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夜雨

我想知道,在一個中國留學生眼中,實現美好的思念是怎樣一個夢.....
個人資料
正文

屈原之殤

(2010-06-16 02:56:48) 下一個
  中國夏曆(即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俗文化傳統節日——端午節。“端午”也稱“端忤”。“端”,“正”的意思;“午”,通“忤”,忤逆,不順,背犯的含義。“端午”,既是糾正過錯,過妄矯正,即昭雪的意思。我們從這“端午”的名字,就可以知道這裏麵隱含著不為人知的冤屈。“端忤”這個詞,太過顯露,故用“午”字替代。這“午”,又指正午,故又稱為正陽,名端陽,這就是民間為何叫“端陽”的原因。  那麽這裏麵到底隱含什麽樣的冤屈呢?當然那就是屈原的冤屈。端午,就是要為屈原端忤昭雪的意思。  屈原 (約前340-前278年) ,名平,字原,湖北丹陽(今秭歸)人,是戰國末期楚國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後代,出身為顯赫名望的王孫貴族世家。楚武王熊通東征西討,南攻北伐,統一了江漢平原,占據江淮大部,南侵巴蜀,北逼周朝帝都,東憾齊魯,西威秦國,擴地千裏,直到死的一刻都在征戰之中,為後來楚莊王北進中原、飲馬黃河、問鼎周禮稱霸諸侯奠定了基礎。楚國吞並了眾多的諸侯國家,采用“遷其公室,存其宗廟,縣其疆土,撫其臣民,用其賢能”的策略,得到各國各個民族的擁護,縱橫跨越大江南北的11個省,建立起一個強盛的積極進取的多民族國家,為當時戰國期間最強大的國家,這個國家一直延續了800多年。楚國不斷強化其臣民的國家認同的觀念,激發他們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強烈的本土意識和民族意識,顯示出強大的開放性和凝聚力。這是楚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獲得迅猛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內在原因,實現了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和荊楚文化的水乳交融,也由此可見楚國的勢力以及其文化影響之深遠。  屈原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入則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早年深受楚懷王寵信,官拜左徒、三閭大夫。屈原為王室之後,為傳承和實現楚國的統一霸業,對內積極輔佐懷王變法圖強,對外堅決主張聯齊抗秦,一度使得衰敗淪落的楚國兵強國富,其威震動西秦,並由此展開秦楚爭霸決戰。  此時的楚國仍舊在傳統意義上十分強大,但實際為奸伶權臣當道,王室成員腐敗奢靡,國家已經處於衰敗之中。屈原也屬於王室成員中最受寵信的王族三姓昭、屈、景之一,而且為左徒、三閭大夫,與王圖議國事,足見權勢之大。左徒僅次於令尹,而三閭大夫是主持宗廟祭祀,兼管王族屈、景、昭三大姓子弟教育,率其賢良,以厲國士。楚懷王十一年,屈原協助楚懷王邀請齊、韓、趙、魏、燕五國君王在楚國的郢都(今湖北江陵)聚會,締結了六國聯盟。然而,屈原的變法圖強的行為卻得罪了其它的王室權貴和一些親秦的權貴,那時屈原還被楚懷王信任,所以是敢怒不敢言。  公元前315年左右,秦國擊敗韓國、趙國和魏國,統領中原,與楚齊聯盟的江淮地區形成對峙局麵。這時刻就產生了“朝秦暮楚”這個典故來,可見當時秦楚兩國局勢的複雜和多變。  秦國要擊敗楚國,首先必須除掉屈原而瓦解齊楚聯盟。因此,秦國采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派張儀兩次使楚。  楚懷王十五年,秦“患”楚懷王重用屈原,“使張儀之楚”,暗中收買令尹子椒、南後鄭袖、上官大夫靳尚和公子子蘭,離間懷王與屈原的關係。由於屈原恃才放曠,孤傲不馴,不懂得權謀機變,無法平衡王室矛盾,楚懷王也就漸漸疏遠了屈原,撤掉左徒之職,隻負責王族宗廟事物,不再參政,造成“屈原遂放於外”的情況。也就在這個時刻,屈原寫下了那篇古代不朽的楚辭《離騷》和《天問》。《離騷》從自敘身世、品德、理想寫起,抒發了自己遭讒被害的苦悶與矛盾,斥責了楚王昏庸、群小猖獗與朝政日非,抨擊黑暗現實,不與邪惡勢力同流合汙的鬥爭精神和至死不渝的愛國熱情。  楚懷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秦相張儀再度出使楚國,用重金收買靳尚賄賂懷王寵妃鄭袖,慫恿懷王斷絕與齊國的外交關係,許諾割地600裏要楚與齊絕交。楚懷王聽信讒言:“聽張儀之邪說,遂絕強齊之大輔”, 遂與齊斷交,楚、齊關係破裂,六國聯盟瓦解。  公元前312年,楚派使者往秦索地,張儀背約,隻許6裏地。楚懷王大怒,派大將軍屈丐率軍攻秦。秦惠文王派庶長魏章及樗裏疾、甘茂率軍迎戰,韓國也派兵相助。兩軍戰於丹陽,秦施計離間楚將關係,使其互不配合,大敗楚軍,俘屈丐及裨將逢侯醜等70餘將領,斬首8萬人。隨後,秦又遣軍攻取楚地漢中(今陝西漢中)600裏地,置漢中郡。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秦楚丹陽之戰”。 此戰,秦國重創楚軍主力,擴大了勢力範圍,消除了楚對秦的直接威脅。  楚懷王不甘心失敗,乃悉發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於藍田,各有勝負。魏聞之,襲楚至鄧(今湖北襄樊北),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願得地,願得張儀而甘心焉。”當時楚懷王為了挽回不利局麵,再度起用屈原出使齊國,欲修複楚、齊關係。張儀聞之,乃謂秦王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張儀如楚,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於懷王之寵姬鄭袖。楚懷王竟聽鄭袖,複釋去張儀,致使使齊楚聯盟未能成功。屈原出使齊國回來,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其後,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眜。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絕秦歡!”懷王卒行。入武關,秦伏兵絕其後,因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亡走趙,趙不內。複之秦,竟死於秦而歸葬。長子頃襄王即位,以其弟子蘭為令尹,屈原再次被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輾轉流離於沅、湘二水之間。  屈原既放,遊於江潭,行吟澤畔,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漁父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與!何故至於斯?”  屈原曰:“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聖人不凝滯於物,而能與世推移。世人皆濁,何不淈其泥而揚其波?眾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釃?何故深思高舉,自令放為?”  屈原曰:“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湘流,葬於江魚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塵埃乎!”  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複與言。  以上主要載錄司馬遷《史記》而闡述屈原的一生的。  在這流放期間,屈原將楚國的祀神樂曲《九歌》加以整理和潤色。從《九歌》中我們可以看到人與神的交相感應,抒情和環境相輔相成,充滿了濃厚的楚國浪漫而熱情的生活氣息。曆來對於《九歌》,爭議頗多,是非也頗多。  更有人把《九歌》與屈原被流放的原因和死因聯係起來,妄加品論屈原,以為是屈原寫的個人男女私情,這是對楚國祭祀樂曲《九歌》無知和對屈原的汙蔑。《離騷》中有“奏《九歌》而舞《韶》兮”、“啟《九辨》與《九歌》兮,夏康娛以自縱” 的句子,由此可見《九歌》早就有之,隻是經屈原整理加工而已。那些一知半解或望文生義的人試圖把《九歌》所描述的男女之情事說成是屈原自己的事,並以此解釋屈原之死,並試圖解釋屈原遭流放最終被殺的理由,甚至說成是屈原愛上了鄭袖,傾襄王也成了屈原的私生子,故而遭流放,真是無聊透頂,無恥之極。  屈原的最後之作《懷沙》,也被人認為是偽書,理由是與《離騷》、《九歌》等楚辭風格不一,《懷沙》大多為四言詩,而《離騷》和《九歌》也各自長短不同。屈原以前的的詩歌,《詩經》或民歌,多為四言詩句,到了楚國時期,賦、比、興等手法被巧妙地糅合應用於楚辭之中,而且突破了《詩經》以四字句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參差錯落,靈活多變。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於”、“乎”、“夫”、“而”等虛字,用來協調音節,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歎的韻致。這和楚國的《九歌》和《韶樂》影響有關,明顯楚辭是可詠可歌、可樂可唱的文學格式。屈原開創了中華文學史上的第一位詩人的先河。過去的詩歌音樂都是民間生活集體流傳創作的。從上可以看出,雖然《懷沙》似乎回歸了《詩經》風格,但這也是符合詩人之將死而心情激烈慷慨求死的心態,而唯有四言更容易表現這樣的情懷。  公元前280年,秦軍大將白起攻破楚國舊都“鄢”(今宜城)公元前278年,秦軍攻破楚都郢(今荊州沙市一帶),“燒先王墓夷陵”。屈原親眼目睹國破家亡,心如刀割,雖然此時楚國依舊還很大,但感覺複國已然無望,遂於中國夏曆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之作《懷沙》,然後抱石投入汨羅江中,以死殉國,用自己的生命譜寫了一曲壯麗的愛國主義樂章。  對於這“抱石投入汨羅江”,後人心存懷疑。也許按照現代人的思維,真是有些不可思議。但是,當我們用心去讀完屈原的文字後,就會知道,屈原選擇“死”,是殉國的含義。這是我想起了1940年5月16日,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在殉國前寫給他部下的信:  “看最近之情況,敵人或要再來碰一下釘子,隻要敵來犯,兄即到河東與弟等共同去犧牲。國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為其死,毫無其他辦法。更相信隻要我等能本此決心,我們的國家及我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決不致亡於區區三島倭奴之手。為國家民族死之決心,海下清,石不爛,決不半點改變,願與諸弟共勉之。”  讀了這封信,就可以回到2300年前去理解屈原之死了——那就是殉國。  據說當屈原投江而死的消息傳開以後,那時正值楚國將亡國之時,人民心中還期盼著屈原能夠重新複興楚國呢,楚國人民都不相信是真的,便紛紛駕舟奮力營救,沿水招魂,可一直無法找到屈原的遺體。百姓們擔心被蛟龍、魚蝦蠶食屈原的身體。並將粽子投入江中,以免所食,便把糯米用衣服包裹捆綁成人形或直接投入江中,避免蛟龍傷害屈原,同時把船頭做成蛟龍的樣子,希望能把水中的蛟龍、魚蝦嚇走。這樣一直持續了好些天,整個汨羅江和洞庭湖都找遍了,一直擴散到整個楚國領域。  就這樣,每年的夏曆五月五日,楚國的人們都會在水邊“劃龍舟”和投放“粽子”,以此祭奠屈原。並把這天的活動稱之為“端陽節”,這也才有後來“龍舟競渡”和“吃粽子”的習俗。要知道秦國統一六國後,六國文化是被禁止的,因此這紀念屈原的活動,隻能是變通的,這“端午”、“端陽”的叫法,足見楚國人民的機智和智慧。  關於“粽子”為何要“五花大綁”,那是後來演化成飲食文化後的需要。那時用糯米或糯米粑粑撒入江中祭奠死去的亡魂,早就成了習俗。而屈原投江後,百姓愛戴的英雄,自然都會去營救屈原或是找回屈原的屍體。為了防止魚蝦蛟龍吞噬,或許把船做成龍形也是可能的,把糯米投入水中,那是引誘魚蝦吃食,避免屈原屍體被食。  近代考古發掘的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很多人以為墓主是屈原。該墓中有楚懷王所賜“龍首玉帶鉤”和太子所賜“東宮之杯”, 墓主遺骨仰身直肢,兩手交置於腹部,雙腿分開。這很像是墓主抱石投水而淹死後,被打撈上來,因屍體僵硬未能複原的姿勢。這也許真的是屈原墓,因為這墓主的規格和格調均是按楚國王室貴族禮節從容完成的。雖然楚國都城陷落,但早在陷落前即公元前280年就已經遷都,而《哀郢》正是寫於遷都之時。所以屈原在公元前278年郢都陷落後自殺殉國,也是合情合理的。楚軍僅剩十萬退到陳,將陳作為都城,繼續與秦國交戰,但實力已經不可能與秦國抗衡了,直到公元前223年秦軍攻下壽春,才宣告楚國滅亡。因此屈原死的時候,傾襄王仍舊有時間和空間,以及相應的國力,可以為屈原搞一個濃重的墓葬。畢竟屈原是傾襄王的老師啊,還是有感情的。  至於傾襄王為何也要放逐屈原,我想這也是屬於王室家族矛盾鬥爭的必然。子蘭是傾襄王的小弟,這兩弟兄無疑都曾在屈原身邊接受教化,而屈原本身也屬於王室之後,其才能和政略無疑是最傑出的,被猜忌也是自然的,因為屈原的所作所為,無疑就是當年其先主楚武王的王圖霸業,其誌不在小,必然會招受懷疑。所以屈原雖有才幹和抱負,卻也僅僅可以為左徒,也就是外交部長類似的職務。  屈原之死,其死也悲。屈原之悲,其悲也憐。  屈原之憐,其憐也苦。屈原之苦,其苦也哀。  屈原之哀,其哀也歎。屈原之歎,其歎也泣。  屈原之泣,其泣也噓。屈原之噓,其噓也唏。  隨著後來秦帝國的崩潰,西楚霸王項羽建立西楚,再度展示了楚國人的勇猛和不屈。雖然後來大漢一統河山,但這楚國文化和習俗卻從此流傳蔓延開去,這“端午節”也與各地民俗文化融合在一起,得到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由此成為中華文明民俗文化中重要的思想和內容之一,並流傳至亞洲,影響世界深遠。諸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都是這“端午”的別稱。這些習俗共同點主要是:吃粽子、門上插艾或菖蒲驅邪、係長命縷、飲雄黃酒或以之消毒和賽龍舟等等。這便形成了中國獨特的文化現象,不僅僅是吃粽子和賽龍舟的活動,更重要的是這種活動的意義已經成為一種愛國教育方式。故此以殤記之:  屈原之殤  楚天習俗四海揚,菖蒲艾葉賦酒黃,龍舟競渡糯米香。  屈子憂國賦騷人,騷人猶自嬉戲忙,千年忠魂耀四方。  端午之祭  (正值庚寅端午,以詩祭之。)  蒲葉青,雄酒黃,大紅棗子人人爽,家家佩香囊。  糯米白,艾葉香,四角粽子個個想,處處是端陽。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