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戲迷

(2008-08-01 11:43:46) 下一個
粉碎四人幫後,一些老電影陸續上演,開始隻是小規模的放映,叫內部片。一次我和家長去看了內部電影--戲曲片<<野豬林>>。李少春、杜近芳扮相俊美,孫盛武手中的折扇舞得花團錦蔟,幾位主演唱念做打具佳。被迫看了多年樣板戲的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從此迷上傳統戲。以後梅蘭芳的<<舞台生活四十年>>,容各位名家於一台的<<赤壁之戰>>等戲曲片陸續播放,讓我大保眼福。可惜早期名伶很多沒留下活動影相,我於是找了劇照,唱片和介紹文章來欣賞,懂得了什麽叫“驚為天人”。

當時一些有幸熬過浩劫的名演員複出,各位"角兒"都六七十歲還能登台,足見功底深厚,隻是扮相上難掩歲月痕跡了。一日看到南北昆合作的折子戲<<琴挑>>,覺得兩位主演的扮相唱功都好,且昆曲的旋律、唱詞較京劇更美。一路哼著“閑步芳塵數落紅”回家,從此又成了昆曲戲迷.

中學我有個同桌也是戲曲愛好者,我們都是高個兒,坐在教室的最後一排,趁老師不注意的時候我就悄悄給她唱上幾句。現在想起來覺得好笑,當時的課堂秩序怎麽那麽亂啊。

工作以後科裏有位老前輩,閑聊時談起四大名旦、須生,發現我還算略知一二,頓時視我為年青人中的知音。由於老前輩的宣傳,聯歡會上大家起哄讓我來段“阿慶嫂”,隻是我對樣板戲實在沒有好感,因其曲調總讓我不由得想起那個瘋狂的年代。於是自作主張唱了“霸王別姬”中虞姬的[南梆子]:“看大王在帳中和衣睡穩......”會後客氣的同事說,“想不到咱科還有這麽個人才呀”。不客氣的說,“你唱得呀,我差點睡著了”。

談起京劇昆曲來,同齡人問得最多的就是:“你聽得懂嗎”?我想京昆對北京人來說實屬正當防衛,即不是外語也不是方言,就算唱詞中的文言部分,隻要有中學文史基礎就不費勁。<<西廂記>><<牡丹亭>><<竇娥冤>>不都選入過中學課本嗎?聽不懂實在無從談起。即使是聽川粵等地方戲或歐洲古典歌劇,唱詞不可能逐字逐句的明白,也不影響欣賞其旋律韻味之美。後來發現,不少人就算是為了附庸風雅,也寧可到交響音樂會上去打磕睡,對中國自己的古典音樂戲曲,則“聽不懂”得理直氣壯。

為了爭取觀眾,我們的戲曲改革到也從沒斷過,隻是有些實在適得其反。比如在樂隊中大量地加小提琴等西樂,唱腔也譜得越來越像革命歌曲,再讓古裝的女子唱得咬牙切齒,跟舉著盒子槍的柯香似的。結果是喜歡小提琴的聽室內樂去了,喜歡歌的看演唱會去了,喜歡快節奏的直接奔影院或迪廳,喜歡戲曲的,瞧了這不倫不類的玩意兒,也不來了。

一次在法蘭克福看<<魔笛>>下午場,劇院坐得滿滿的,八成以上是家長帶著孩子。散場的時候,不少小孩兒哼著夜後的詠歎調。在歐洲我每次去聽古典音樂會,發現上座率都不低。在我看來,古典歌劇對於歐洲人等同於京昆等傳統戲曲之於中國人,而類似的景象在北京的傳統戲演出現場我從未見過。日前和朋友去看<<女人心>>彩排,他說德國歌劇團一半的資金是國家資助的。想在歐洲這種重視傳統的地方尚且如此,於中國這喜歡求新的國家,傳統戲曲要靠其自生自滅不知能維持多久。越來越多的戲曲演員唱歌或演影視劇去了,北京百年的吉祥戲院為了給商業街讓路,消失得無影無蹤。當年有一回我買了北昆<<荊釵記>>的票,在劇場門口碰到一位老兄過來問:“您這票哪兒發的”?“發的?我是買的”。“得了吧,誰還買票看這個”。

如今國學熱再度興起,去年底回北京,<<牡丹亭>>正在上演,宣傳做得紅紅火火。讓我想起學生時代的一位忘年交,當年他正研究<<牡丹亭>>。我聽過他講希臘悲劇,講杜麗娘的"為情而生,為情而死"。可惜此公英年早世,若他看到<<牡丹亭>>現在這般情景不知做何感想。

可惜我行程緊張沒時間看戲了,臨走與廣告牌上的杜麗娘柳夢梅合影留念。不久,算得上資深戲迷的姐姐給我傳來了"拾畫叫畫"和"夜奔"的幾個不同版本,我也得以在"萬紫千紅開遍"的季節一保耳福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5)
評論
紫竹苑 回複 悄悄話 回複翎翅的評論:各人愛好不同啊.我接受古典的東西總比接受現代的要快,算是同齡人中的老古董吧.有個好處,和年長的人沒什麽代溝.
翎翅 回複 悄悄話 讀mm的文章長知識。我空長幾歲,對傳統戲卻是門外漢。也不懂欣賞。可能和當年的崇洋心理有關。現在看來年少時應多汲取傳統文化的養料。
小時候看過《梅蘭芳的舞台生活》對他的藝術還有有些印象的。但不懂他比別人好在那裏。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