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孤立的,都是社會的。因此,我們就需要相互關心、相互幫助,才能顯示社會大家庭的溫馨。關注他人,是指我們對身邊人的思想或行為變化的注意,並通過一定的途徑和方法,促使這種思想或行為變化朝向好的一麵或有益於社會的一麵發展。
自然災害的厄運、飛機輪船的失事、寵物家禽的丟失、親朋好友的意外等等,這些“不好事件”的發生,我們需要關注。同樣,物價房價的下跌、畢業工作的興奮、升職喬遷的好運、結婚生子的喜訊等等,這些“好事件”的發生,我們也需要關注。所謂朋友就應一起分擔憂傷,一起分享快樂。尤其是哪些“不好事件”,我們最應當值得關注,因為生活是很殘酷的,一些人經受不起殘酷現實的打擊,很可能會走向極端。如果我們擁有一份關注的心,就會挽救他人的生命。
“從不關注”與“關注多少”,不是一個量級的。現代社會是一個高效率、高節奏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大家都忙,但同時,我們也擁有高效的聯係方式,包括互聯網、電話等等。原來需要麵對麵關注的事情,現在可以通過現代科技進行遙遠的關注。不過,很多關注,僅僅是遙遠的關注還是不夠的。比如我們對老人和子女的關注,對親情的關注,是需要很多麵對麵的關注的。對於朋友的關注,在有些情況下,也是需要麵對麵的關注的。
關注的對象與關注的焦點,也是需要考量的。一些八卦媒體喜歡關注他人的隱私、侵犯他人的利益。顯然,這種關注不是珍惜生命的體現,而是利益的驅使。在社會上,我們需要關注他人積極的一麵,用積極的態度審視他人;至於消極的一麵,法律自然會有公正的裁決。然而,有些人運用非法律的手段對他人消極的一麵進行所謂的“關注”,其結果隻能是適得其反。相反,在生活中,我們需要關注他人消極的一麵,與他人一起麵對生活的壓力,共同分擔生活的不幸。這才是珍惜生命、挽救生命的最佳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