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老吳

友風子雨,明月入懷。
個人資料
吳友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陳依範和他的《美國華人史》(七):皇朝的叛逆者

(2019-08-30 21:27:04) 下一個

陳依範和他的《美國華人史》(七):

    在這本書的第一章裏,介紹16世紀到達南北美洲的是驚人的,他們被視為皇朝的“叛逆者”。1712年,有一道皇帝逾旨,要求外國政府要把這些逃離國境這遣返,處於死刑。雍正皇帝在1729年頒布的一項敕令:

    在海外做生意的人通常都是不良分子......。如果讓他們自由來往,他們的人數一定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這些人,為了一己利益,寧願拋棄祖國,是不應寄於同情的。我們對他們定下一個日期。如果他們在這個日期不回來的話,他們就永遠不能回來。

    也許你會問:這不像清朝皇帝的文疏筆奏。是的!陳依範這段話的來源是《皇朝通典》(Comprehensive Institutes of Ch’ing Dynasty),載於卓啟楊(Zo Kil Young)《華人移民史1850-1880》。可見,這段話的來源是Comprehensive Institutes of Ch’ing Dynasty的英譯中,所以和古代的奏折文風完全不同。

     這也讓我們想起這位卓啟楊,他是誰?網絡上根本沒有這個人的信息,更沒有他寫的《華人移民史1850-1880》這本書的信息。卓啟楊是比陳依範更早寫美國華人史的作家,遺憾的是他幾乎不為人所知,他的名字更應該載入華人曆史的史冊。

    《皇朝通典》書名,或稱《清朝通典》。乾隆三十二年(1767)奉敕撰。共一百卷,記事起於清初,止於乾隆五十年。可見在美國肯定有很多被翻譯成英文的中國典籍,這也說明中國古代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足以讓不同語言的國家借鑒。

    這些皇朝的“叛逆者”,恰恰是淘金潮的勇士。

    以前看過一些淘金潮(又稱淘金熱;英語:Gold Rush)的故事,但是隻是一鱗半爪,在這本書裏,也沒有詳細的介紹,比如說是誰發現加利福尼亞河流可以找到黃金?這本書隻是寫一個摩門教長老布朗門把在薩克拉門托東北部發現黃金的消息告訴大家,但是布朗門到底是聽說的?還是自己發現的?我們不知道。我搜索了網絡,找到一篇百年前華人淘金者的血與淚,裏麵介紹:1848年舊金山的一名木匠在Sacremento Valley推動水車的水流中發現黃金,引發全世界的淘金熱。

      陳依範在第一章裏寫道,在1848年的時候,中國人已經和加利福尼亞建立了聯係,加利福尼亞河流可以找到黃金的消息早就傳到了中國。但是中國人已經和加利福尼亞是用什麽聯係渠道呢?原來(同①),“1848年二月,也就是加州發現金礦消息傳出的第二個月,兩名中國男子及一名女子乘坐美國鷹號 (American Eagle) 海輪,從廣州(Canton) 橫渡大洋抵達加州的三藩市,成為最早登陸並留居在“金山” 的華裔移民。”因為大量華人湧入,華人將這個淘金之地叫“金山”,為區別於澳大利亞新發現的金礦引起的淘金熱,遂稱舊金山。

     美國城市的中文翻譯,幾乎都是音譯,唯獨San Francisco沒有英譯,不隻是華人稱San Francisco為舊金山,就是美國人也會說中文“舊金山”。可見淘金的華人之多,影響之大。在那時,乘積在小河裏的沙金,是很容易被發現的。很多人很快就變成富翁。又把消息傳回中國,有勇氣的華人,隻要偷渡到港澳,就脫離了皇朝的轄區,可以到加利福尼亞。

    其實,華人不止是來加州淘金,也是來尋求知識的。比如容閎,“他是一個為了使中國現代化(而不是為了淘金)而來到美國來尋求知識的許多中國留學生中的第一個。”最初兩年到美國的華人,大多數是商人和技工。這就是美國華人移民的先驅。

     值得令人敬佩的是,陳依範不隻是寫華人到美國的原因,也寫了歐美人到美國的原 因。他說,在十九世紀中期,歐洲和中國南部,都處於嚴重的經濟和政治困境中,而美國被認為是一個充滿自由,可以發展的地方,從英國來的移民,大多是為了逃避英國的暴君的苛政,並非隻是尋求宗教信仰的自由。他們的擺脫饑餓和苛政的願望,是更為強烈的。

     我們讀曆史,會從作者的文字中感受到一種對曆史和人性的深層分析,獲益匪淺。那時的中國人為了擺脫封建專製的統治,逃出家園,成為皇朝的“叛逆者”,他們後來卻成為真正的叛逆者,“他們把民主的革命意識傳到中國,支持國內的革命家努力建設一個能夠保護他們國內外權益和實行現代民主製度的中國政府,他們的行動,終於推翻了滿清政府。“

     曆史在前進,什麽是”現代民主製度”?”現代民主製度“是否適合當今的中國?我們可以從陳依範和他的這本書裏得到一些啟示的。

最近博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吳友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露得' 的評論 : 謝謝!我是要寫一些實實在在的東西。
現在網絡發達,看一本書可以即刻參考很多與之有關的信息,幫助自己比較和取舍。
露得 回複 悄悄話 漲知識了!寫得好用心。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