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55)
2011 (364)
2012 (478)
2013 (771)
2014 (821)
2015 (202)
2016 (192)
2017 (90)
2018 (89)
2022 (291)
小時候,父母親的生日有過什麽活動,完全不記得了。但自己的生日那天,母親總是會做紅燒肉給我吃,因為我小時候最喜歡吃肉。那時候買豬肉要憑計劃票,每人每月半斤豬肉。如果沒有豬肉吃,母親也會在工廠裏的食堂買回來。
在中學期間,家裏人過生日,一般也就是吃長壽麵,加雞蛋。那時候生活水平比較低,這就是比較好的生活了。上大學之後,父母親和姐姐三個人工作,供養我一個人上學。開始兩年,家裏連雞蛋都沒有買過。那一年8月份,老家有個人(母親的同事)去廣州出差,母親托她給我生日帶了一隻燒雞,結果燒雞變餿了,那個阿姨硬是在廣州買了一隻燒雞給我送去,十分感動!
80年代末期,家裏的生活水平提高了一些。家裏人過生日,就在自己家裏,母親會買很多菜,做雞鴨魚肉,因為有了冰箱,吃不完就放冰箱。90年代之後,開始使用電腦,我才把家裏人以及幾十個親戚的生日記下來;一旦有人過生日,會提前通知大家。記得奶奶的70大壽,在老公房(爺爺所在工廠分配的房子)辦的,都是家裏人自己做飯做菜,估計有幾十人,那個熱鬧,現在還記得。幾個姑媽,有的洗碗,有的做菜,有的收拾桌子,當然,我們這一輩幾個也幫忙。因為住一樓,桌子都是從附近餐館借的。雖然當時的餐館已經很多了,但自己家裏辦事,還是便宜很多。晚上還有放鞭炮禮花。
90年代之後,人們之間相互請客祝壽,是一種交流溝通的方式。很多情況下,都是在餐館舉辦生日宴會;而且每人的餐館地點不一樣,餐館很多啊;吃不完還可以打包。父親60的大壽,就是在餐館辦的,而且還在蛋糕店定做了一個1米直徑的3層大蛋糕。在老家,親戚朋友過生日,一般就是吃飯,也有送禮物的,比如領帶、皮帶、錢包等等。我的錢包就是一個朋友送的。而女士生日,送花的比較多,另外加上包包、紗巾等裝飾品。記得有一次我給妻子送過一大束玫瑰,把她辦公室的小年輕們羨慕了一把。再後來,送禮的就少了,因為大家都不缺生活用品,就直接送紅包;讓壽星自己買自己喜歡的東西,是最好的了。
兒子這一代,生日宴會都是在麥當勞(MacDonald)、肯德基(KFC)或必勝客(Pizza-hut)過的。兒子自己約幾個同學,讓他們自己點吃的,大人隻負責買單。有時候,這樣的生日宴會,可以預約,到時候,有麥當勞或肯德基的服務人員主動安排全部的生日宴會程序,包括時間地點、唱歌跳舞、室內裝飾、生日套餐等等。兒子長大之後,他的生日都是女朋友安排的,大人不用操心啦。
出國之後,與家裏人隻能電話聯係了,最多用QQ或email祝壽了。明年一定回國一次,給老爸老媽祝壽。
多倫多的同事生日聚會,是具有完全不同風格的。有人買一張生日卡片,大家輪流簽名,並寫一些祝福的話語。然後就去餐館吃一頓飯,還是AA製;一般是華人點心餐館或西式漢堡餐館,很少時候是要送禮讓大家分攤的。多倫多的朋友生日聚會,就比較接近國內的朋友生日聚會。除了生日卡片簽名,去餐館吃一頓飯(也是AA製),還會買一件禮物,大家分攤(chip in)。我們吃飯的地點,種類很多,有唐人街的點心(dim sum)餐館,有韓國餐館,有日本餐館,有多倫多的朋友家裏。有時候,幹脆就在附近的公園(比如皇後公園)搞野炊,很刺激,很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