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血栓形成的原因
1.血栓性素質
(1)抗凝物質缺乏:抗凝血酶Ⅲ缺乏、異常抗凝血酶Ⅲ症、蛋白C缺乏、蛋白S缺乏、肝素輔助因子Ⅱ缺乏。
(2)纖維蛋白溶解異常:纖溶酶原缺乏、纖溶激活物質缺乏、纖溶抑製物增多、異常纖維蛋白原血症。
2.靜脈血栓形成
(1)血流淤滯:妊娠、肥胖、創傷、外科手術、充血性心力衰竭、臥床過久。
(2)凝血亢進:惡性腫瘤、骨髓增生性疾病。
(3)其它:口服避孕藥、溶血危象。
3.動脈血栓形成
(1)血管壁異常:動脈粥樣硬化、高脂血症、糖尿病。
(2)血液黏度增高:真性紅細胞增多症、漿細胞病、燒傷。
(3)血小板功能異常: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症。
4.微循環血栓形成
(1)栓塞:多見於動脈血栓。
(2)凝血活性增高:細菌性內毒素、病毒、溶血、壞死組織、腫瘤細胞、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清病、播散性血管內凝血。
抗血栓的飲食原則
脂質斑塊破裂血管內部出現傷口,是導致動脈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想要預防動脈血栓,飲食上要注重多吃能防止脂質斑塊形成(動脈粥樣硬化)的食物。細分來看,一是要減少脂質沉積在血管,二是要加速清除沉積在血管的脂質。前者的重點在於減少血管微損傷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後者則是要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量。
為此,飲食上需要遵循以下原則:
(1)更多抗氧化劑
氧化過程是損傷血管的重要因素。體內有機物氧化過程中會產生自由的原子碎片(自由基),就好比機械加工過程產生的碎屑,對血管有很強的破壞作用。而一旦血管有損傷,就更容易沉積膽固醇,就好比坑窪的路麵容易積水一樣。抗氧化劑,說白了就是具有抑製體內氧化過程的物質。
(2)更多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不能被消化,可以吸附大量脂質,從而減少進入血液的膽固醇。此外,攝入一定量的膳食纖維攝後,會相應減少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讓肝髒有更多產能生產HDL,從而加速清除血管中的脂質斑塊。
(3)不飽和脂肪酸占更多比例
膽固醇無法自主溶入血液,須與不飽和脂肪酸等結合才能隨血液流動。若缺乏不飽和脂肪酸,膽固醇就易與飽和脂肪酸結合。飽和脂肪酸結構穩定不易變形,膽固醇與其結合後,流動性變差易沉積在血管壁,形成脂質斑塊。
結合以上原則,推薦下麵6道富含抗氧化劑多酚類物質、不飽和脂肪酸、膳食纖維的食物為原料烹製的食物。當然,大家也可以自行根據上述原則,搭配自己喜愛的食物。
第1道菜:黑豆玉米排骨湯;
第2道菜:洋蔥拌黑木耳;
第3道菜:山藥青瓜炒木耳;
第4道菜:炒蘑菇;
第5道菜:豬蹄毛冬青湯;
第6道菜:桃仁桂心粥。
可能對抗血栓有效的食物:
生薑、大蒜、洋蔥、西紅柿、黑木耳、魚類、茄子、玉米、茶葉(白茶、紅茶、綠茶)、辣椒、橄欖油、亞麻籽油、水果(柚子、橙子、獼猴桃、檸檬、牛油果、火龍果等等)、蔬菜、豆豉、雞蛋、核桃、豆瓣醬等等;藥材:紅花、丹參、當歸、三七、水蛭、蟲草、靈芝等等。
抗氧化劑方麵:推薦薑黃素、蝦青素、原花青素、輔酶Q10、海豹油、VC、VE、螺旋藻、絞股藍、益生菌、硒、鋅、鈣、鎂等等。
西藥方麵(副作用非常大):肝素、氯吡格雷、華法林、阿司匹林等等。
以上這些食材、營養品、或藥品,一定要因人而異,請谘詢加拿大健康管理師:博士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