。1996年3月“國防部”第三部“國防報告書”將其軍事戰略明確為“防衛固守,有效嚇阻”。
1999年,台灣當局將“防衛固守、有效嚇阻”戰略調整為“有效嚇阻、防衛固守”,其基本立足點是在固守防禦戰略基礎上,發展“嚇阻”大陸的軍事力量,以達到以戰止戰、維持分治之目標。它是台灣當局推行“兩個中國”分裂路線的需要與體現,同時表明台灣當局已完全放棄兩蔣時期長期堅持的“光複大陸”的戰略目標。為實施這一戰略,台軍竭力研製和外購中遠程戰機、導彈等攻擊性武器裝備,甚至傳出試圖重啟核武計劃的消息。
“決戰境外”(2000年-2008年)
當曆史跨過20世紀的門檻,隨著台灣政局的變化,台灣軍事戰略也隨之發生轉變,軍事冒險主義開始抬頭。
陳水扁上台後,為落實“台獨”分裂政策,將台灣的軍事戰略由“守勢防衛”明確調整為“攻勢防衛”。2000年6月,他上台不久就迫不及待地提出了“決戰境外”的軍事構想。同年8月,台“國防部”首次提出放棄灘岸對決、以“癱瘓戰”代替“消耗戰”的構想,強調台軍在未來四年要建構癱瘓大陸對台發動戰爭的能力,也就是說台軍要對大陸展開“先製攻擊”。2002年7月,台灣新版“國防報告書”,將“拒敵於境外”的攻勢作戰正式確定為台灣的軍事戰略,並強調要“預防戰爭”。2007年7月,時任台“國防部長”李天羽竟然公開要求幕僚“效法”日軍當年偷襲珍珠港的“精神”研擬作戰計劃,使島內各界一片嘩然。
“決戰境外”是“有效嚇阻,防衛固守”戰略的發展與延伸,但在“防禦”中加入“進攻”的內容,在“被動防禦”中加進“主動出擊”的內容,不僅在作戰指導上突出了“攻擊性”、“主動性”,並且隱含了在軍事上對大陸實施“先發製人”、“報複反擊”的險惡用心。在“決戰境外”戰略中,“先製反製”作戰(簡稱“兩製”作戰)成為“實戰威懾”的手段,並被提升至戰略層次,突破了傳統防禦作戰範疇,具有更大的挑釁性、冒險性和危害性。這一前所未有的新戰略,不僅表明台軍拋棄了過去“不主動攻擊大陸、不挑起台海衝突”的政策,還表明台灣當局加快了武力對抗統一的步伐和力度。
“海島守勢作戰”(2008年-)
2008年3月,台灣實現“二次政黨輪替”,國民黨重新上台執政,使兩岸關係發展出現重大積極變化。
馬英九當局主張建立和平和解的兩岸關係,因而摒棄陳水扁時代“軍事台獨”路線,試圖將軍事戰略由攻勢調整為守勢,聲稱未來將走“海島守勢作戰”路線,保證“不主動挑釁”、“不率先攻擊”、“不發展核武器”及“備戰而不求戰”,並積極謀求兩岸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互信及簽署和平協議。
在競選“總統”期間公布的《馬英九、蕭萬長“國防政策”白皮書》,便將“建構‘固若盤石’的‘國防力量’,以守勢戰略為指導,建立‘嚇不了(戰誌高昂)’、‘咬不住(封鎖不住)’、‘吞不下(占領不了)’、‘打不碎(能持久抗敵)’的整體防衛軍力”,作為其“國防目標”。
2008年6月3日,台“國防部長”陳肇敏在“立法院”進行業務報告時表示,“國防部”已製定關於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製”政策綱領草案並在繼續修訂之中,未來將分近、中、遠程三階段逐步建立“兩岸軍事互信機製”:近程目標,實現兩岸非官方接觸,優先解決事務性問題;中程目標,推動官方接觸,建立溝通機製,降低敵意,防止誤判;遠程目標,簽訂兩岸“和平協議”,確保兩岸永久和平。
6月下旬展開的“漢光24號”演習,也折射出台軍軍事戰略的變化,即戰略上采取守勢,不再強調所謂的“先製反製”作戰,而是將演練重點放在“台灣本島防禦”之上。
此外,基於軍事戰略回歸守勢,台灣當局目前已經決定,不再發展射程超過1000公裏的“雄風二E型”巡航導彈;並放棄擴建南沙太平島軍用機場計劃。
盡管馬英九至今還未推出正式的軍事戰略方針,但是從他上台以來在軍事方麵的表態與動作看,台灣軍事戰略由攻勢調整為守勢之趨勢十分明顯。這種戰略調整是馬英九兩岸和解政策的軍事體現,無疑有利於化解兩岸敵意、增進兩岸互信,從而促進兩岸和平發展。當然,馬英九的軍事政策會受到諸多因素影響,未來發展仍存在一定變數。(鄧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