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老吳

友風子雨,明月入懷。
個人資料
吳友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口罩

(2022-07-21 07:46:43) 下一個

本文刊登於1月19日世界日報,時間已經過了半年,那時在公共場所不戴口罩是不行的。現在戴不戴口罩已經不太重要了,希望新冠大流行永遠成為過去式,再也不必天天把口罩掛在嘴上。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4/6033345from=wj_catelistnews 

   最近奧米克戎變種病毒傳播很快,政府尊囑人們出門要戴醫用口罩,而不要戴布口罩或者紙口罩。說實在的,現在的口罩種類太多,什麽是醫用口罩我還不是很明白。但我知道有一種醫用口罩,它的四個角有四條布帶子,佩戴時要係住帶子比較麻煩,不像一般口罩隻有兩條橡皮繩帶束住耳朵,我的牙醫和眼科醫生都是戴這種口罩。

      2020年三月疫情剛剛開始的時候,人們連紙口罩都買不到,更何況說這種醫用口罩了,而我的朋友卻送了我十幾張這種醫用外科口罩。記得第一次使用的時候,是去殯儀館靈堂參加一位去世加朋友的告別儀式,我把口罩的下麵兩條布帶子係在脖子後麵,上麵的兩條帶子係在耳朵後麵,可是係在脖子後麵的帶子覺得太緊,想鬆一下,不料已經打了死結,很著急,隻有請身邊的朋友為我打開死結。

       那時疫情剛剛爆發,人們非常緊張,靈堂上參加告別儀式的人們都遠遠地坐在最後幾排,個個把臉捂得緊緊的,我要把口罩節子打開的話,可能就要有幾秒鐘要麵對病毒的氣溶膠,但沒有辦法,隻能勇敢麵對了。

      回家後那兩個星期我都非常擔心,是否在殯儀館被感染了?幾天之後,政府就宣布殯儀館隻能在網絡上舉辦告別儀式,好我也沒事。其實這種口罩打開死結不難,隻要把口罩轉到前麵,眼睛看得到死結,很容易打開。

      記得當時政府衛生部門要求人們把醫用口罩留給醫護人員,有一次我去診所看家庭醫生的時候,人們看到我戴這種外科口罩就很詫異,因為所有的醫務人員帶的還是一般的口罩,弄得我有點不自在。其實我不喜歡這種口罩,隻是用了幾次就不用了,留下七八個放在家裏,最近出門又要戴醫用口罩了,於是我又想起了它們,但卻找不到了。

       現在我家裏口罩很多,有我買來的布口罩,紙口罩,還有兒子買來的N95口罩。因為我很少外出,即使外出,也隻是去買菜或者拿藥,很少在公共室內場所呆上20分鐘的,所以,我的口罩都要用幾次才扔掉。我還喜歡用洗過的口罩,因為洗過,橡皮繩更緊致,束起來更貼實,可以戴兩張口罩,裏麵是新的,外麵是舊的,即不浪費舊口罩,又增強了防護。

      疫情中人們對口罩也是情有獨鐘,有很多人隻是用圍巾把口捂住,而我的太太卻喜歡用她自己做的布口罩,但她卻在實體店買不到橡膠繩,要我不要扔掉口罩,把我的舊口罩的兩條橡膠繩取下使用。妻子的業餘愛好就是裁縫,一些簡單的衣褲就是她做的,她做布口罩看似簡單,做起來不易,很少人會想象到,現在連橡膠繩都沒有地方買。

      疫情期間,沒的買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以前最沒有想到的口罩,現在卻成為了出門必備之首要。盼望今年疫情能了解,把這討厭的口罩早日扔掉。

 

 最近博文;

我的小學同學和同學會

(2/5322 reads)2022-07-18 07:10:44

從海華藝術節說起

(0/958 reads)2022-07-16 03:29:12

七十歲的情懷

(11/3651 reads)2022-07-14 07:09:23

理髮

(12/2246 reads)2022-07-12 00:36:00

我的乒乓情懷

(8/1973 reads)2022-05-19 09:52:18

砍伐後院百年大鬆樹

(18/4309 reads)2022-03-13 11:48:42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吳友明 回複 悄悄話 謝謝海風,知遇文城!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哈,咱倆有緣,“文字中奇遇父親”遇到了“口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