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1)
2017 (117)
2025 (1)
文革開始那兩年,我在中國大陸讀初中,還沒有下鄉。因為我的毛筆字寫得工整漂亮,經常抄寫我們學生組織的大字報。文革的特點就是運動多,展覽會多,滿城都是革命標語和大字報。你的字寫得好,就有可能被當寫毛筆字的搶手,大約就是現在說的“寫手”。有時看街道上的大字報,就知道是誰寫的。
文革造就了很多“寫手”,有的後來成為書法家,畫家,都是靠文革這隻毛筆開始的。我的毛筆字隻能是抄寫大字報,根本談不上藝術水平,但是總是和“寫手”打個擦邊球吧。
1969年我去土樓山區上山下鄉,生產隊辦革命大批判專欄,都是出自我的筆下。別人幹活,我在隊裏寫字,不必一身汗水一身泥巴,覺得很開心。雖然這種機會很少,但是記憶卻很深刻,覺得天生我材必有用。1975年,全縣搞農業學大寨規劃,我又被借調到大隊當了半個月的“寫手”。不僅是寫,還要設計宏圖,要爬山越嶺到各個山頭看地盤,難度很大。
1975年我到一個水電工地,負責一個民工排幾十人的隧洞出碴工作,出碴就是隧洞爆破之後把石塊運出來,非常危險,常常發現未爆炸的雷管。我們三班倒幹活,我又要身先士卒,回家後大家在休息,我還要出版民工大隊的宣傳欄。大隊領導要我業餘時間加班加點完成,有時一天隻睡三四個小時,常常累得回到宿舍不想洗澡倒頭就入睡。這“寫手”實在太累人了,好在身體沒有被拖垮。
水電工地任務結束後,我回到公社負責文化站工作,成了專業編製的“寫手”。刻鋼板,抄寫文件,布置會場,出宣傳欄,什麽事都幹。我可以把一張張一米高的紅紙先貼在牆上成一排,然後用大排筆寫大字,一張紙就寫一字,寫出來的字在百米之外都能看到,和印刷體幾乎無異。最容易寫的是方形筆畫的黑體字,一筆就可以完成,不必像仿宋體那樣起筆和落筆成傾斜形。公社領導部門很多,有黨委會,革委會,武裝部,共青團,婦聯,每個部門都自己寫材料,常常是幾個部門的領導同時要我替他們抄寫文件,有的是刻印,更多的是在紙張下麵放藍色的複寫紙,寫一張可以複寫兩三張,下筆要更使力,不然的話下麵的紙字跡看不清楚,真正的“力透紙背”。我常常一天抄寫十幾個小時,手都僵硬了,不能伸直。文化站是歸辦公室管的,我也常常在辦公室值班,辦公室有主任、副主任和幹事,天天收到縣裏的電話,要這個數字那個數字,造林多少畝?插秧多少畝?畝產多少斤?沒完沒了的數字。幹部們接到電話之後,往往是看著天花板,就想出一個數字匯報。公社領導幹部常常到縣裏開會,接受一大堆政治任務和生產任務,回來之後開會傳達一下。一陣風過去了,數字任務完成了,總結報告寫出來了,其實實際工作做不了幾成,有的根本就沒做。那個年代,寫出來的是文革八股文廢話,也造就了一大批寫八股文廢話的寫手,我就是其一。因為那種文風必須注意到很多細節,邊邊角角溝溝坎坎都不能疏忽,否則的話會被人抓辮子。習慣成自然,所以直到現在我還不時寫廢話。
文革結束之後,我也在一家企業當過一陣子專業“寫手”,那時文革遺風尚在,宣傳欄林立,大事小事都上報爛。有的企事業單位不止有專業寫手,還有專業美工,有事沒事就畫一張宣傳畫貼在工廠的大門口。後來我到一家大企業工作,在企業行政和工會崗位上,少不了寫文章發在廠報。企業定期做宣傳板報評比,年終表彰發獎品,如汗衫、提包、電子鍾,我現在家裏還有那時受表彰的巴掌大的電子鍾。
80年代中期,每家工廠都要寫廠史,市工業局開會反複強調,但是很多企業寫不出來。寫廠史難度比較大,我們單位是由一位辦公室副主任寫,因為他剛好去工業局開會,這個任務就掉在他身上了,最後這個廠史也沒有寫出來。那時廠領導最怕到市裏開會,誰開會誰領任務回來,推來推去最後開會的人要做。
現在的寫手太多了,人們常說寫東西的人比讀的人還多,當寫手太容易了。寫好寫壞有時都不是一回事,我自己寫的博客,有時錯字病句還沒有改過來就習慣發出去,常常是等別人指正才來修改,所以說人貴有自知之明,不要以為自己有多大能耐,不就是寫手嗎?會寫的人都有一手。
最近博文:
吳博主經曆豐富文筆樸素, 毛筆字寫到這個水平也是很有造詣了, 進來膜拜一下。
你的福建知青土樓係列, 寫的平實親切很珍貴很有可讀性, 可以學到不少知識, 讚賞!
文學城需要你這樣腳踏實地不追求虛榮的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