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一詞的來曆,年三十為什麽叫除夕呢?
農曆一年裏的最後一天晚上,稱“除夕”,又稱“除夜”。 有時也借指一年的最後一天,亦稱“除日”、“大除”、“歲除”、“歲暮”、“歲盡”、“暮歲”、“大年三十”。由於農曆有大月小月之分,所以除夕可以是十二月三十日,也可以是十二月二十九日。
“爆竹聲中一歲除”(王安石《元旦》)。除,謂光陰過去,引申為交替;夕,謂日暮,引申為夜晚。除夕,意為舊歲至此夕而結束,第二天即為新歲。
周代有擊鼓迎神以驅除疫癘之鬼的風俗,謂之“逐疫”。時間雖然不都在歲末(有時在臘日,有時在立春日),但也可以看作是開了後來除夕風俗的先河。東漢應劭《風俗通》:“除夕飾桃人,垂葦索,畫虎於門,皆追效於前事,冀以禦凶也。”唐代詩人孟郊《弦歌行》對“逐疫”有具體描述:“驅儺擊鼓吹長笛,疫鬼染麵惟齒白。”這種習俗宋代以後還很流行。
宋代吳自牧《夢粱錄》對除夕的重要活動有所敘述:“十二月盡,俗雲‘月窮歲盡之日’,謂之除夜。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淨庭戶,換門神,掛鍾馗,釘桃符,貼春牌,祭祀祖宗。遇夜則備迎神香花供物,以祈新歲之安。”除夕掃塵,實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祭灶日始。據說由於“塵”與“陳”諧音,除夕灑掃門閭有除舊布新的涵義,人們清掃灰塵,也將晦氣、惡運趕出門外,充分表達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求。關於掃塵的由來,民間流傳了一個有趣的傳說。
相傳古代人體內有三屍神作祟,這是個喜歡阿諛奉承、搬弄是非的家夥。有一天,他向玉皇大帝謊稱:人間到處都在咒罵天帝。玉帝令三屍神在咒罵天帝的人家屋簷下,做上暗記,並以蜘蛛網蒙上。又令護法神王靈官於除夕之夜,將有暗記的人家滿門抄斬。此事被灶王爺打聽到,他讓人們在送灶到除夕的這幾天裏,清掃房間,除去蛛網灰塵。王靈官遵旨前來查看,三屍神做的暗記早已被清除,也沒有聽到有對玉帝抱怨的話。於是,他回到天宮向玉帝如實稟告。玉帝對三屍神加以懲罰,不讓他再到人間作惡,人間除夕掃塵的風俗因此廣為傳揚。
不論是漢族還是其他民族,長期以來都將祭祀祖先作為除夕之夜的重要活動之一。這反映了舊時人們難以擺脫的迷信思想,但也表現了炎黃子孫飲水思源、不忘祖先根本的傳統倫理思想。
相傳古代有一個稱為“祟”的鬼怪,常在除夕之夜出來傷害小孩。人們在除夕之夜守著孩子防止“祟”出來搗亂,稱為“守祟”。有一年除夕,一個孩子枕在銅錢上睡著了,忽然一個怪物從窗外伸手準備抓小孩。忽然間,從孩子枕下發出一道白光,怪物受驚逃逸,小孩安然無恙。從此以後,為了避邪,人們都要在除夕之夜給小孩一些銅錢,稱為“壓祟錢”,後來被誤稱為“壓歲錢”。明、清時,以彩繩穿銅錢,編成鯉魚形、如意形或龍形,置於床腳,這便是壓歲錢。後來,指年長者於除夕或新年時給小輩的錢。除了銅錢,富貴人家往往賜以金銀錁子和荷包,也是壓歲錢。江浙一帶流行用竹籃子裝著糕果之類饋贈親友,稱為“壓歲盤”。將桔子、荔枝等果品置於枕畔,供元日取食稱為“壓歲果子”。由於壓歲錢多在除夕守歲時贈給,所以又稱“守歲錢”。所贈銅錢數與兒童歲數相同,所以又稱“帶歲錢”。魯迅在《阿長與<山海經>》一文寫道:“辭歲之後,從長輩得到壓歲錢,紅紙包著,放在枕邊,隻要過一宵,便可以隨意使用。”最高興的當然是兒童,他們可以用這些錢買爆竹燃放,也可以買糖果以及學習用品。大人們也很高興,因為這種熱鬧場麵又增添了節日的歡慶氣氛。這種風俗相沿至今,勢頭不減。由於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壓歲錢的數量也有不斷增多之勢。
敬天地拜祖宗之後,舊時全家大小要喝守歲酒吃團圓飯。清代顧祿《清嘉錄》稱:“除夜家庭舉宴,長幼鹹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俗呼‘合家歡’。”外出辦事的人,要在除夕前趕回家。如果有人在外不及返回,也要空置其位並擺上他的碗筷,以示全家團圓。作為年飯,浙西一帶有“十大碗”的風俗。十大碗,指十隻菜盛在十隻碗中。十碗菜中一定要有肉丸,象征全家團圓;一定要有青魚,象征“清清潔潔,有吃有餘”。上桌之全魚一般不食用,留至新歲,取意年年有餘。雲南地區流行吃長菜,即將青菜、白菜、豬肉、豆腐、筍絲、冬茹等煮成什錦,其中青菜、白菜不用刀切,整葉入鍋烹煮,寓“長吃”之意。東北地區流行吃隔年餃子,這種餃子於除夕包好,供除夕與春節之交的子時食用。在包餃子時,往往將糖、棗子等置於其中。誰吃到有糖的餃子,象征未來的生活甜蜜美滿;誰吃到有棗的餃子,象征早得兒子;誰吃到有錢幣的餃子,象征來年財源茂盛。浙江一些地方流行吃隔年飯,除夕製作,元日分食,寓意“吉祥如意,隔年有餘”。有些地方流行吃隔年菜、隔年麵、壓甑飯,也都有“隔年有餘”的寓意。蒙古族流行用黃油、紅糖和麵粉烙出的新年餅,除夕時全家人各吃一口,表示全家永不分離,永遠團圓,永遠幸福。
“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泯,謂之守歲。”終夜不眠,以迎接新年到來,南北朝以來,全國許多地方都有這個習慣,曆久不衰。全家老小,吃完團圓飯,歡聚在一起,回顧舊歲,憧憬新年。“酒漿羅列,燈燭輝煌,婦女兒童皆擲骰鬥葉以為樂……天色愈黑,鞭炮益繁。”(《燕京歲時記》)據《晉書》,晉時山東臨淄縣令曾下令開獄放犯人回家吃年夜飯守歲,犯人十分感激,節後均按時回到獄中,可見當時對除夕合家團圓這一習俗的重視。一些少數民族也很重視除夕守歲,鄂倫春族人認為“除夕不眠,精神一年”。苗族居民當雄雞報曉之時,就爭先走出木樓,鳴響火銃報年。蒙古族年三十晚辭歲之夜,深夜開始飲酒進餐,每個人都可以盡興吃喝,但用黃油、紅糖、白麵拌和烙成的大圓餅,每人隻能分吃一口,以示全家團圓幸福。除夕之夜蒙古包內長明燈一夜不滅,馬頭琴聲悠揚,人們通宵達旦,徹夜不眠。壯族人家在除夕之夜圍坐火盆守歲,包粽粑,做豆腐圓,蒸年糕,聽老人講故事。他們認為,年三十晚守歲時間越長越長壽。布依族守歲據說是為了聽雞叫,若公雞先叫,說明當年風調雨順,烏鴉先叫則預示寨中將有災禍發生。阿昌族還有一個有趣的傳說:從前阿昌族有個叫臘福的窮人,除夕之夜無錢辦年貨,便抱來一堆麻櫟樹枝屋裏烤火。半夜時分,屋簷上突然掉下一根綠枝,臘福順手將其丟進空米囤。奇怪的事情出現了:空米囤裏頓時盛滿了白花花的大米。人們知道後爭相傳告,此後每當除夕總要烤火守歲,以求米囤充盈。
舊時台灣一些地方,一些寺廟常在除夕通宵演出所謂“避債戲”。在新年前無法還清欠債者,可前往廟中躲債觀戲。討債者如果進廟討債,會引起公憤,甚至會遭到觀戲者的毆打,從而使借債暫時無力歸還者也能過一個平安的新年。
古人有不少描繪除夕守歲的詩,如杜甫的“守歲阿戎家,椒盤已頌花”,蘇軾的“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嘩。坐久燈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