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四月同題詩會後麵的話 |
四月詩會雖開場稍遲,由於詩友們熱情捧場,更由於晴雲主持人明星般的表現,終得圓滿結束。回顧以往各次詩會,主持人評詩的角度各有側重。比如黃衫強調“意象”,小金突出“虛化”。本屆詩會上晴雲的評講則是從一個基本的問題出發的:“我們為什麽寫詩?”,這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實際上詩壇乃至我們每一個詩友都是多元的。有時候寫詩就是為了湊個熱鬧甚至開個玩笑,當然不必板起臉來談理論。但是既然有詩友讀到了這裏,說明大家有時候還是有比較認真的目的的。於是我摘抄一遍晴雲的回答: “詩可以寫得不好,但是態度卻一定要認真。因為詩是從心靈裏自然流淌出來的,是屬於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一個人也許作不到對沉寂在自己心中的所有影象都作出清楚完整的解釋,但具有表述這些影象的機會。詩就是這樣一個機會。作為一種表述的語言,詩是最簡潔和最美麗的。”“一首好詩會激起無數心靈的共鳴,會讓讀的人跟隨你的心靈節拍起舞。這樣眾多的心靈就會在同一個藍天下敞開心窗,分享喜樂和憂傷。” 那麽基於這樣的目的,我們怎樣才能寫好詩?規則技巧書上有的是,前麵各位主持也介紹過很多經驗。輪不到我這個初學者來談。但另有一些東西,我原以為是理所應當不言而喻的,但卻意外地發現並未得到普遍的理解和遵守。這裏忍不住趁機表達一下。 我以為好詩的第一要旨是“真”。近代詞人況蕙風曾說:“‘真’字是詞骨。情真,景真,所作必佳。”這裏的說法當然適用於所有詩詞。寫詩的題目應當有所選擇,隻寫自己真有感覺的題目。寫作的過程應當投入,讓真實的感情或見聞或思想流淌出來凝結成詩。若想打動別人,要首先感動自己。舉個例子說,我沒遊過泰山,但能不能寫出遊泰山的詩呢?當然能,找別人泰山遊記翻翻就行了。但我不應當寫,因為我沒有真實的體驗,寫出來一定沒有真情,等於是整理別人的思路,象個高級秘書或翻譯,寫不成好詩。古代科舉考試金榜題名者的詩好不好?我以為不可能好,否則為什麽無人傳誦?因為以那種寫詩的目的心態,絕不可能做到“真”。“真”了也就考不上。再舉一例,古人說“家書抵萬金”,這當然是真情好句,字字含血淚。當時從中原到邊遠地方走一趟要幾個月,除了家書再無其它聯係方式。但如果今人在電腦網絡上敲出個類似的句子,那就叫“矯情”,可以說基本上是造垃圾。隻有求“真”才能見個性;隻有見個性,才能從每天眾多的詩作裏脫穎而出。 好詩的第二個要旨應當是“新”。我這裏的“新”不是好高騖遠去搞什麽革新,而是指在具體寫作過程中要有一種求新的心態。有一句老話叫作“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能吟”。這句話有其道理,同時也害人不淺。以熟讀三百首來起步,而不注重培養其它基礎,往往脫不了前人機杼,一下筆不是用了成句,就是落了習套,最高境界也不過是寫的詩混進唐詩裏讓別人挑不出來。可“全唐詩”已有五萬首,你費盡心機再加進一二首又有什麽意義呢?當然,對有人徹底仿古的愛好也應尊重,但那不應是格律詩創作的主流。生活之樹常青,從唐朝到現在都是如此,為什麽唐人可以直接從生活中創造詩意,而我們隻能把他們已創造的詩意拿來排列組合?此外,化用前人詩句最好也以出新意為目的,除非你是做遊戲。不錯,唐詩的句子很多被直接化入宋詞。但北宋的時代詩與音樂已分家,而詞還沒有,估計當時填詞的人都知道怎麽唱這個詞牌。所以那時詩與詞的關係可以類同於今天詩詞與流行歌曲的關係。化用詩句入詞在當時是很有意義的移植。今天就完全不同了。創新是文學藝術的生命,舊體詩不能因為沾了個“舊”字就例外。 好詩的第三個要旨我想應是“美”。這是前兩條的必要補充,否則什麽“下半身”流派也可以登堂入室了。詩詞作為一門藝術,其首要功能當是審美愉悅。我以為詩的美在基本層麵上應包含音韻之美、意象之美、情趣之美。真正的好詩當三者兼備。關於音韻之美,這裏想順便重複一下平水韻的問題。批評平水韻的人實際上有兩種相反情形。一類是嫌平水韻太嚴,如“心”和“新”居然不能通押;另一類恰恰是嫌平水韻太寬,居然把讀音不相幹的“思”“醫”“悲”放一塊,念起來一點押韻的美感也沒有。這後一類人實際上追求的是音韻的完美,而這不正是當年近體詩形成的初衷嗎?捍衛平水韻的人說詩詞不一定要念出聲來欣賞。假如接受這種說法,那麽所有遵守平仄押韻以達到音韻美的努力豈不成了無用功?如果實在不想改動傳統,不妨提高標準,寫詩時同時兼顧舊韻新音。再談意象之美,這方麵沒多少爭議。按黃衫的理論,一首詩沒有一個具體的意象,就象一幅畫隻有顏色一樣,是不成功的。但不是所有的意象都適於入詩,需要設一個審美限製。毛澤東不受這種限製,因為他是主席,別人不得不捧場。各位詩友在當上主席之前還是不要嚐試為好。小金說過好的詩隻粗粗一看就能感到詩意,大概也與美的意象有關。至於情趣之美,其實也簡單,無論是那一種情緒,喜怒哀愁愛情親情閑情豪情,都有俗的表現方法,人人都會,也有雅的表現方法,隻有詩人才會。千萬不要簡單地把俗的方法搬進詩,湊對了平仄就以為在作詩。王國維說過:“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 唯真、唯新、唯美這三條不是什麽理論,隻是我直覺上相信的好詩的最基本的條件。當然還有其它更高的要求,那些可以留給專家去闡述。 詩壇自開同題詩會以來,先有英玫雙落,化飛雪漫天;繼有山人收網,開過年盛宴。二月金黃,引奇遇無數;三月亦佳,迎春色滿園。四月“晴天”一場,煥發蓬勃“生”氣。還祝詩友們五月“仔細”寫作,共建別樣“家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