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水,也叫堪輿,是一門複雜學問。很多人認為風水就是迷信,一些重要的書籍,如《辭海》等,也對風水有不同程度的偏見。實際上,風水有很多迷信的東西,但也有很多科學的東西。風水,在很大程度上,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在長期的農業實踐基礎上,探索出的一套有利於農業生產的規律,並根據天人合一的原則,把這些規律升華應用到選址學、規劃學和設計學,用來確定建築的地址、朝向、門口、尺寸、形狀等,以達到健康或平安等目的。因此,在將“風水”一詞翻譯成西方語言時,並不含有wind、water的詞意,而隻能音譯為Fengshui。
常聽人說,某個宅院風水不好,換過幾個主人,大多破財而終。人們自然的認為是那破財的壞風水讓主人們破了財。其實是相反,那是主人們不識風水所致!是因為主人們的思維方式有瑕,一是頭腦簡單,對事物根本沒有感覺。他們隻能靠運氣;二是衝動型,永遠不信邪,十分願意擔風險。常話說得好,常在河邊走,哪能不濕鞋!所以一個思維方式正常,和諧,平穩的人應該是不會買那風水不好的宅院。其實風水是正常,和諧,平穩的思維方式的一種抽象描述。當我們麵對風水時,它是在驗證我們的思維方式;為人處事,是在驗證我們的世界觀。當然,您若能多學點風水,它多少會改善您的思維方式和世界觀。
中國古科技理論認為:宇宙萬事萬物由三部分組成,即氣、數和象。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它們是:能量、信息和態勢或形式。三者共存,不可分開,又界限分明。氣,是客觀存在,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可假設為能量。數,是宇宙萬事萬物存在的程序或邏輯,按照現代科學觀點可假設為信息。象,是氣根據數而存在的形式或變化的態勢。用現代科學概括為:象是能量依據信息程序而存在的態勢。
中國風水學的三大原則:天地人合一原則;陰陽平衡原則;五行相生相克原則。整體係統論,作為一門完整的科學,它是在本世紀產生的;作為一種樸素的方法,中國的先哲很早就開始運用了。風水理論思想把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係統,這個係統以人為中心,包括天地萬物。環境中的每一個整體係統都是相互聯係、相互製約、相互依存,相互對立、相互轉化的要素。風水學的功能就是要宏觀地把握各子係統之間的關係,優化結構,尋求最佳組合。整體原則是風水學的總原則,其它原則都從屬於整體原則,以整體原則處理人與環境的關係,是現代風水學的基本特點。中國是個務實的國家,因地製宜是務實思想的體現。根據實際情況,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使人與建築適宜於自然,回歸自然,反樸歸真,天人合一,這正是風水學的真諦所在。風水學原則包括整體係統原則、因地製宜原則、依山傍水原則、觀形察勢原則、地質檢驗原則、水質分析原則、坐北朝南原則、適中居中原則、順乘生氣原則、改造風水原則等。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風水講求坐北朝南原則。背(北)靠青山,冬可擋住凜冽的寒風,夏可迎清涼的南風;前臨潺潺溪流,則提供必需的水源;深山密林又提供了清新的空氣。如此山清水秀的自然環境,使生活在此的人心曠神怡,而堅實的岩層地基又使建築物可曆經數百年而不倒。我國位於北半球,絕大部分處在北溫帶,太陽多從東偏南升起,從西邊落下。冬季,太陽高度角較小,住宅的門、窗朝南,可使更多斜射的太陽光線進入室內,從而提高室內溫度。而在夏季,太陽高度角增大,太陽從門、窗射入的光線相對就少,從而能保持室內有一定的涼意。再就是我國大部分地區位於東亞季風區,宅舍朝南,盛夏季節可避開下午最熱時的直射陽光,隆冬季節又可避開西北寒風,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因此可以說,中國風水學是宇宙星體學、天文學、天體運行方位學、地球物理學、地磁方位學,水文學、地質地貌學、環境景觀學、自然生態建築學、社會倫理學、美學、人體信息學、氣象學、空間選擇學、時間選擇學、民俗學、做人哲學、玄學、易學、預測學、陰陽學、五行學、形氣學、理氣學、日課學等等一門龐大的綜合類學科。這是中國古人的偉大智能的結晶,這是我們後人所應學習繼承,應大力發揚光大的。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風水不是萬能的,風水也隻是影響人生的一種力量。中國風水學雖博大但雜亂,雖精深但虛玄,雖可驗證但少數據,雖有作用但多無科學根據,尚存在很多局限性,廣而無邊,深不見底,艱以學習,難以操作,尚泥古不化,裹足不前,為此,但願風水同行們能摒棄成見,在考古踐今的同時,努力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地豐富它、充實它、完善它、提升它,是所至望!
因此,風水的宗旨是審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環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創造良好的居住環境,贏得最佳的天時地利與人和,達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其中的科學內涵不可忽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