瀟湘夜雨

我想知道,在一個中國留學生眼中,實現美好的思念是怎樣一個夢.....
個人資料
正文

一個“太監化”的社會

(2009-03-18 07:47:09) 下一個
         寫這樣的文章,一般來說要有三個不怕的準備,一是不怕挨罵;二是不怕吃官司;三是不怕領導找你再教育。你就可以大聲高唱著:“哥哥你大膽地往前走,不回頭……”
 

   其實,寫這篇文章是受了央視春晚《不差錢》中的小沈陽的啟發來靈感的。你說這哥們,咋就不像哥們?男不男,女不女,活脫脫像個太監。不過,這樣的人還真不少,某電視台有個模仿秀節目,專門搞了一次模仿小沈陽,其中一位模仿小沈陽之後,頭發、服飾一變,變成了李宇春。要說這是一場模仿秀,倒不如說走一場太監秀。太監如此受熱捧,這個社會是不是病了?
  

   魯迅先生曾在《最藝術的國家》一文中說:“我們中國的最偉大最永久,而且最普遍的‘藝木’是男人扮女人。這藝術的可貴,是在於兩麵光,或謂‘中庸’!男人看見‘扮女人’,女人看見‘男人扮’……”小沈陽跑火,是因為一個東北漢子像個軟綿綿的南方女人;而李宇春走紅,是因為成都這個姑娘像個北方的大男人,有陽剛之氣,要不也沒有那麽多姑娘說她帥呆了。這一男一女的成名經曆,卻都是我們這個社會的病態特征。


   太監在中國有千年曆史,但隨清朝的滅亡而不再存在。不過,不是沒有太監就沒有太監文化,太監文化是源遠流長,在國人的腦子裏還根深蒂固。在太監文化的薰陶下,有太監愛好、太監心理、太監性格的人卻是很多。雖然我們不提倡太監文化,但不是不提倡就沒人不喜歡太監文化,人家是喜形不於色,且不聲張,悄悄的幹活。尤其是單位的“一把手”,都希望自己如封建王朝的皇帝,有絕對的權威,說一不二,所以都希望他的部下都“閹了”、“蔫了”,就連女“一把手”都希望她的男部下沒有男人味,而是像太監一樣見她唯唯諾諾,點頭哈腰。當然這也是有文化背景的,武則天也好,慈禧也好,不要說容忍手下沒陽剛,就連自己的兒子也不能容忍。電視劇《康熙王朝》主題歌《向天再借五百年》中有句歌詞“我真的還想再活五百年”。束學山先生說,這是皇權思想和奴才意識在作怪,“從康熙1661年即位至今還不到四百年;若指抽象概念,則是時間的無限,流芳百世,萬壽無疆,萬歲,萬萬歲。”其實人家需要再活五百年的是“太監化”社會,最好是萬歲,萬萬歲。
 

   我有一個同學,在官場上可謂得心應手,官是越當越大,他總是能擺正上級與下級的關係,他當下級永遠是上級的好“太監”部下,而在一把手的位置上,就變了一個人似的,專橫跋扈,用他的話說就是“不當孫子,豈能當爺爺?”一個上百人的單位,他這個一把手就是爺爺,其餘的人就是隻有當孫子(太監)的份了。皇帝隻有一個,太監卻是非常多的。


   不過,也有不想當太監的,但這是鳳毛麟角。我有一朋友,在行政單位工作,幾十號人的單位還從來沒有誰敢對一把手說不,但他不但說不,還與一把手大吵了一場,把頭頭罵了個狗血噴頭。不想當太監的底氣當然是無欲則剛,不想在這裏幹就走人,誰怕誰呢?沒有這樣的底氣,那就千萬別拆騰,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中,你不想成太監也得成太監。中國有句古話一直是教育後人的:“好漢不吃眼前虧”,跟領導作對,不僅僅吃眼前虧,有的是小鞋穿。這種“好漢”心態,其實是典型的太監心理。
 

   太監文化浸淫了官場,媒體也不例外,隻要有一篇新聞被重要領導批評了,這個地方所有的媒體就要被“閹割”,最後都成了太監,這也不能報道,那也不能批評,條條框框劃好了,紅線是不能闖的,誰闖誰倒黴。當然就是有記者編輯想闖,領導也不同意,審稿時稿件就會被槍斃。要知道人家媳婦熬成婆,好不容易當個領導,決不會因為一篇稿件而丟烏紗帽。所以,他們會在大會小會上反複強調注意那些,那些是不能報道和刊登的。
 

   過去,西方人稱我們中國人是“東亞病夫”,不一定是指中國人吸鴉片,導致身體瘦弱,而是指中國人直不起腰來,唯唯諾諾,像太監一樣缺乏陽剛之氣。試想,鴉片是他們輸送來的,如果說“東亞病夫”是因為吃鴉片造成的,不但要背負惡名,也不利於推銷鴉片。要我說,清王朝的滅亡不僅是宮廷的“太監化”,而是整個中國都“太監化”了。而中國人後來把列強們趕出了中國,是因為革命者喊出了不做“東亞病夫”的口號,要改變奴役千年的“太監化”社會。


   太監絕跡了,吸毒者仍在。看我看來,中國仍然處於發展中國家,是因為中國有太監愛好、太監心理、太監性格的人還很多。要振興中華,邁向世界強國之林,就必須堅定不移地去掉“太監化”社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