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國高層“第十場戰爭”的謊言與分歧 zt

(2008-08-29 13:01:08) 下一個
美國高層“第十場戰爭”的謊言與分歧

新華網 ( 2008-08-05 14:02:52 )

王晉燕

“我們創造自己的事實。”這是美國總統布什在伊拉克戰爭時曾經被引為“經典”的一句話。如今,隨著圍繞伊朗核問題的爭端又開始頻繁見於報章,重新審視這句話,尤為耐人尋味。

“我們生活在‘真實的荒漠’……在這裏,客觀事實與第一手經驗被編造的謊言所取代。”也許,法國後現代哲學家讓·鮑德裏亞的論述是對布什那句話的最好詮釋,而曆史則的的確確在如此證明著。

從上世紀60年代起,美國發動了9場戰爭,每一場戰爭之前,美國政府和媒體都要先行編織一套巨大的謊言。

為了阻止越南獨立,白宮憑空捏造了“北部灣事件”;為了維持對巴拿馬運河的控製權,美國指責諾列加總統參與毒品交易;為了打垮南斯拉夫,媒體把交換囚犯的地方說成是“塞爾維亞人設立的屠殺營”;為了拿下中東的石油,伊拉克史無前例地擁有了“大規模殺傷性武器”……

在美國政府“維護正義”的謊言下,一場又一場帝國爭霸戰被打響,同時又塑造了一個又一個操控民意的“經典範例”。如果伊朗核問題將引發美國的“第十場戰爭”,那麽霸權、戰爭和謊言之間,又究竟有著怎樣“絕妙”的隱秘關係?

“火神”重出江湖

當年,以美國副總統切尼為首的新保守派在伊拉克戰爭前有一句名言,“每個人都想去巴格達,但真正的勇士想去德黑蘭”。

2003年2月,美軍攻打伊拉克之前,以色列《國土報》曾披露,美國鷹派著名人物、時任副國務卿的約翰·博爾頓毫不掩飾地對以色列官員表示,在打敗伊拉克後美國將著手收拾伊朗、敘利亞和朝鮮。5年後,已經退出布什內閣而隱忍於美國新保守派智囊機構企業研究所的博爾頓又開始頻頻在媒體上露麵,這次的目標隻有一個——伊朗。

先是2008年6月20日,正當美以在地中海進行大規模軍演之時,《紐約時報》披露了一條消息,立刻引起國際油價大幅上漲。文中引述博爾頓的話稱,以色列可能在美國下任總統就職前打擊伊朗。

隨後的7月15日,《華爾街日報》刊登了博爾頓的一篇題為《以色列、伊朗和炸彈》的評論。在這篇文章中,博爾頓鼓噪美國要給以色列充分的支持,確保以色列打擊伊朗核設施的成功。文章指出,“現在勸說美國公眾支持美軍親自出兵打擊伊朗的時機恐怕已經喪失了,但是美國可以支持以色列……我們應該加緊考慮,美國能夠在以色列打擊伊朗之前、之中以及之後提供哪些合作。我們當然會受到指責,而且也會麵對一些消極的後果,但這更迫切地需要使這次行動盡可能地成功。”

博爾頓是布什第一任期內的“火神派”幹將,這一綽號代表著崇尚軍事實力,主張以實力推行美國的“民主”理想。雖然前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和副部長沃爾福威茨等人已一個個黯然退場,但最近博爾頓又開始頓頻頻現身,傳出的訊息似乎頗有意味。

7月7日,美國知名記者西摩·赫什在《紐約客》雜誌上發表了文章《為戰場做準備:布什政府加快針對伊朗的秘密行動步伐》。文中披露,美國國會已批準了高達4億美元的資金,用於美特種部隊在伊朗的顛覆活動以及扶植伊朗的持不同政見者,為戰爭做準備。

布什內閣的雙重麵孔

2008年7月17日,正當以色列與伊朗圍繞伊核計劃的爭執不斷升級之時,一條來自華盛頓的消息引發了轟動。美國國務卿賴斯宣布,美國決定派遣國務院第三號人物、副國務卿伯恩斯出席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級代表索拉納與伊朗首席核談判代表賈利利19日在日內瓦舉行的會晤。

對此,英國《衛報》評論說,這標誌著美國外交政策的重大轉向,以賴斯為主的外交務實派在華盛頓取得了勝利。不過,也許正如一些分析家指出的,現在就宣布“切尼時代”已經結束還為時過早。

在《紐約客》的文章中,西摩·赫什披露了切尼集團與賴斯一派2007年12月的一場激烈爭論。當時,以切尼為首的主戰派攻打伊朗的計劃遭到了五角大樓一部分高級將領的激烈反對,其中包括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麥克爾·穆倫和國防部長羅伯特·蓋茨,此外反對者中還包括國務卿賴斯。隨著布什的第二任期即將結束,切尼小集團與賴斯領導的國務院就伊朗問題展開的爭論已經白熱化。

在布什內閣中,被稱為新保守派“精神教父”的切尼無疑是主張打擊伊朗的頭號人物。去年2月,切尼在接受《澳大利亞人》報專訪時曾毫不掩飾地指出:“如果讓我在與伊朗進行軍事衝突和讓伊朗擁有核武器兩者之間進行選擇,顯然後者更糟。”切尼還多次聲稱必須軍事打擊伊朗,時間已經不多了。

不過一些分析人士認為,在布什的第一任期,以切尼為首的“火神派”內閣無疑主導著美國的防務政策,而在第二任期,以賴斯為首的外交務實派已經占據上風,因此他們推斷,華盛頓不會軍事打擊伊朗。

然而2008年7月3日,傳媒大亨默多克旗下的《澳大利亞人》報的一篇文章引起了廣泛討論。與切尼相識16年之久的該報資深編輯格雷格·謝瑞丹在文章一開頭就這樣寫道,“我估計,今年年底之前布什政府下令打擊伊朗核設施的可能性在30%到40%之間。”

促使格雷格做出這一判斷的是最近兩周他與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和高官們的密集會談。與華盛頓關係密切的格雷格一向被看作是“圈內人”,他與切尼之間的關係以及此前兩人在伊拉克戰爭中的默契配合早已不是什麽新聞。

格雷格認為,布什內閣的政策可以說是擁有雙重麵孔——

布什明白,在全球很多地方他是不得人心的,美國本身也是如此,因此對於朝鮮以及非洲的一些議題,隻要有可能,他都會表現出一種善意、更為溫和以及多邊的一麵,體現這一麵的正是賴斯;

布什同樣明白,曆史將會以伊拉克戰爭的結果來對他進行評判,因此他盡一切所能以贏得伊拉克戰爭,而這就意味著要遵循切尼的建議。賴斯反對在伊拉克增兵,但最終增兵計劃還是照常進行了,這正是布什內閣體現的切尼的一麵。

在文章的最後,格雷格拋出了一個問句:“布什的任期即將結束,請問在伊朗問題上,布什到底是顯現他賴斯的一麵還是切尼的一麵?”

華盛頓政治評論員史蒂芬·克萊蒙斯似乎給出了答案。他在博客中披露,從2006年起,切尼的國家安全班底就曾與博爾頓就職的企業研究所的政策小組多次會麵。知情者透露,切尼正在加緊部署“迂回策略”,以防在有關伊朗的政策鬥爭中失利。該策略就是利用國際社會就伊核問題陷入僵局的一些關鍵時刻,推動以色列針對伊朗核設施進行小規模的常規打擊。

切尼的全球石油版圖

最近,白宮前新聞秘書斯科特·麥克萊倫出版了一本回憶錄——《到底發生了什麽:布什的白宮內幕及華盛頓的欺騙文化》。曾為布什當選總統立下過汗馬功勞的白宮核心幕僚、40歲的麥克萊倫在這本書中聲稱,布什政府為把伊拉克戰爭兜售給公眾、隱瞞事實真相而發動了一場宣傳戰。

雖然伊拉克根本不存在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的事實早已廣為人知,但是7月15日,就自己的回憶錄接受加拿大廣播公司采訪時,麥克萊倫又披露了另外的真相:“當你談到伊拉克戰爭時,你無法回避伊拉克巨大的石油儲量以及這種規模的儲量對我們國家安全的作用,你也無法不談切尼,事實上切尼滿腦子都是伊拉克的石油。”

2007年2月,切尼對《澳大利亞人》報說:“全球20%的石油要通過霍爾木茲海峽,並暴露在伊朗的軍事行動之下。”

上世紀70年代,世界石油價格飆升了400%,給世界帶來了巨大衝擊。時任美國國務卿亨利·基辛格曾說過:“如果你控製了石油,你就控製住了所有國家。”這句廣為人知的斷言道出了數十年中那些躲在幕後決定著美國外交和國內政策的少數精英人物的強權哲學。切尼正是其中之一。

當選美國副總統後,切尼幹的第一件事就是對美國能源政策進行全麵的回顧和評價。在切尼集團看來,盡管美國對伊拉克石油和整個海灣地區安全的軍事控製費用和代價是高昂的,但這決定了整個歐亞大陸和其他國家的未來,控製了石油,也就控製住了潛在競爭對手發展經濟的關鍵。這對切尼等新保守派的新帝國戰略生死攸關。

德國經濟學家威廉·恩道爾在大量論證分析的基礎上指出,在未來數年,世界上大部分的石油和天然氣可能就會消耗殆盡,這也是布什當局冒著巨大的風險單方麵進軍伊拉克的動機。恩道爾認為,由於世界各主要油田的開采量大多接近峰值,一場史無前例的能源危機已經步步逼近。而當今世界上唯一蘊藏大量未開采石油並可以以低成本開發的地區就是中東。

被布什冠以“邪惡軸心”之名的伊朗在能源上所占據的戰略位置毋庸置疑。按照美國石油安全學者邁克爾·卡萊爾的說法,伊朗在世界未來的能源方程式中將發揮關鍵作用。伊朗石油產量擁有相當的增長潛力,目前產量約每天400萬桶,但未來每天還能夠增加300萬桶。不僅僅是石油,伊朗還是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氣供應國,根據《石油和天然氣》雜誌估計,伊朗天然氣儲量占世界總量的16%。此外,在華盛頓看來,伊朗正在成為中國、印度等潛在競爭對手石油和天然氣的主要供應商,這使德黑蘭在國際事務中獲得了額外的影響力。

因此,石油並非簡單的商品,正如委內瑞拉總統查韋斯在首次當選之前就明確闡述那樣,“石油是地緣政治武器”。

這種考量成為切尼集團在伊朗問題上的主要戰略謀劃。根據切尼的全球石油版圖,美國對全球能源的控製將是史無前例的。通過控製地球上現有和潛在的石油產地和運輸線路,美國將決定誰以多少價格得到多少能源,進而控製潛在競爭對手以及世界發展進程。

謊言機製“重塑現實”

美軍占領伊拉克後不久,學者愛德華·薩義德在埃及《金字塔報》上發表文章時寫道:“在正式的演說中,每一位專權的帝王都會說,這一次跟以往有所不同,這一次的目的是為了秩序、民主、文明和智慧,使用武力隻是最後的手段。”薩義德說,這是一場“經典的意念操控戰”。

為了控製民意,製造共識,“持久自由”、“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以及“邪惡軸心”這樣的詞匯都被精確地投放於目標人群——普通民眾。

在伊拉克戰爭中,通過一係列輿論控製技巧,布什政府成功地炮製了“事實”。2004年,《紐約時報》曾經刊登了布什的一位高級顧問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的一段話:“現在仍有人還生活在‘我們所說的以現實為基礎的那個小圈子’裏,他們‘相信解決方法來自於找到真相’,然而還有一些人,他們明白‘世界已不再以此方式運作’……我們現在是帝國,當我們采取行動之時,也就是在創造我們自己的事實。”

很多人認為,這位“高級顧問”就是有“布什大腦”之稱的卡爾·羅夫,而白宮前新聞發言人麥克萊倫當年的角色,無疑是羅夫上述“重塑現實”計劃中不折不扣的一員。麥克萊倫在回憶錄中描述了他與團隊成員是如何在與“邪惡軸心”的宣傳戰中不斷取勝的——通過運用心理研究有意識地創造出類似“邪惡軸心”這樣的詞匯,白宮成功地通過“貼標簽”的手段把複雜的地緣政治事件轉變為簡單的善惡二元論,從而製造出美國軍隊對抗“邪惡軸心”的幻像。

一個經典案例發生在第一次海灣戰爭前。1990年10月,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後的第三個月,一位名叫“納伊拉”的科威特少女走進了美國國會大廈,在議員們麵前聲淚俱下地控訴說,她親眼看到伊拉克士兵把數千名還在育嬰箱裏的科威特嬰兒取了出來,眼看著他們在冰冷的地板上死去。“納伊拉”的證詞令反戰情緒高漲的美國民眾震驚了,最終成為美國民眾支持“沙漠風暴”行動的主要因素。

海灣戰爭結束後,這個少女的“證詞”被戳穿了,“納伊拉”其實是科威特前石油大臣薩巴哈的女兒,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的時候,她根本不在科威特國內。這一事件後來被一家公關公司標榜為經典案例。絕非巧合的是,“科威特少女”的父親薩巴哈是切尼的老朋友,是美國前國務卿詹姆斯·貝克的老相識,後來還成了貝克研究所理事會的成員。

同樣的事情仍在上演。2007年12月3日,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的報告指出,伊朗在2003年秋季就停止了核武器項目。這份報告出台後立刻引起軒然大波。美國《阿拉斯加報道》隨後不客氣地打出了“布什和切尼被暴露是撒謊者”的大標題。然而,如今這份由美國情報界最高機構集體起草的報告在“華盛頓的政治走廊裏”幾乎銷聲匿跡了。按照美國記者西摩·赫什的說法,這份報告在布什政府內部或多或少遭到公開輕視,被有選擇性地“過濾”了。

正如美國政治諷刺雜誌《反擊》所評論的,“如今在華盛頓即將卷入與伊朗的另一場戰爭時,人們有必要認真回想一下伊拉克戰爭中發生的一切。要想了解伊拉克戰爭,你無需去谘詢那些將軍,隻要聽聽公關專家們的戰爭秀就夠了。而未來,對於伊拉克戰爭,令公眾無法忘記的將是這場戰爭是如何被兜售的。”

1998年獲得奧斯卡最佳編劇獎提名的電影《桃色風雲搖擺狗》中有這樣一段情節,美國總統卷入了一起性醜聞,麵對著醜聞成為頭條新聞的壓力及兩周後的總統大選,白宮該怎麽應對呢?發動一場戰爭!白宮的危機處理專家受命替總統解圍,他找來了好萊塢製片人,在攝影棚裏虛擬了一場在阿爾巴尼亞的戰爭,並製造了各種有關戰爭的新聞片段,成功地轉移了民眾注意力。

如今,誰又能保證這部看似荒謬的電影不會變為現實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