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生活變遷(38):逛街與購物

(2011-12-07 19:48:51) 下一個

 

 

記得上小學之前,因為住郊區,一家人經常到市區大街上去看熱鬧,看那些人山人海(當時的城市人口不過10萬左右),還有古城牆和西洋建築。荊州古城牆是明朝重建的,解放戰爭時期被打得千瘡百孔,改革開放後才花錢維修(還是陳慕華――中國人民銀行第一位女行長給的錢);而中山路上那一條街的西洋建築,都是日本占領時的外國租界區(荊州當時是對外通商口岸)。現在看也是很經典的建築,當然已經成為重點保護單位了。文革期間,大街上小店鋪也很多(不像有些電影裏麵描寫的冷清清的樣子),還有照相館、電影院和公園等。每周看一次電影,那是很豪華的消費,一般時候都是看工廠放映的免費露天電影;照相館,也隻是每個季節去一次,一年就幾次。中山公園裏麵有一個兒童樂園,我每次上街都要去,有蹺蹺板、滑滑梯,好像就這些。回家的路上,一定要買水果和點心(糖果或餅幹),而且還要父親背我回家,不想走路(那時候沒有公交車)。如果不背,我就賴在地上不走,看誰怕誰。

 

70年代,也就是我小學階段,上街購物也還是大人們的事情。因為膽小,不敢和別人說話,我最多隻是買醬油醋,給錢、拿貨、回家;如果要買早點或其它的東西,要多說幾句話的,都是姐姐去買。星期天,有時候也會與父母一起上街,那就是買布料之類的東西,然後拿到裁縫鋪去做衣服;或者買鞋子、帽子,要試試大小。記得當時整個城市裏大型的國營商店隻有4家:中心百貨商店(最大)、紅旗百貨商店(最老)、北京路百貨商店(最新)、北京路紡織品商店。那時候的國營商店,裏麵都是馬蹄形的,左中右三麵櫃台,櫃台後麵是貨架;好一點的商店,也有玻璃的櫃台(一般就是木製的櫃台),商品看的清楚。營業員在櫃台後麵,與顧客麵對麵,顧客不能隨意挑選商品。買了就回家,基本上沒有什麽退貨換貨。

 

中學以後,我自己一個人也是基本上不上街,手裏也沒有零花錢。作業本和文具,都是姐姐一起買;夏天也很少吃冰棒喝汽水;買早點都是在上學的路邊順便買(每天1毛錢);去理發店,是父親帶我去過一次,以後就每次去那個地方,找同一個理發師傅。上學就是從家裏走到學校,放學就從學校走到家裏。後來有了公交車,也就3站路,5分錢,但也還是走路,除非下雨下雪。有一次下晚自習回家乘車,還是找同學借的錢。學校組織春遊、運動會或看電影等,要去比較遠的地方,最後也是隨同老師一起先回學校,再回家。那時候,老家有多少街道,自己也不清楚(尤其是老城區有“無數”的小巷子),總覺得很大,不敢上街,擔心回不了家。

 

在廣州上大學期間,我大二時才開始一個人上街(我很膽小)。不過,後來慢慢地膽子就大了,每次一個人來往廣州和武漢,也不怕與別人交往了。到大學畢業時,基本上就走遍了廣州(依靠公交車),包括附近的芳村。那時候才發現廣州是一個什麽樣的城市,那種城市繁華、商店擁擠、商品豐富,給人的感覺就是比武漢還要大的大都市(當然,現在也是)。在廣州,第一次看見有幾層樓的商店;也是在廣州,第一次乘坐滾動式的電梯;也是在廣州,第一次買東西,與別人討價還價;還是在廣州,第一次買西裝領帶,讓同學們羨慕(好像在當時的校園也算是很前衛的)。而且回老家時,還經常給親戚朋友買禮品。看來,這上大學還是可以鍛煉人的。

 

參加工作後,老家的城市向北麵新修了3條大型的市內大道(原來隻有2條),開始修建居民住宅,整個城市一下子擴大了2倍,而且縱向的街道也都修建成了柏油馬路,公交車也多了,商店就更不用說了(新開業的大型商店就有沙市商場、津澳中心、工藝美術中心、月亮樓等等好幾家)。市中心的便河(即汴河)廣場(我在《童年故事》中講了很多),在改革開放初期(80年代中期),還是一個公交車站的終點站,停放幾十輛公交車。後來改成了“小商品市場”,全國各地的小商品(主要是衣服、鞋帽、學生用具、生活塑料製品、床上用品、小家電等等)都在這裏集散,在全國也是很有名的。“個體戶”和“倒爺”就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那時候開始,人們學會了討價還價,尤其是“砍價”,而“個體戶”也學會了“標價”。

 

1994年,“荊”“沙”城市合並,又擴大了一倍,市區人口增加到了30萬,而且商店越建越大(當時新開業的就有中商、武商等等),逛街就更花時間了,一天隻能逛56個商店。結婚以後,要逛街就得乘車,但等車時間很長,後來才買了摩托車,就方便很多了。那時候的商店,很多都已經是開架迎接顧客了,顧客與服務員不是一對一,顧客可以進入商店貨架裏麵,自己挑選商品。90年代中期,市內開始出現出租車,不過,隻是到了90年代末期,打的才開始變得普遍。因為城市小,買私家車的人少,大家都願意打的,起步價才15(現在是3塊),而開私家車,汽油貴啊。90年代中期,便河廣場改成了一個公園,“小商品市場”轉移到勝利街、十裏鋪、江瀆宮等處,而公園裏麵綠樹成蔭,是老人和孩子的天地。1999年,便河廣場建成了“沙隆達廣場”,而且一直延伸到長江邊,是當時湖北省數一數二的大廣場;2006年,沙隆達廣場建成了便河彩色音樂噴泉;廣場四周,就是高樓林立、商店密集了。

 

90年代末期,商品房開始了。那時候,裝修房屋都是自己去購買建材,城市裏麵大型的建材市場就有2個,裏麵的商店有好幾百家。那時候,自己裝修房屋,那個真是累啊,不過,自己倒是把建築專業的基礎知識,全部自學了一遍,從螺釘的種類、開關的種類,到吊燈的種類、木材的種類,從防水層處理到(大理石)地板磚的放射性,從油漆的工藝到瓷粉工藝等等。不僅要學會看材料的瑕疵,而且還要學會砍價。現在裝修房屋都承包了,簡單啦。

 

21世紀後,城區中心兩條主要街道,全部都是商店緊鄰商店(非商業單位全部被遷移),估計有上千家,商品種類就基本上包含全部生活用品;名品店、精品店、專賣店很多,單單“金店”就有10多家;除了原來的百貨商店改建的超市之外,新建的大型超市包括家樂福、沃爾馬、好鄰居、中商(2家)、武商(3家)、大潤發、富迪等等。其中,著名的商業城――洪城商港,聚集上千家個體店鋪,類似的商業城還有好幾家。這樣一來,城市人口肯定增加了好幾倍(2009年達到80萬以上),出租車就多了,過馬路都困難,城市很多地方沒有紅綠燈的,行人和車輛誰先誰就過。

 

不過,像家樂福、津澳這樣的食品超市,雖然也是開架迎接顧客,但裏麵的“看貨員”(也叫導購員)實在太多,有的是向你推薦買什麽商品比較好(實際上是廠家的推銷員),而大多數都是用眼睛“盯”著每一個顧客,但還是有人順手牽羊,防不勝防,商家每年損失很大。其它城市也一樣。

 

在加拿大,就不是這樣了,攝像頭特多,無論是華人超市,還是西人超市。如果講購物環境,還是西人超市好,幹淨衛生,沒有噪音,也沒有異味,停車場也大;也沒有人向你推銷什麽商品,購物完全靠自己選擇,不懂英文麻煩就大了。購物方式與國內沒有什麽不同,付款方式基本一樣,不過有些西人超市,是自己刷卡付費,沒有收銀員。這個估計隻有在西人超市才會看到。華人超市很複雜了,中英文商品都有,而且還有亞洲、中東等地的商品;韓文和日文還可以馬馬虎虎猜一下,而泰國文字、越南文字、阿拉伯文字等等都有,有的東西就隻能先買一個試試,看不懂啊。華人超市裏,偷東西的也有,幾個月前,一個店家抓住一個小偷,反而被警察抓了,說是非法拘禁,現在還在打官司。可見,在中國合法的,在加拿大就不一定合法。不過,總的來講,在加拿大購物很自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