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燕咿

男人生命的最高點,就是當他抱上自己的第一個兒子的時候!?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大選,大選,大選(之四、夢想無絕期)

(2008-11-09 19:36:08) 下一個

四、夢想無絕期

自古以來有人群就得有領導人。產生領導人的方式之一是選舉。經過幾百年磨合,西方選舉製度基本體現了公平、有效。

美國三個最高機構,總統、國會、最高法院完全分立,互相製約。英國首相、加拿大總理都是國會議員,所以行政權與立法權沒有分離,但首相不僅在議會直接麵對反對黨,而且其首相職位可由同黨議員們隨時變更,受到的製約似乎更大。美國老百姓同時選總統和國會兩院議員。英加兩國則隻選國會下院議員。兩種製度哪個更公平有效?完全見仁見智。

美國大選的周期和日期是不可更改的。英國則隻有一個任期上限,具體時間由首相掌握。加拿大本來同英國一樣,但近來也立法固定了周期,但留有變化餘地。美國製度的一個後果是漫長的競選時間,難脫勞民傷財之嫌。

但大選有比選出國家領導人更深遠的意義。看看美國曆史,被普遍認為是成功的總統和失敗的總統的數目大致相當。換句話說,如果就為選出個好領導人,這種耗時耗資耗力的選舉同擲鋼蹦兒的效果差不多。之所以人們四年一次醉心於大選,是因為他們把大選當作了一次拔河比賽,一種努力把社會發展方向拉向自己理想的競爭。

英加美三國的選製都對大黨有利。每個成熟的大黨都有一套持續的政策綱領向選民推銷。選民既是選領導人,更是選政策。在英式製度下,所謂選舉宣言(manifesto)按慣例是有約束力的。反對黨議員往往會在議會當麵質詢首相:你們的 manifesto 中提到的這件事,為什麽還沒有實施?而在美國,通常隻把所謂選舉綱領(platform)的內容當作一種努力方向,沒有什麽約束力,若你說了不做,反對黨隻能暫且記下,等到秋後──下次選舉時再算賬。

在英國、加拿大我都沒有很明確的政黨傾向。以整個世界為座標,那兩個國家在世界上屬西方陣營,肯定不算“左翼”國家。但它們都有很多社會主義的因素,最明顯的是全民公費醫療。它們甚至帶有不少需要改革的社會主義的弊病。美國則不同,從很多判據看這個國家是西方國家中的最“右翼”。於是共和黨就成了世界上右翼國家中的右翼政黨。在我看來,這種政治光譜上的極端位置本身就不可取。我自然傾向於相對較溫和的民主黨。當然,這麽說過於簡單化,我隻是不想在這篇散文裏討論政策細節。

布萊爾和布什是國際事務上的“鐵哥兒們”。但具有諷刺性的是,布萊爾的工黨明確把社會主義列入黨綱;布什的共和黨則把社會主義當作洪水猛獸。美國大選期間,社會主義這個詞一再被共和黨陣營拿來當帽子扣人,同中國當年動不動爭論姓“社”還是姓“資”的做法何其相似。

由於前麵說過的原因,美國之外的人們如果有機會參加美國大選,共和黨會輸得很慘。指出這一點往往令不少美國人反感。憑什麽美國人要在乎外國人怎麽想?難道不是美國人自己最清楚什麽樣的政策適用美國嗎?反問的很有道理。但事情還有另外一麵,世界的大勢是趨同,就算中國人與美國人差別還太大,那英國加拿大戰略上是美國盟國,文化上幾乎“同文同種”,他們的經驗和思路會不會帶來一點點啟示呢?為什麽美國人非要坐井觀天呢?就因為你的井比較大?再說了,美國總統據說是自由世界的領袖,美國據說還要為世界民主指引方向,那些被“領導”被“指引”的人們的想法是不是也應該多少被參考一下,才接近民主的本意呢?

人類曆史離不開競爭,從最野蠻的競爭──戰爭,到最優美的競爭──體育。政治選舉也是一種競爭,比戰爭更文明,比體育更重要。選舉的勝者方有資格掌握行船方向,負者再不滿意也還得坐在同一條船上。一次次大選此起彼伏,你方唱罷我登場,看上去無頭無緒。但曆史的大船確實在前進。從十三個在議會沒有代表的殖民地,到二百多年無缺環的聯邦大選係列;從當初黑人在統計上隻算“五分之三個人”,到黑人當選總統,美國走過了一條怎樣漫長的道路!

美國人愛說美國夢,英國人加拿大人也有夢,世界上人人有夢。夢的內容無非是更自由平等、更富有充實、更和平和諧。四年一度的奧運會是用浪漫的方式演繹夢想。大約四年一度的政治選舉可以算是用具體的操作來追求夢想。若想選擇憤世嫉俗,總是可以找到一大堆理由的。但我們也有更多的理由選擇繼續夢想,讓夢想逐步成真。Yes,we can。

(2008年11月9日完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