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奧運的場麵和規模恐怕會創造記錄,中國人從上至下投入的熱情超乎想象,為了舉辦一個民間體育活動,北京可以飛機停飛,工廠停工,所有企事業單位調整工作時間, 所有行駛車輛為奧運讓道,世界上大概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做到這點,同時這恐怕也不像是政府高壓強製的結果。那為什麽會這樣的呢?這背後有說明了什麽呢?一言以蔽之,“崇洋迷外”。
來到中國,環顧四周,幾乎很難找到不是西方的東西了,從建築服飾,到家庭組織,從學校教育到政治體製,即使還是東方的門麵,也已經是西方的裏子了。奧運會就是個徹頭徹尾的西方玩意兒,奧運火炬的火種不是在小天下的泰山,而是在古希臘的聖山采集的,現代奧運就也是由法國人倡導舉辦的,代表公平和理性,進取和競爭,奧運成了人類文明的一個標誌。中國對奧運的熱情就是對融入西方世界,並為這個世界所接納的強烈願望的表現,按官方的說法就是通過奧運向世界展示中國的文明與進步,“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世界是西方的世界,夢想也是西方的夢想。所以說北京辦奧運,從文明層麵講就是主動投靠,運動會愈是成功,東方文明就愈是失敗。
羅馬城不是一天建起來的,中國人也不是今天才投降的。儒家文明和古希臘文明以前是互不相交的平行線,從鴉片戰爭時開始,碰到了一起,如果說文化是沒有高下之分並可以互相影響互相借鑒的話,那文明的碰撞必須有個結果,並最終合流成人類文明。同屬儒家文明的日本就迅速投降,號稱要成為黃皮膚的西方人,沒幾年就和西方列強平起平坐,甚至可以大打出手爭奪地盤。而中國倚仗儒家正朔的威勢還要負隅頑抗一陣,“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到了清末取消科舉才正式承認了失敗,“體,用”都成了西學,四書五經正式走進了曆史博物館。到了今天,民間對儒家理論能說個一二三的人已經很少了。
人說“女怕嫁錯郎,男怕入錯行”,中國拋棄祖宗從新拜師學藝,卻不幸拜錯了師傅,白忙活了幾十年,現在雖然已然改換門庭,但嘴上還很硬,這次的奧運可以說是在行動上告訴大家“你們的玩意兒好,我服了,這次我來請客,一起來我們家瞧瞧,看我們學得多快。”洋人說北京交通要改善,我們就限製出行,洋人說北京汙染嚴重,我們就停工停產,洋人說中國人沒品位,我們就造一個世界最宏偉的歌劇院,體育場,洋人說中國應尊重人權,我們馬上和達賴談判,洋人說在北京蹲坑很尷尬,我們就搞廁所革命。。。 。。。隻要我們能做到,這也是對中國現代化的一種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