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老吳

友風子雨,明月入懷。
個人資料
吳友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蘋婆樹和黃皮果

(2019-08-12 06:33:23) 下一個

    在我從小生活的教堂裏,圍繞聖殿的周圍,種有6棵果樹:兩棵龍眼,兩個平婆樹,還有兩棵“黃段”。這些樹都是老樹,樹幹要兩人合抱。這6棵樹究竟有多老?沒有時間考證,除了剩下一棵平婆樹之外,其他五棵樹是如何消失的?暫且不表。

     龍眼大家都知道,這裏就不介紹了, 先介紹平婆樹。

     蘋婆樹的閩南話叫“梨杷果”,在閩南很稀少,在我們的小鎮除了教堂的兩棵“梨杷果”之外,還有兩三棵是在小巷子裏麵的住家,非常貴氣(閩南話珍貴的意思)。你明明是走在一條非常狹窄的小巷,進入一個小木門之後,忽然就出現一大片的果園,裏麵就有一棵“梨杷果”,還有木瓜和其他果樹,四季長青,如上帝的伊甸園,真是奇妙!

    蘋婆樹的葉子比人的手掌還大,夏天結果,熟時開裂,內有球形種子1~5粒,黑褐色富光澤有黏性,種仁色如蛋黃。

每當蘋婆樹熟透的時候,我們就要吃香了,用竹杠套一個鉤子,在樹下鉤住果子,把皮撥開,裏麵的果實煮熟才能吃,味似栗子。我們吃不完,就送一些給鄰居的朋友。後來我才知道,它是常綠喬木,原產廣東,夏天結果,熟時開裂,內有球形種子1~5粒,可烘炒食用,味似栗子。果核仁可熱炒,也可悶煮,黃色果實鬆軟香涎,含澱粉、蛋白質和脂肪,用來爌豬肉是一道佳餚。 

教堂裏還有兩棵我說不出名字的果樹,閩南話稱為“黃段“,“黃段”比“梨杷果”更少見,在石碼,隻有教堂這兩棵。它們的果樹和龍眼一樣大小,果實外觀也和龍眼一樣。但龍眼的皮是黃色的,殼是硬的,“黃段”的皮也是黃色的,但卻是柔軟的,還有點透明。龍眼的味道很甜,“黃段”不像龍眼那樣甜,但是比龍眼多了一點甘香。後來我走遍閩南,再也看不到這種水果。

 每當龍眼、“梨杷果”和“黃段”成熟的時候,鄰居的孩子就經常到裏麵偷摘果子,常常是爬到樹上才被發現。那些果樹都有兩三層樓高,有時樹上已經沒有幾個果子了,那些調皮的孩子敢爬到樹的頂端采摘。我的父親常常對樹上的孩子說,小心啊!他擔心孩子的安全,但是那些敢爬上樹的孩子根本不當一回事,還對著我老爸嘻嘻笑。為了怕孩子出事,沒有教會活動的時候,有時教堂的大門就關閉,客人走小巷子從後門進來,但是孩子們還是會偷跑進來。因為門口大門的插銷有時不牢,聰明的孩子知道怎樣打開。教堂的牆隻有2米高,有的甚至爬牆過來。有時我看到孩子偷跑進來,總是很生氣把孩子趕跑,那些孩子看到牧師的兒子來了,也拔腿逃跑。現在想起來那時我很缺乏愛心,果子是上帝的,你可以享用,為什麽其他孩子不可以?牧師的兒子有特權嗎?

平婆果和“黃段”都是很稀有,我們漳州是水果之鄉,卻從來沒有看到什麽地方種植它們,教堂裏僅有的這幾棵果樹也隨著歲月生老病死。在六十年代的一次台風中,教堂裏的一棵平婆果被吹倒,還有一棵至今還在,成為龍海市石碼鎮唯一的一棵“梨杷果”,是全市的重點保護樹種。其他的一棵龍眼樹和“黃段”也在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消失,細節我不清楚。還有一棵龍眼樹是因為樹丫太高,破壞了聖殿屋頂的瓦片,教會在六十年代請人砍掉。

所以,教堂裏的6棵樹,一棵被台風刮倒,一棵因為屋頂安全砍掉。三棵是在文革中消失的,因為那時我們下鄉,不知道如何消失?但是仔細想一想,文革中多少人不明不白地消失了?更不用說樹的消失。

據說平婆果已經成為頻危的樹種。關於“平婆果”的稱呼,我們是在前幾年才知道的,有位教會弟兄前幾年不知在網絡什麽地方才查到它的名稱,那時在石碼,沒有人知道它叫平婆果,但是人人都知道“梨杷果”。你現在去問現在的石碼人,什麽是平婆果?沒有幾個人會知道。什麽是“梨杷果”?很多年輕人都不知道,除非他們去過這間教堂。

至於“黃段”,我這幾十年幾乎都沒有看到,閩南大地還有“黃段”嗎?可能屈指可數,用“黃色的段子”抖音卻常常聽到。

有時我想不明白,在我們的水果之鄉,為什麽“梨杷果”和“黃段”都是前輩種下的?現在幾乎沒有聽說過誰在種植。很多人對平婆果很陌生,但是大家都丹鳳眼不陌生吧,平婆果因為極像女子的丹鳳眼,固有丹鳳果之稱,掌葉蘋婆開花時火紅艷麗,樹蔭遼闊,樹上掛著數不盡的“ 丹鳳眼”。丹鳳果不僅好吃,還好看。不知為什麽現在的人都不青睞?

教堂的三棵樹在文革中消失,有多少閩南城鎮的樹也是這樣消失 ,不過是在文革之後。千年古城閩南重鎮漳州的很多樹都是在新世紀開始之後被被砍掉的。2005年我回漳州,看到新華東整片騎樓街區都被拆遷了, 這些騎樓街區還有不少是文物建築,比如落花生的作者許地山的舊居也隻剩下瓦礫廢墟。這些騎樓都是應該保留下來的古城代表性建築,不知道那時的政府是怎樣下得了狠手?把幾乎所有的舊城區拆遷重建,很多樹也遭殃了。現在漳州的古城區,僅僅剩下幾條看得見的街道,更不用說那些原來枝葉茂盛的老樹了。15年前是誰毀了漳州古城?沒有人回答你,隻能從那些消失的樹蔭來想象它們的過去。

記憶中的南昌路,龍眼樹冠形如蓋,掛果時節,滿樹“驪珠”,是遠近聞名的“龍眼街”;記憶中的瑞京路,米蘭樹枝葉濃密,幽香彌漫,滿街芬芳,雅稱“米蘭 街”。如今在這兩條街上,取而代之的是七、八層樓房的高樓大廈。一樓是商店門麵,樓上就是居民住宅樓,如果不是看路牌,你根本就不知道這就是原來的南昌路 和瑞金路。往日迷人的南國小街風光不再,那長須垂地,樹冠似擎天大傘的古榕樹又在哪裏?據統計,舊城改造以來,漳州市已有4處市級以上文物單位被毀,70%的古街民居被夷為平地。許地山故居被拆除隻是眾多文物被破壞的一個縮影。

記憶中的“ 丹鳳眼”還可尋覓,記憶中的“黃段”在哪裏?解不開的謎!但肯定和黃色的段子無關嗎?未必!是不是因為名稱不雅的原因在文革掃黃中被砍掉?文革中有什麽事不可能發生呢?

有關漳州古城區被破壞的博文:

許地山故居遭毀文化名城豈能如此“開發”? - 華夏經緯網

下圖是教堂裏剩下的最後一棵平婆樹:

最近博文:

[ 打印 ]
閱讀 ()評論 (8)
評論
酒後真言 回複 悄悄話 童年的記憶,平婆果,兒時住的院子裏有一棵平婆樹,果象蛋黃,好吃!
時下廣州還有許多樹在中山醫學院內:)
吳友明 回複 悄悄話 這篇文章拷貝在這裏,否則的話恐怕以後找不到了:

許地山故居遭毀 文化名城豈能如此“開發”?
07/29/2003/10:21
華夏經緯網

盡管國家《文物保護法》明文規定,在城市發展建設時,對曆史史跡、文物、古建築應加以保護,但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的許地山故居,卻依然得不到家鄉人的"善待",在經過近三年的苦苦掙紮後,還是被舊城改造的推土機無情地蠶食了。記者曾三到漳州,親眼目睹了許地山故居被開發商毀滅的經過。   

  位於福建省漳州市薌城區新華東路管厝巷的許地山故居,是現代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愛國學者許地山早年隨父居住地。據《漳州文物誌》記載,許地山故居建於1911年,占地800平方米,為二層磚木結構住房,門前有小院。由於許地山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地位,這裏成為許多文人墨客懷古之地。1988年6月被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2000年7月,記者在漳州市采訪時得知,許地山故居正麵臨被開發商拆除的命運。記者隨即與市文物管理部門的領導趕到許地山故居所在的漳州管厝巷,但見掩映在眾多古民居中的許地山故居十分醒目,帶有庭院的兩層樓的古屋雖然有些破舊,但還完整地保留著原有的風貌。當時,為了保護該文物建築,漳州市文物管理處的工作人員正與開發商進行頑強的"狙擊戰",省內外新聞媒體也連篇累牘地發表文章,為保留許地山故居呼籲。   

  然而,這一切並不能阻止開發商的腳步。2001年5月,記者第二次來到漳州管厝巷時看到,許地山故居已被開發商夷為平地,故居所在地瓦礫遍地,小院內原豎立的市級文物保護標誌也不知去向,在一片廢墟中,隻有文物保護標誌的基座殘留孤獨地立在那裏。市文物局負責人心痛地告訴記者,開發商早在2000年前就已和市裏簽定了開發合同,不願更改。在市政府有關領導出麵協調下,開發商答應另選一塊地按原貌重建許地山故居,同時要求文物管理部門進行了細致的測繪,做好了一切準備工作。   

  事隔一年多,記者日前第三次來到許地山故居所在地,這裏已是高樓林立,昔日的管厝巷連同許地山故居早已被現代高樓所取代,而開發商所說的按原貌重建的許地山故居至今卻不見蹤影。   

  漳州是國務院公布的第二批國家曆史文化名城,文物古跡眾多。擁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7處(含11個點),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1處,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700多處。然而,隨著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文物古跡被破壞的現象也日益突出。據統計,舊城改造以來,漳州市已有4處市級以上文物單位被毀,70%的古街民居被夷為平地。許地山故居被拆除隻是眾多文物被破壞的一個縮影。   

  福建省有關人士認為,出現這類情況,一方麵暴露出《文物保護法》《城市規劃法》等法律法規在執行方麵的缺陷和不力,更表現出一些地方領導的短視行為和開發商對文物古跡缺乏保護意識。這個問題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新華網)


  
吳友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風亂翻書' 的評論 : 我查了:黃皮(學名:Clausena lansium),(英文名稱:Chinese Wampi、 Wampi,、Punctate Wampee,、Wampee)[2],別稱黃彈、黃彈子、黃段、黃皮子、黃皮果、黃皮葉、毛黃皮、果子黃 、油梅及油皮等[1][2],為芸香科黃皮屬植物[2],為常綠小喬木,高5至10米。黃皮的果實中含有多種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及豐富的氨基酸,是熱帶及亞熱帶地區一種水果[3]。
沒錯!黃段就是黃皮果,真想不到,這一輩子叫不出本名的果樹之謎解開了!文學城真是一部百科全書啊!非常感謝!
風亂翻書 回複 悄悄話 謝謝你的好文章, 多少人事多少物事消失在風裏!
你說的“黃段”,應該是黃皮果,
https://zh.wikipedia.org/wiki/黃皮
現在黃皮真是時節.
吳友明 回複 悄悄話 台灣人說平婆樹的故事:
https://www.newsmarket.com.tw/blog/37231/
吳友明 回複 悄悄話 此物酷似鳳眼而出名,目前還沒有人種植,被國家列為瀕危物種。

https://kknews.cc/agriculture/ga66e9.html
吳友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小溪姐姐' 的評論 : 平婆樹已經成為一代人的記憶,不知為何現在很少人種植?可能是產量不高吧?
小溪姐姐 回複 悄悄話 溫馨又些許傷感的回憶,祝願教堂裏剩下的最後一棵平婆樹枝繁葉茂,傳承下去。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