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空客

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個人資料
kylelong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生活變遷(33):餐館就餐

(2011-11-28 20:14:03) 下一個

 

 

國內最早的餐館,就是早點餐館。除了麵條、稀飯、饅頭、包子、發糕等等,就沒有其它的了。人們去餐館,也就是吃早點(老家叫過早)。中午和下午去餐館,也是吃麵條、稀飯、饅頭、包子。當然,有時候也會有油條、油餅、稀飯之類的。高中時期,餐館一直如此。當時似乎都是國營的,集體所有製,幾乎沒有個體經營的餐館。

 

大概是80年代中期,國內的餐館才開始有炒菜、炒飯。在廣州上大學時,大學快畢業時,校門口才開始有小店鋪,專門對學生做炒粉、炒菜、炒飯。參加工作後,所在城市要比廣州落後很多,到80年代底,才有炒菜的餐館。但那時候,工薪階層很少去餐館吃飯,一是工資低,二是餐館的飯菜味道不怎麽樣。

 

90年代後,出差的機會很多,全國到處采樣、開會,也就經常在外麵的餐館吃飯了。一般情況下,出差都是居住定點的招待所。招待所的飯菜與一般餐館差不多,相當於公共食堂,大眾菜,能飽肚子就行,那時的廚師水平也就那樣了。如果是住賓館,賓館的飯菜會好很多,但都是10人一桌,不管大家相互之間隻否認識,隻要有10個人,服務員就來餐桌收餐券,開始上菜。沒有公共的筷子,大家也不怕傳染疾病什麽的。如果是會議餐,飯菜的等級就又上一個檔次,國際會議就更不用說了,山珍海味,基本上都有。

 

不過,如果是到野外采樣(魚類),餐館就是自己選擇了,而且是臨時將就一下的。野外采樣的地點,一般都是山區,不會是大城市,可以想象那裏的餐館是個什麽級別。隻要肚子不出問題,什麽東西都吃。我在《野外采樣工作記錄》中都有回憶。

 

90年代後期,到21世紀初,國內的餐飲業迅速發展,高檔酒店餐館很多,廚師的水平也真的很不錯。再說,我那時出差的身份也發生了變化,一般就去大城市,住大賓館。參加的會議也都是全國性的,見麵的領導基本上也是大頭頭,吃的飯菜不會差,而且幾乎都是自助餐。最後一查,血脂高,這就是後遺症!

 

首先是北方餐館。哈爾濱的餐館都是大盤上菜,與洗臉盆一樣大的盤子,一般一桌有56個盤子,每個盤子裏麵裝13個品種;海鮮比較多,淡水魚少;山珍比較多,普通蔬菜品種少;豬肉一定有。當然,有的餐館也有小盤子的。火鍋是少不了的,有時候還有23個火鍋。北方人喝酒很豪爽,一頓飯一桌人,至少要喝45瓶白酒,而紅酒和啤酒不計算,當然時間也不計算。

 

北京、天津、大連等地的餐館,很講究上菜先後次序,盤子很多,海鮮和雞鴨魚肉都不重複,湯和火鍋也不重複;上菜前,會贈送小菜(比如花生米、涼拌黃花、辣蘿卜等等),最後還可能贈送水果。高檔一點的賓館,都有自己的特色菜,服務員會主動推薦。這些特色菜說不上是什麽菜係,但做工很講究,每道菜或許還會有廚師的名字在旁邊。如果是熟人進餐,喝酒也是一定要的。最後一頓酒宴,是一定要有人醉倒的。

 

再看看中原一帶的餐館。湖北四川的餐館,辣的和麻辣的菜相對多。具體的品種來講,魚和水產品會多一些,包括甲魚、黑魚、鮰魚、鱘魚等等;大頭魚和鱔魚總是會有的;有時候還會有野生的小魚,吃完後,我也不知道是什麽魚。很多餐館有野味,比如蛇、野雞、野鴨、刺蝟等等。有一次在四川開藥物學會議,每個菜裏麵都有中藥,

 

上海、青島以及杭州等沿海城市的餐館,海鮮占主要品種,尤其是蝦蟹類和貝殼類。所以吃一頓飯,時間都花在剝殼殼上麵了,而且吃完後,牙齒和舌頭會很長時間不舒服。餐前小菜,以甜食為主;餐後也會送水果。中原一帶的人喝酒不怎麽樣,不過,如果是遇到熟人,一桌也得有12瓶白酒,有時候45瓶也有可能。

 

最後看看南方的餐館。廣州深圳以及海南一帶的餐館,每份菜的分量不是很多,但品種很多,都是用小盤,服務員不停地上菜、下盤子。廣州人尤其喜歡喝湯,一頓飯,似乎有45個湯,而且每次還要服務員來給大家用小碗一一分開,十分麻煩,但顧客省事。

 

現在物流業相當發達,實際上各個城市的菜係品種差別不是很大,想吃什麽都有。而且各個城市的餐館,很多都是連鎖店,除非是餐館自己的特色菜,那就不一樣了。老家有很多親戚朋友,每次聚餐時,都是找不同特色的餐館吃飯喝酒,有時選擇蛇肉、狗肉,有時選擇江魚、野生魚、龍蝦,有時選擇特色火鍋,有時選擇大排檔。而加拿大的中餐館,肉類的品種就少很多,因為沒有野味,中國的蔬菜品種也少。但是,加拿大有很多世界各地風味的餐館,可以享受更多的美味。總之,民以食為天。當然,身體健康,還得要管住自己的嘴!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