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家:俄羅斯國力增強欲洗刷昔日所受屈辱
來源:東方早報 2008-08-27 14:20
今天的國際格局已與冷戰時期大為不同,這就好比晶體管錄音機和iPod間的差異。
當今世界,伴隨俄羅斯同歐洲經濟上的緊密連接、全球媒體的迅速成長、中國的崛起、交通越來越發達、新一代的成長、愈演愈烈的貧富差距和人們不斷變化中的態度和期望——這一切構成了同冷戰時期蘇美對峙完全不同的新景象。
今天的俄羅斯已不再是那個靠紀律和道德約束的自給自足的帝國,今天西方的也不單單隻和一個對手打交道。許多議題早已超越國界,如能源、環保、反恐、貿易、銀行及打擊黑手黨。自從柏林牆倒塌以來,這些議題日益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此外,西方國家還需要俄羅斯的幫助來約束伊朗。
是的,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一個不同於冷戰時期的世界。周雯靖
★ 1947年:杜魯門保證美國將支援受到共產主義威脅的國家。
★ 1948年:美國和英國開通空中航線,向被蘇聯封鎖的柏林提供物資援助。
★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美國參戰。
★ 1961年:東德建造柏林牆。
★ 1962年:美國察覺蘇聯正向古巴運送核導彈。肯尼迪總統下令對古巴進行海上封鎖,古巴導彈危機爆發。
★ 1965年:越南戰爭:美國參戰。
★ 1979年:蘇聯入侵阿富汗。美國資助了反蘇武裝。蘇聯於1988年撤出阿富汗。
★ 1989年:柏林牆倒塌。
★ 1991年:蘇聯解體。
周雲
南奧塞梯地區烽火再起。
昨天,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出人意料地簽署總統令,宣布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他還稱,俄羅斯並不尋求發動或是懼怕一場新冷戰,但要避免冷戰再度發生取決於西方國家。“我們不懼怕任何事情,包括麵對一場新的冷戰,”他說,“不過,我們並不想出現這樣的局麵,在目前的形勢下,一切取決於我們同伴的立場。”
“如果他們想與俄羅斯在西部保持友好關係,他們將會明白我們決定背後的原因。”梅德韋傑夫說。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昨天在例行記者會上說,上海合作組織杜尚別峰會上,各國元首可以在會議議題框架內就感興趣的問題闡述共同立場,南奧塞梯問題也不例外。他還就之前一天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和國家杜馬通過決議呼籲俄政府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的獨立國家地位表態稱,我們注意到了有關局勢的最新發展,希望有關各方通過對話找到妥善解決問題的辦法。
俄開始建交談判
梅德韋傑夫昨天在南部城市索契召集國家安全委員會會議,然後向民眾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考慮到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人民要求自由的意願,根據《聯合國憲章》《國際法原則宣言》《赫爾辛基最後文件》等國際文件,他簽署命令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
“這樣的選擇並不容易,但這是拯救人民的唯一機會。” 梅德韋傑夫當天在電視講話中表示。他還說,俄羅斯呼籲其他國家也效仿俄羅斯,承認這兩個地區獨立。
之前一天,俄羅斯聯邦議會上下兩院全票通過了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當局日前提出的要求俄承認其獨立的呼籲書。
梅德韋傑夫還強調:“如今非常明顯的一點是:和平解決爭端不是格魯吉亞政府的目標,”他說,“他們的領導層是準備戰爭的,而外界的政治和物質支持結果反而顯示出他們內部的不和。”
他說俄羅斯已經對格魯吉亞盡量保持“克製和耐心”,不斷試圖通過協商解決爭端。
梅德韋傑夫說俄向格提出的建議無人理睬。“不幸的是,他們也被北約和聯合國所忽視。”
據克裏姆林宮新聞局發布的消息,梅德韋傑夫已委托外交部開始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就建立外交關係的事宜舉行談判,同時還將討論關於起草雙方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並按規定提交各國簽署等事宜。
同一天早些時候,俄羅斯總檢察院偵察委員會主席、副總檢察長亞曆山大·巴斯特雷金向媒體通報,俄方認定,格魯吉亞軍隊本月8日至12日進入南奧塞梯控製區是以“徹底滅絕”奧塞梯人為目的。巴斯特雷金介紹了一些事例,以支持俄方檢察機關這項認定。
新冷戰在所難免
俄常駐北約組織代表德米特裏·羅戈津說,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表明俄羅斯不會吞並這兩個國家。“我想說的是,總統的決定是對那些政治投機分子的回應。他們說俄羅斯需要新的領土。”
他還把眼下的局勢比作一戰前夜,他認為新的冷戰在所難免。“目前的氣氛讓我聯想起1914年的歐洲,”羅戈津說,“當時因為一個恐怖分子,全球大國起了衝突。”
“我希望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不會成為第二個普林希普。”當時,塞爾維亞青年普林希普刺死了斐迪南大公,從而引發了第一次世界大戰。
西方猛烈抨擊
正如所預料的那樣,格魯吉亞對俄羅斯提出了猛烈批評。
格魯吉亞政府負責調解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衝突的統一事務國務部長雅各巴什維利昨天說,梅德韋傑夫的決定違反了《聯合國憲章》,並“將使俄羅斯陷入孤立狀態”。
西方國家也立即提出了不滿和批評。美國國務卿賴斯稱這個決定是“非常不幸的”。她說,美國把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看作是“國際所認可的格魯吉亞領土的一部分,”並將使用其在聯合國安理會的否決權製止俄羅斯改變它們地位的企圖。
英國也提出了反對,稱:“這對於高加索地區的和平前景有弊無利。”
法國外交部發言人艾裏克·舍瓦裏耶則表示,對於俄羅斯的決定感到非常遺憾,並且支持格魯吉亞的領土完整。
正在愛沙尼亞訪問的德國總理默克爾表示:“這違反了領土完整的原則,這是國際法的基本原則,因此是絕對無法接受的,我想整個歐盟都會站出來清楚闡明這一點。”
兩地領導人興奮
未獲承認的阿布哈茲“總統”謝爾蓋·巴加普什昨天說,阿布哈茲近期將同俄羅斯簽署軍事合作協議。
巴加普什說:“我們將於近期簽署這些文件。在俄羅斯承認阿布哈茲獨立前,我們就已經有了同俄羅斯簽署軍事合作協議的建議。我們理解所有地緣政治和政治形勢,我們將盡一切努力,使阿布哈茲境內不發生任何不利於俄羅斯的事情。”
巴加普什說:“我們今天興高采烈。我們明白,前麵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我們需要建設國家,不辜負對我們的偉大信任。”
未獲承認的南奧塞梯“總統”愛德華·科科伊特也表示,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將有助於鞏固南高加索地區的和平與穩定。

8月26日,南奧塞梯民兵與當地居民在首府茨欣瓦利揮舞國旗,朝天鳴槍慶祝俄羅斯承認該國獨立。
南奧塞梯人:狂歡以後一無所有?
周雲
對於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來說,昨天意味著勝利。
南奧塞梯此前曾先後三次宣布從格魯吉亞獨立,不過當時幾乎沒有人太把這當回事——即使它北麵的“好友”俄羅斯也拒絕承認。
擁有7萬人口的南奧塞梯是一個多山的地區。其首府茨欣瓦利到處是破爛不堪的公寓。自從前蘇聯解體後,南奧塞梯的經濟活動少到可以被忽略,隻有一些蘋果園、非法的毒品、軍火和假鈔交易。
但是在過去2周裏,這一切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昨天,茨欣瓦利居民鳴槍歡迎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的決定,插有俄羅斯和南奧塞梯旗幟的汽車沿街道來回行駛。
“終於”承認獨立
先是格魯吉亞、接著是俄羅斯,都紛紛向南奧塞梯派遣軍隊,使得這片麵積不大的領土成了冷戰式角力的中心。本周一,茨欣瓦利的居民們在中心廣場上收聽了來自莫斯科的廣播,得知俄羅斯杜馬投票一致通過支持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終於!俄羅斯終於承認了我們的存在,承認我們受罪了。”一名駐守在臨時國際通訊中心的41歲的南奧塞梯士兵表示。
當地的居民說,俄羅斯的這次決定和之前的軍事行動等於讓南奧塞梯得到了來自俄羅斯及其盟友庇護的永久承諾。“我想繼俄羅斯之後,我們將得到諸如塞爾維亞、敘利亞、白俄羅斯的承認。當然還有古巴。”南奧塞梯外交政策部門的分析家亞曆克賽說。
從1989年起,南奧塞梯就要求與俄羅斯境內的北奧塞梯合並。南奧塞梯的時鍾與俄羅斯保持一致,比格首都第比利斯足足早一個小時。南奧塞梯使用的貨幣也是盧布。2004年,他們直接向俄羅斯國家杜馬提出要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
對格魯吉亞政府不滿
如今,茨欣瓦利街上的行人一邊向俄羅斯表示感激,一邊向西方國家以及格魯吉亞總統薩卡什維利表示憤怒。“薩卡什維利所做的每件事都是受西方指使,這點就連小孩子都知道,”南奧塞梯外交官員表示,“西方的納稅人應該想一想他們交的稅去了哪裏。西方的武器殺了我們很多人。”
前蘇聯解體使這裏成了民族矛盾的中心。1990年,格前總統加姆薩胡爾季阿廢除地區自治製度,戰爭隨之發生,奪去了近千人的生命。格與南奧之間曾經還算友好的關係也宣告終結。
如今,這裏的許多人已經逃到了莫斯科避難。留在這裏的居民每天武裝到牙齒才敢出門。該市唯一營業的露天市場隻提供可憐巴巴的為數不多的來自俄羅斯的便宜貨。
《紐約時報》發現,如果說還有什麽產業興旺不衰的話,那就是走私了——通過連接南奧塞梯與北奧塞梯的羅基隧道。消費品從俄羅斯直接往南運到這裏,為的是逃避格魯吉亞的稅收。犯罪集團把毒品從中亞和阿富汗運到這裏。在市場裏,遊客可以輕鬆買到免稅商品,外加幾籃子海洛因甚至是AK-47步槍。
2004年,當總統薩卡什維利下令關閉市場、加固邊界檢查站時,它將南奧塞梯僅有的經濟命脈掐斷了。同時,格政府在一些村莊援助了一些建設項目——電影院、銀行、商店,這些讓對麵的南奧塞梯人垂涎不已。對許多茨欣瓦利市民而言,俄羅斯對其獨立的支持意味著“不再受格魯吉亞壓迫”。
“他們侮辱我們,嘲笑我們,”市民說,“他們說:你們是南奧塞梯人,你們是平庸的人。”
經濟完全倚賴俄羅斯
獨立後的南奧塞梯將是什麽樣的實在難以想象。格魯吉亞內政部的官員估計南奧塞梯去年95%的財政預算來自俄羅斯的援助。“無論如何,他們自己沒有經濟,他們從來都沒有。”他說,“他們不可能自行發展經濟。”
南奧塞梯政府發言人則表示,一些工廠有能力產出出口商品,雖然這些廠家的數目屈指可數。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政治副教授林肯·米切爾說,南奧塞梯離開俄羅斯的支持根本無法正常運作。“那是一個貧困的農村地區,” 米切爾說,“如果獨立,也是一個潦倒的農村。”他認為南奧塞梯對於俄羅斯來說也是有用的,至少可以擾亂格魯吉亞的經濟運行、讓其政府陷入動蕩不穩。“我不認為真的有人在乎南奧塞梯的人民,”他說,“衝突從一開始重點就不在這裏。”
但是這點恐怕是南奧塞梯的人民無法接受和相信的。當他們未獲外界承認的“總統”愛德華·科科伊特從莫斯科凱旋而歸,昂首闊步走進市中心廣場舉行慶祝活動時,老人們爭相拉著他的袖子嚎啕大哭,婦女們則把懷中的孩子遞向前去讓他親吻。他對著人群大聲喊道:“我們將成為自由的人!”
專家圓桌
“西方國家依然無法孤立俄羅斯”
哈佛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副主任 馬歇爾·戈德曼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中心主任 潘光
早報記者 吳挺
東方早報:對俄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您是否感到意外?
戈德曼:如果在幾個月前,我會有些意外,但現在不了。此時宣布這一決定,俄羅斯有多個理由:第一,它不喜歡格魯吉亞,最近的衝突已經讓它非常惱火;第二,決定支持傾向於俄羅斯的地區或者國家,譬如阿布哈茲,曾經宣稱要成為俄羅斯的一部分;第三,顯示決心,它想重新宣布超級大國的身份,希望重新恢複前蘇聯時期的大國風采,希望贏得世界的重新尊重;第四,它想借此告訴世界其他國家,要謹慎對待它,它不再是一個虛弱的大國,西方大國聚集到邊境令它非常憤怒。
俄羅斯已從重振經濟走向了政治和軍事力量的增強,它想把以前遭受的羞辱全清洗掉。想想普京上台前,在車臣,俄軍居然拿車臣武裝力量毫無辦法,直到普京上台,一切才得以控製。俄羅斯人擁有十足的自豪感,這也是為什麽普京在俄羅斯如此受歡迎的原因,他讓俄羅斯挺直了腰杆。還記得普京釣魚時大秀肌肉嗎?俄羅斯人想展示自信,在過去的10年,俄羅斯完成了了不起的轉型。
潘光:這次梅德韋傑夫會這麽快宣布承認兩個地區獨立以及他口氣如此強硬令我有些意外,不過,俄羅斯曾經表示,美國在科索沃問題上開了不好的先河。此外,就在此前一天,俄羅斯議會兩院均以全票通過支持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的決議,這為梅德韋傑夫此次表態奠定了法律基礎。俄羅斯議會全票通過的決議,如果俄羅斯總統不批準,就是有違民意,所以梅德韋傑夫宣布這一決定是理所應當的,才會如此強硬。
格魯吉亞問題觸及俄底線,北約一直對俄采取擠壓圍堵政策。俄此次強硬表態為自己占據了非常主動的位置,明確表明自己不可能在國家利益上讓步,為今後談判贏得了主動地位。
東方早報:美國會有什麽樣的反應呢?俄美關係是否會破裂?
戈德曼:這是個很有趣的問題。美國人會有什麽反應呢?肯定會認為挺丟臉的。布什政府在國內廣受批評,經濟形勢不怎麽樣,在伊拉克和阿富汗陷入泥潭不能自拔。再看看俄羅斯現在發出的強硬聲音,多少會給美國一次刺激。再說說美國大選,俄羅斯的強硬態度可能會影響美國選情,許多選民可能會考慮把票投給強硬派人物麥凱恩,讓他坐上總統寶座,帶領美國外交政策走向強硬。
美俄關係可能會出現某種程度的惡化,相互發表一些言辭強硬的聲明,或是相互指責,但戰爭可能性還是不太大。兩國關係不會降至最低點,冷戰時期是最低穀了。在很多問題上,美國都需要俄羅斯的支持,譬如反恐、伊朗和朝鮮問題等等。此前,在阿富汗等一係列問題上,美俄出現過一些合作,但從現在的情況看,兩國合作可能出現一些困難。
潘光:接下來一段時間,美俄關係會劍拔弩張,會出現僵局,但不會打起來。西方國家都會反對這一決定,發表聲明支持格領土完整。
東方早報:您是說俄羅斯借美國大選之機打這張牌?
戈德曼:可能會考慮這個因素,俄可能會考慮迫使美國選擇更強硬的麥凱恩上台,這樣在與美國的關係中占據更多的主動。麥凱恩一旦當選下屆總統,會采取更加強硬的政策,兩國在很多領域的合作將困難重重,這樣一來,俄羅斯可以把球踢到美國一邊,從中贏得主動。
東方早報:會出現新冷戰嗎?
戈德曼:我更願意說是另外一些形態的對抗和緊張關係。當然,在意識形態上,兩個大國的對抗跟冷戰時期沒有太多差別。
潘光:有點冷戰的味道,但冷戰主要指意識形態差別,而現在的情況是國家利益為上,俄羅斯認為自己的國家利益受到了空前的威脅。
東方早報:俄羅斯會否被孤立?
戈德曼:我想西方國家會想孤立它,但不可能做到。能源問題是俄羅斯非常重要的外交牌,前段時間不是有人提出驅逐俄羅斯出G8,現在也沒有了下文,就是因為俄羅斯是全世界許多國家的能源供應國,這是它的有力外交武器。
東方早報:歐盟特別是薩科齊這次似乎有些尷尬?歐洲和俄羅斯的關係會因此破裂嗎?
戈德曼:肯定很尷尬,因為薩科齊此次也想借俄格衝突展示法國的大國實力,但結果有些讓他丟麵子。
不過,作為歐盟內部幾個重要國家的能源供應國,俄羅斯與歐盟的關係是不可能斷的。譬如德國,有42%的天然氣是靠俄羅斯,俄羅斯對於歐洲的重要影響力不言而喻。
東方早報:俄羅斯的盟友會相繼承認這一獨立決議嗎?
戈德曼:問題的關鍵是誰是俄羅斯的盟友。很多國家都有自己的領土麻煩,在這個問題上表態不太合適。
當今世界,伴隨俄羅斯同歐洲經濟上的緊密連接、全球媒體的迅速成長、中國的崛起、交通越來越發達、新一代的成長、愈演愈烈的貧富差距和人們不斷變化中的態度和期望——這一切構成了同冷戰時期蘇美對峙完全不同的新景象。
今天的俄羅斯已不再是那個靠紀律和道德約束的自給自足的帝國,今天西方的也不單單隻和一個對手打交道。許多議題早已超越國界,如能源、環保、反恐、貿易、銀行及打擊黑手黨。自從柏林牆倒塌以來,這些議題日益緊密地聯係在一起。此外,西方國家還需要俄羅斯的幫助來約束伊朗。
昨天,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出人意料地簽署總統令,宣布俄羅斯承認南奧塞梯和阿布哈茲獨立。他還稱,俄羅斯並不尋求發動或是懼怕一場新冷戰,但要避免冷戰再度發生取決於西方國家。“我們不懼怕任何事情,包括麵對一場新的冷戰,”他說,“不過,我們並不想出現這樣的局麵,在目前的形勢下,一切取決於我們同伴的立場。”
據克裏姆林宮新聞局發布的消息,梅德韋傑夫已委托外交部開始與阿布哈茲和南奧塞梯就建立外交關係的事宜舉行談判,同時還將討論關於起草雙方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並按規定提交各國簽署等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