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1)
2015 (1)
2019 (2)
2024 (1)
這是第一次來威尼斯不下雨----感覺很神奇. 國外的地方就是這點好,十年沒來她也不變,專心致誌得很。這次來威尼斯是想看它的雙年展。軍械庫是主要主展場地,剛到威尼斯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於是先去展場的外圍走走,順便吃個飯。軍械庫外麵在晚上感覺與白天比很不相同,大概是燈光的光暈所致,弄的一切都有一種國畫般的暈染感;喔,還有那天邊的雲彩,應該說是它們與燈光一起造成的這種效果吧。這次住的地方就在離聖馬可廣場很近的一家民宿,幾乎是出門便是廣場。晚上在聖馬克廣場先喝點,聽一場露天音樂會,明天一天看展。有朋友說威尼斯乃至整個意大利,或整個歐洲都是幾乎“一成不變”的,我更願意說這些地方對人間“用情長久”,不是每天都想著各種花枝招展的手段來製造變化。
威尼斯雙年展速遞之一:下麵這幾張是奧地利館。這是我個人非常喜歡的私人空間設置,簡,潔,空間感很好,地麵設置成鏡麵,一下double了space;尤其是院子裏的鏡麵更是無端出來一片綠意盎然的池水。
“藍色階梯”是比利時館,他們的主題是烏托邦。這裏的烏托邦指的是歐洲人對未來歐盟的幻想隻能注定是烏托邦。歐洲人對歐洲的未來很悲觀,這種感覺很普遍。在意大利遇到的人十有八九會講到2008年經濟危機給他們帶來的創傷。
下麵幾張是北歐三國,除了以自然和人的關係為主外,設計元素是北歐一貫的風格:冷色,簡單線條,空間充足;再往後是荷蘭館。在荷蘭館中,列儂和小野洋子在阿姆斯特丹居住的希爾頓酒店中的那張床,被完整地搬來。荷蘭館一如荷蘭人,既有品又是精明的生意人,刻苦耐勞,一往直前,所以在歐洲人裏麵荷蘭人很有錢。
本來今年的法國館實在感覺平常,但中間有個小插曲就使得它有點意思了。很多館進去時很熱,30度的溫度沒空調是要有點忍受力的,但法國館裏有空調,我就問場裏的attendant, 我問為什麽你們館有空調而其他館沒有(埃及館,蘇聯館,希臘館等),他很激烈地說因為“我們有錢”;我就問是你有錢還是法國館有錢?他說法國館有錢,他沒有;我問為什麽有的館有有的館沒有?是自己選擇的,還是統一安排的?誰付錢?他說是本館付錢。然後又因此而談到窮國,腐國,富國,引出一大堆關於globe south,north的問題。這些館有相當一部分的主題和表現方式都很政治化,建築和藝術一樣不可能擺脫政治的影響。說這一堆話的就是圖三這哥兒們,意大利人。我發現意大利人無論大小都很政治化,都有點偏左。
這是冰島館的展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