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
2017 (117)
2025 (1)
在筆會手機聊天群裏,有位年輕女子回我的話時,是這樣寫的:「老前輩好,歡迎光臨。」本來很輕鬆的感覺,看到這樣的稱呼,整個心都沈了下去。
說句實在話,我雖然知道自己已經70歲了,但是不覺自己很老,老到成為「前輩」。我在美國乒協的乒乓球積分接近1900分,一周三次打乒乓球,每次可以連續打兩個半小時。我經常在跑步機上跑步,不消耗四五百卡路裏不罷休,我還可以開車到處跑。
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雖然我的身體檢查大都正常,但是必須吃藥控製血壓和血脂,好在年紀雖然越大,藥量一直沒有增加,這就很不錯了。還有,視力越來越差,上網寫字一定要戴老花鏡。精力也越來越差,再也不敢熬夜,就像一部老汽車必須經常維修才能啟動,而且不敢開太快。
和生活中的朋友在一起,沒有人叫我「老前輩」,倒是有的叫我「老師」。開始教我「老師」的是網絡的朋友,我知道「老師」是筆友互相問候的常用語,沒有輩分,我聽了好心情,我真的不敢當「前輩」。
因為我在家裏排行「老三」,生活中的朋友就叫我的昵稱「三哥」,後來連訓練館裏的大人小孩都叫我「三哥」。哇噻,讓我感到自己還是豆蔻年華呢?但從年齡上看,我是他們的前輩,我想不承認自己老,也不行。
在手機聊天群裏,老朋友每天都會光臨,最喜歡談的是如何養生保健,延年益壽,誰都有自己的一套活法,都想和別人分享,還有很多轉載的消息,不是「驚人發現」、「難得一見」,就是「不看一定後悔」的寶貴經驗。大家都健健康康的最好,希望20年後還能再相會。
其實我的老朋友們都是70上下的人了,已經是快落日的夕陽了。很多人是入了群才想起他是誰?在我的初中同學群裏,每個人都很浪漫,充滿童心和愛心,那問候語怎麽說來:一寒一暖問平安,一字一句暖心房;一路走來,一路回望,老同學老朋友,終生難忘;但願時光不老,友情地久天長。這些看起來老調重彈的「雞湯」,年輕人都不屑的東西,最使老同學念念不忘。其實老同學都懂得的,不寫這些東西寫什麽呢?寫了,就是表示自己的一種熱愛生命的情懷,這種情懷可以天天享有,很富有,不稀罕,「人生70古來稀」的情懷,在他們心裏,已經作古了。
本文2022年1月8日刊登於世界日報家園版
https://www.worldjournal.com/wj/story/121252/6011266?from=wj_catelistnews
這是杜牧在揚州期間,寫下了這首詩贈給一位歌女。詩中用早春二月初樹梢上含苞待放的豆蔻花,來比喻十三歲的少女。因此,豆蔻後來就被用來專以形容十三、四歲的年輕美少女。
年齡隻是個數字,人群中有的人60歲的總體健康指標可能與70歲的總體健康指標差不多。至於個體能力,相近年齡也可以差出很多。
我們很幸運,現在的人長壽多了。雖然100歲的人社會也不指望他/她做什麽,但他/她仍然可以活著,並且過著相當不錯的生活,比如楊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