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生命在於運動”VS“生命在於健康”

(2013-09-21 17:16:21) 下一個

“生命在於運動”VS“生命在於健康”

 

 

我們過去一直認為:生命在於運動。這是我們大腦中早已形成的基本概念。然而,如果有人說:生命在於健康。這個觀點,我們也能接受。可標題是“VS”,難道說“運動”與“健康”還會有矛盾?

 

前些年,一直活躍在央視的健身教練馬華,突然患白血病去世。你說,是“生命在於運動”,還是“生命在於健康”?

 

從大自然中,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在自然界,長壽者多數都是慢節奏運動的生物(比如海龜與海洋底棲生物),尤其是植物,更是比動物長壽。這不是“生命在於靜止”嘛!

 

最近,丹麥科研人員的研究表明:葡萄酒中所含的抗氧化劑白藜蘆醇(resveratrol)能夠抵消老人健身後帶來的保健效果。據悉,2012年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也發現:相對健康的中年男性補充白藜蘆醇並不能收獲保健效果。難道說“營養保健品也是有副作用的”?

 

那麽,我們到底如何麵對“運動”與“健康”呢?

 

首先來看運動(Movement)。

 

人體運動後不可避免地會出現疲勞,機體中大量自由基生成(運動中和運動後血紅蛋白的自主氧化速度增加等均可引起自由基產生增加),並導致細胞膜脂質過氧化損傷是疲勞發生的重要機理之一。在自由基增加的同時,大強度運動也消耗機體的抗氧化物質(VCVE、巰基),從而降低機體的抗氧化能力,也就是削弱了機體的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這兩方麵作用結合到一起,使健身運動不僅達不到健身的目的,相反還會損害健康。要想通過運動到達健身的目的,就必須設法減少體內過多的自由基生成或增加機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

 

但有也有人指出,長期運動的運動量和強度合適時,並不增加體內自由基的生成和脂質過氧化產物,而肌肉、肝髒和血液的抗氧化能力增加15--50%。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和過氧化氫酶(CAT)活力增加,這樣方式的運動可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有益於健康。

 

從運動時自由基的生成和清除過程來看,一位從事運動的人要在提高機體抗氧化能力的同時,又要防止自由基的損傷,可以從兩個方麵著手。第一:選擇適當的運動方式;第二:補充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增強人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無論你從事那種運動,為防止自由基的損傷,都必須遵循以下幾條原則:

 

1,切忌“運動得越多越好”、“運動要比任何其它保健方式都強”的錯誤觀點,運動的頻度、時間和強度都要有所限製。一般認為每周從事3--420--40分鍾的有氧運動最合適;

2,運動強度在中等或中等以上為宜(職業運動員除外),運動的最大心率大約在130--170/分。不同年齡的人運動心率的選定不同,一般不要超過最大心率的80%。用220減去年齡,就是你的最大心率。35歲的人最大心率為220-35=185/分,他的運動最大心率不應該超過185×80%=148 /分;50歲的人最大心率為220-50=170/分,他的運動最大心率不應該超過170×80%=136/分;60歲的人最大心率為 220-60=160/分,他的運動最大心率不應該超過160×80%=128/分;

3,運動要遵循生理規律。首先要做準備活動,運動要逐步加量,有氧運動在20分鍾以上,力量性運動所用的重量要適當並與有氧運動配合進行,運動結束時要作放鬆和伸展活動。

 

對於第二點(補充一定量的抗氧化物質),那就是補充適合自己的抗氧化劑,比如OPCORACQ10、白藜蘆醇(Resveratrol)、薑黃素(Curcumin)、蝦青素(Astaxanthin),以及維生素CE等。

 

再來看健康(Health)。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健康,是指一個人在身體、精神和社會等方麵都處於良好的狀態。傳統的健康觀是“無病即健康”,現代人的健康觀是整體健康,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軀體沒有疾病,還要具備心理健康、社會適應良好和有道德”。因此,現代人的健康內容包括:軀體健康、心理健康、心靈健康、社會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環境健康等。

 

亞健康(Subhealthy),是指人體處於健康和疾病之間的一種臨界狀態。從哲學角度來看,物體從來不是以單一的或對立的形式而存在的,即使是黑與白,其間會有一係列的灰色過度。人體的健康程度和疾病狀態也是一樣的。

 

亞健康主要是由於缺少運動和飲食睡眠不當而引起的。要消除亞健康狀態,除了心理問題,一個就是運動,另一個就是補充保健產品(包括補充營養劑、維生素、消化酶、抗氧化劑等)。

 

從上述的“運動”與“健康”的分述來看,兩者都需要一定的營養保健品來支撐,雖然一些營養保健品也可能會有副作用,就好像水喝多了(比如溺水),或者喝的方式不對(比如吃冰塊),人也會生病一樣。然而,本文開頭引用的研究結果表明:保健產品很可能抵消運動帶來的良好效果。這又如何理解呢?

 

其實,這種研究是沒有足夠說服力的,雖然白藜蘆醇的確可以抵消運動帶來的心血管指標的好轉,也即使我們知道白藜蘆醇的確有一些副作用。因為白藜蘆醇隻是眾多抗氧化劑中的一種,並不是適合所有人(正如其它藥品或食品一樣),而且真正用於亞健康人進行輔助治療的,不能選用單一的抗氧化劑,更不能隻用抗氧化劑,而需要根據每個個體的體質選擇適合的營養保健品,還需要其它方麵的調理,即補充均衡的營養保健品。

 

對於“怎樣才能活得更長久更健康”的話題,有人提出如下幾點:

 

1,大幅減少食量(減緩新陳代謝過程);

2,交友、結婚、養寵物(精神與心理療養);

3,運動起來(適當健身);

4,紅酒比白酒好(均衡的營養保健品)。

 

由此可見:生命在於健康,而不是生命在於運動。當然,前者包含後者,這一點很重要。

 

有人還有這種觀點:我堅持鍛煉身體、心理也健康、家庭也和睦,每天吃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很少吃大魚大肉,這些年身體都很好,每年查血結果都是“最佳”。難道你還要說我必須選擇適合自己的“營養保健品”?這不是荒唐嗎?!!!

 

這種觀點是一種短見!因為第一:人體是在逐漸衰老的,是單向的,必須使用足夠的營養保健品,阻止或緩解人體的衰老過程,就好比汽車需要每季度小維護、每年大維修一樣;第二,我們生活在一個農藥、化學試劑和食品添加劑的世界裏,還有大量的輻射、磁場等物理因子對人體提造成隱性傷害,營養保健品正是這些有害物質的克星!

 

試想一下:如果有兩兄弟,一個在30歲時開始選用適合的營養保健品,並鍛煉身體,另一個隻是終身運動;再過30年,如果沒有發生任何生活工作上的意外,你會覺得他們兩位之中,哪位身體會更好更健康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