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雅圖老吳

友風子雨,明月入懷。
個人資料
吳友明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閩南小鎮副霍亂流行的記憶

(2019-03-14 07:00:26) 下一個

現在很少聽說副霍亂,副霍亂是一種非常嚴重的傳染病。 據網上搜索:霍亂、副霍亂是由霍亂弧菌古典生物型和艾爾托(ElTor)生物型所引起的烈性腸道傳染病。弧菌產生的腸:毒素是致病的主要因素。臨床表現輕重不一,病情 嚴重者有劇烈瀉吐、米泔樣便、大量水和電解質的迅速丟失、低容量休克、代謝性酸中毒和急性腎功能衰竭等。未經治療或治療不及時者病死率較高。發病多在夏秋季節,流行地區全年均可發生,多見於沿海、江河、水網地區。

     小時候我在閩南生活的小鎮石碼好幾次流行副霍亂,尤其以五十年代末期最盛。副霍亂流行的時候,那些患病的門戶就會被與外界隔絕,門口被畫上警戒線包圍起來。有的警戒線從街廊一直延伸到路麵,可是石碼街道就那麽一丈多遠的寬度,行人走過警戒線時,有的帶口罩,有的掩鼻子,有的小跑,怕被裏麵的人打一個噴嚏飛來的氣體傳染得病。

有的患病的門戶是街道兩側的“凹”處,警戒線就不會影響路人行走。原來石碼街道兩旁並不都是整齊的2層騎樓,有的是三五間一層的房子連在一起,但是建房的時候比騎樓退後了幾米,形成了一小片“凹”處空地,於是警戒線就在空地裏,不影響行人走過

     有的患者門戶是在“巷”、“間”或者“埕”裏,巷子常常隻有一人人走過,“間”或者“埕”是中間有像街道寬的空地,四周是房子的街區部落,警戒線是如何劃分的?至今無從想起,但可以肯定的是,患者門戶對鄰居的傳染幾乎無法避免。

    有趣的是,那些被拉上警戒線的人家,還在裏麵過日子,看起來和常人一樣。因為他們被隔絕,很多人過路時眼睜睜地看他們,他們在那裏悠閑地淘米、燒飯、做菜,有的老人還坐在大廳裏泡茶抽煙,好像沒事一樣。我當時很奇怪,他們有病嗎?為什麽不送到醫院?直到現在我還沒找到答案。

    六十年代初,石碼街道的副霍亂警戒線就再也沒看到了。是醫療設施的先進得以把病人請進醫院?還是病情被控製或者消失?總之,是一件大好事。

大家看下圖就是石碼的一個“間”,如果有傳染病發生,幾乎整個“間”都波及。

以上圖片來源於小石碼夏荷外婆的新浪博客

關於石碼“間”和“埕”的故事,請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b9b28b0100phve.html

最近博文:

天花板上的大腿

我的文學城博文連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吳友明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過客手箋' 的評論 :這就是最小的“間” 的民居,可能現在還在。因為石碼要保護古城,很多小街巷不能拆。
過客手箋 回複 悄悄話 看那張照片有一種“痛”,想象不出那時人們是怎樣生活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