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營養學食療的六大機理
(加拿大博士龍)
現在有很多不懂營養學的人士,一說起“食療”,就是“偏方”啊,“偽科學”啊,帽子滿天飛。其實這些人基本上都是些知識麵狹窄、不願意進取的人。如果誰真信了他們的話,遲早會成為“把藥物當成食物吃”的傻瓜。也有人說,他們這些人,某某某,可都是名牌醫生、醫學權威、教授專家呀!要知道,即使在美國,也隻有6%的醫生,接受過營養學的學習或培訓!西醫鼻祖希波克拉底(古希臘文:?πποκρ?της,前460年-前370年)亦曾強調:“您的食物就是您的藥物”,現代西醫,基本上偏離了他的初衷,而轉向研發各種導致各種副作用的化學藥物。
營養學(Nutrition,Nutritiology),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包括中醫膳食營養學(即模糊營養學),以及西醫臨床營養學(即精準營養學)。營養學不是食品學,也不是烹飪學。營養師(nutritionist),不是大廚(chef),也不是配餐師(caterer,dietrition)。營養本身,分為可見的營養(比如米麵、肉食等等)與不可見的營養(比如音樂、能量等等)。
食療,是營養幹預的俗稱。民以食為天,營養在中國傳統的定義,“營”就是謀求,“養”就是養生。食療養生就是共同謀求人類健康的有效途徑。民間的食療定義,是指用食物來進行疾病預防和治療的方法,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養生經驗的結晶,是對病人進行綜合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一種重要的營養治療手段。通過食物的選擇,保持健康、祛除疾病,從古到今都有大量成功案例。中國最早的食療大師,就是神農。《神農本草經》匯聚的食養和食療方法,是營養學的祖宗。而最近50年左右,全球科學家對食療的研究,其實就是現代營養科學的開端。事實上,食療是科學得不能再科學的事物了。
其實,很多德高望重的一流醫生,在診治時,常常會采用營養幹預手段,也就是俗稱的食療。雖然有些西醫醫生采用的食療方法,與中國的食療方法不同,那也是因人而異的措施。雷·D·斯全德(Ray D·Strand,也被譯為雷·斯特蘭德、雷·斯丹,美國一位醫學博士,著名的營養學與預防醫學專家)撰寫並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的營養學巨著--《別讓不懂營養學的醫生害了你》,講述美國醫生(全世界許多醫生都是如此)所接受的教育是如何使用藥物來治療疾病,但是他們並不了解如何使用對你的健康最為有力的工具——營養學和心理學等,這方麵甚至他們是無知的。
營養學的食療定義,是基於8大營養素的食物概念,營養學是研究食物與機體的相互作用,以及食物營養成分(包括營養素、非營養素、抗營養素等成分)在機體裏分布、運輸、消化、代謝等方麵的一門學科。這裏,首先需要理解什麽是“療”!
治療,輔助治療,治愈
1,治療(treatment),是指人工幹預或改變特定健康狀態的過程,包括醫治和療養,特指為解除病痛所進行的活動。
2,輔助治療(adjuvant treatment),也稱為附加治療。醫學上的輔助治療,通常是指癌症手術後給予的治療,以消滅體內任何仍然殘餘的壞死細胞或癌細胞。輔助治療可能包括放療、化療、激素治療或進一步手術治療。也指使用西藥或中藥來處理其它疾病的同時,所采用的食療或營養保健治療。有時候,精神或心理治療,以及體育鍛煉,也算是輔助治療的一種。
3,治愈(cure),就是治好。表示治療或輔助治療的一個結果,但這個結果,不一定就是最終的。也就是說,很可能隻是暫時性的、表麵性的、指標性的趨於正常範圍,而不是真正的健康標準。
關於治療與輔助治療,是一個醫學概念,但也是一個營養學概念,因為營養學,也稱為營養醫學,屬於現代醫學的一個分支(五大分支之一)。醫生或護士,以及營養師或營養健康顧問,健康管理師,都需要十分清楚。在治療與輔助治療中,食療和營養療法,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有兩個原因,造成人們對於營養療法概念上的困惑。
從醫學科學的角度看,食療有以下六大機理:營養素補充療法、營養素限製療法、生物活性物質療法、膳食與營養的協同療法、抗營養素消除法、毒素化解與排除法。
1、營養素補充療法
科學常識告訴我們:“必需營養素的缺乏,會導致疾病甚至死亡”。通過富含這種營養素的食物攝入,消除了該營養素的缺乏,疾病自動會消除。這顯然是一種地道的食物治療機理,也可以說是營養幹預的科學邏輯。
維生素C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早期的海員常常會患上一種可怕的壞血病,慢慢地痛苦死亡。這就是維生素c缺乏導致。後來,英國海軍的少數醫生和科學家,發現了這個病因。這些世界一流的醫生說服英國海軍上層,命令海員遠洋時帶上甘藍泡菜及發酵檸檬。通過這些食物補充維生素C,將壞血病從英國海軍中徹底消滅。甘藍泡菜及發酵檸檬對抗壞血病,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食療。而正是這個食療”偏方“造就了一個日不落帝國。另一方麵,維生素C的研究也標誌著營養科學的發祥。
微觀營養素不足,是現代人營養缺乏的主要問題。感興趣的盆友,可以加微信號“kylekylelong”入群學習。
2、營養素限製療法
營養素缺乏會導致疾病。另一方麵,某些營養素過量,同樣會導致和加重一些疾病。對於這種情況,通過限製攝入富含過載營養素的食物,自然可以消除相關的病症。由於人體毒物代謝機製的存在,普通人的某一營養素過載一般不會表現為太直接的症狀。更多的是顯化為對一些病症的加強。
比如糖對於糖尿病人,過多的糖分(包括碳水化合物),無疑是糖尿病人的催命符。又比如嘌呤對於痛風,鈣過載對於前列腺炎,鐵過載對於癌症....可以說每一種富貴病都對應了一種或多種營養素過載。通常被稱為富貴病的,就是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高膽固醇、高同型半胱氨酸、高胰島素抵抗、痛風、甲狀腺結節等等。
宏觀營養素過剩,是現代人營養過剩的主要問題。感興趣的盆友,可以加微信號“kylekylelong”入群學習。
3、生物活性物質療法
營養醫學在現代分為臨床營養學(clinical nutrition)、分子營養學(molecular nutrition)以及基因營養學(gene nutrition)。營養學上的8大功效營養素:蛋白質、碳水、脂肪、水、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抗氧化劑。這些也是生物活性物質,是臨床營養學最常用的營養素。
事實上,我們的食物中除了這些常規營養素,還存在很多具有特別功能的物質。它們的基本分子結構與現有的營養素類似,其中的有些甚至完全可以歸為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等。但是這些具有特定空間結構的物質,具有完全不同功效的各種生物活性。這些功效包括抗氧化、抗糖化、降血壓、降血糖等等。這類物質目前正式的稱呼就叫生物活性物質。比如薑黃素、蝦青素、葡萄籽精華、海豹油、輔酶Q10、超氧化歧化酶、白藜蘆醇、牛磺酸、穀胱甘肽、金屬硫蛋白及免疫球蛋白等等。這些物質分布在各種特殊的食物中,通過特別的烹飪方式才能獲取。當然,其中有一些本身就屬於藥物。
特別要提到的生物活性物質,是益生菌及其代謝物。由於益生菌是人體的直接組成部分,益生菌的副作用可以說為零。而益生菌及其代謝物在免疫和代謝方麵的不可或缺,又直接導致益生菌的生物功效尤其強大。具體內容這裏也不能詳盡,有興趣者可加微信號“kylekylelong”入群學習。
4、膳食與營養的協同療法
膳食平衡主要是指在某一個特定時間內,人體對食物食材的吸收與利用,盡可能在種類或品種豐富的基礎上保持平衡,可以攝入9大類的膳食來源,不偏食不挑食;不是各取九分之一,而是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職業以及健康狀況進行搭配。對於不偏食不挑食,有人建議是每周25-50種,這個種類是包括調料和調味品的。這裏講的“特定時間”,實際上就是指與具體個體的年齡、職業、體質,以及健康狀況有關。比如青少年、運動員、腸胃病患者等等,他們對9大類膳食的食材選擇是不一樣的,需要盡可能在種類或品種上相對特殊一些,也可能在烹飪方式上有特殊性。政府機關、醫院、學校、公司、農場、工廠的膳食科和配餐師,擁有這樣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營養平衡主要是指在某一個特定時間內,人體對基本營養素的吸收與利用,盡可能在種類或品種豐富的基礎上保持平衡,可以攝入8大類的基礎營養素來源,不偏食不挑食。同樣,也不是各取八分之一,而是根據自己的年齡、體質、職業以及健康狀況進行搭配,比如飲水,是每天喝多少,不同年齡或職業,有份量的建議,更有種類的建議,是礦泉水、海鹽水,還是檸檬水、苦蕎茶等等。“特定時間”也是指有階段性的,人體在不同階段,對營養的需求是有變化的,比如缺鈣、缺鐵、缺膠原蛋白等等。這裏的不偏食不挑食,是指要根據年齡和季節以及生物鍾等進行調整。營養師和健康管理師擁有這樣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營養平衡狀況可以采用營養檢測儀進行評估,而膳食平衡狀況就沒有檢測儀進行評估。
5、抗營養素消除法
抗營養素,也稱反營養物質,是天然或者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它們可以幹擾或妨礙人體對營養素的吸收。營養學研究主要關注在天然食物、加工食品以及各種商業化包裝食品中常見的反營養物質。比如轉基因成分、人工代糖、人工添加劑、人工反式脂肪酸、蛋白酶抑製劑、凝集素、草酸、植酸等等。
抗營養素是指營養學領域,出現對抗人體吸收營養元素的成分。方式包括減少有效成分吸收、降低營養成分質量、排泄過度營養元素、轉化營養成分為有害物質、抑製營養成分發揮作用等。以上情況屬於抗營養素對機體出現的不良對抗的概述。該成分來源可為營養素、非營養素等方麵。
抗營養素是現代人各種亞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采用食物的方法消除,具有很強的技術操作。感興趣的盆友,可以加微信號“kylekylelong”入群學習。
6、毒素化解與排除法
立體排毒理論,又稱立體交叉排毒理論,或者立交排毒理論、多維度排毒理論、6D排毒理論,是“博士龍營養療法”十大基本理論(Top 10 theoretical foundations)之一。基於“百病從口入、是藥三分毒”的中國民間智慧,以及“萬物皆有毒,關鍵在劑量”的西方醫學精華,實踐傳統,民間與現代的有形營養素與無形營養素對健康的影響,以及現代分子生物學與細胞遺傳學的“細胞毒素積累與細胞營養障礙”的最新細胞疾病學說的應用,為未來醫學開拓了新的視野。
基於每一個個體的體質與診斷學報告,在不同時間給予不同的營養調理和物理調理方案。立體交叉排毒可以做到在生理和心理層麵上的立體與交叉排毒,以及時間和空間上的立體與交叉排毒,集精準營養學與模糊營養學於一體,幫助人體恢複自愈力,解除毒素侵擾。對於大多數人來講,短期的療法是比較有效的,可以解決很多亞健康和慢性病症狀。但對於養生保健來講,要達到延年益壽和預防疾病的目的,是一個生活方式的改變和飲食結構的重建,需要毅力和恒心,並不是任何人通過簡單的自學與實踐都可以做到的。
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加微信號“kylekylelong”入群學習。
最後的話
營養學食療是營養學的核心。除了食療,營養學還關注看不見(不可見)的營養--音樂、光線、熱量、磁場、輝光、氣血、精氣神、體質、意念、元炁、時序等等。營養學中可見的營養食療,是通過飲食獲得治療或輔助治療,而不可見營養食療,總體來講,是通過兩個方麵進入我們的身體。一個是時序,有規律的營養的生活狀態(比如一年四季、白天黑夜、一天24小時、12時辰等等),另一個就是能量,也就是把前麵列舉的所有能量形式(音樂、光線、熱量、磁場、輝光、氣血、精氣神、體質、意念、元炁等等)用量子能統一起來。這是人體健康不可缺少的。
現代營養學食療的六大機理,隻是從中國的膳食營養學和歐美的西醫臨床營養學兩方麵總結的機理。如果要更加全麵解讀人提及的秘訣,勢必要增加時序營養與量子能營養。最近幾年,這兩方麵的研究與應用,已經展現出巨大魅力,無數人從中受益。這就是由加拿大博士龍(Dr. Long)最新提出的“營養學十大基礎營養素理論(Ten Basic Nutrient Theories of Nutriology)”。
————-~~~~~~~~~~~~~~~~~~~~
Sun , water , air plus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