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在改革開放的中國忽然龍袍加身的封建帝王在億萬觀眾麵前大抖“皇風”,皇帝戲火爆熒屏。如《還珠格格》、《戲說乾隆》、《慈禧西行》、《康熙微服私訪》、《雍正王朝》和《漢武大帝》等等。進入新世紀,中央電視台又在黃金時段推出了《康熙王朝》\《天下糧倉》,引來聲聲讚歎。
當中國正在通向現代民主和法製的道路上步履艱難的時候,前現代的帝王卻在電視屏幕上受到盡情的歌頌,帝王的威儀、帝王的“英明”、帝王的權謀、帝王的“憂國憂民”,以及帝的妻妾成群,等等,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和渲染。就拿電視劇《康熙王朝》來說,那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情節確實引人入勝。康熙大帝文功武治、懲治貪官的氣魄,暗查民情、體恤百姓的故事,讓我又一次感受到了文藝作品塑造的明君、“青天”的力量。這些帝王戲都把帝王、“青天”刻畫得勵精圖治,為國為民,不屈不撓,強烈反腐,讓人們從心理上得到一種暢快的滿足感,把老百姓盼望明君、“青天”的思想演繹得合情合理合乎邏輯,讓明君、“青天”一代接一代有了生存的土壤。
這種帝王劇之大受歡迎,是毫不奇怪的。中國人有著濃厚的崇皇情結。這種崇皇情結正是傳統的臣民意識的內核。崇皇情結可謂是中國人文化心理上的一個極為頑固的病灶。而帝王劇正是因為觸動了最廣大的中國人的崇皇情結,才贏得很高的收視率的。 對於中國人的這種崇皇情結,帝王劇的製作者們是有著清醒的認識的。他們就是要調動大眾的崇皇心理、就是要調動大眾的崇皇情緒,因此,也就不可能以一種批判的態度來表現帝王,而隻能以一種欣賞、稱頌和崇拜的姿態,來表現所謂的“明君”和“清天”。
冷靜地想一想,帝王劇宣揚的“明君”、“青天”思想,並不是什麽好東西。盼望明君、“青天”的思想是封建社會的產物,它是把老百姓放在受人擺布、被拯救的地位上的,其內涵是人治。明君、“青天”思想與現代社會的民主、法製是背道而馳的,已是不爭的事實。而曆史的經驗也一再證明:明君、“青天”不可能從根本上拯救民眾於水火。而廣大中國人的明君、青天情結強勁一分,中國的民主和法製化進程就艱難一分。
在曆史進入21世紀的時候,民主、科學與法治已逐漸深入人心,而有些人腦袋後麵雖然早已沒了那根醜陋的辮子,但心中那根無形的辮子依然根深蒂固。老百姓因現實的嚴峻與認知的不同,有了盼望“明君”、“青天”的心理並不奇怪,奇怪的是那些文藝工作者,一再灌輸明君、“青天”意識,是他們心中的奴隸心態在作祟,還是想用明君、“青天”來代替民主與法製,用人治來代替製度的完善?他們自己有這種封建皇權意識就已經令人擔憂了,而更可怕的是,他們又一而再再而三地把封建皇權意識演繹成歌頌明君的文藝作品,讓老百姓情有獨鍾而又深陷其中。
帝王戲的一再熱炒,是應當引起我們警惕的。因為我們懂得,文化依然有著強大的教化作用,而那個封建王朝離開我們還不太遠,我們在心理和行為上還時不時地受著它的影響,我們還不能心情放鬆地去欣賞那些歌頌明君、“青天”的文藝作品,純粹地娛樂自己。
寫到這裏,我們有必要回顧一下雜文家邵燕祥先生早在20多年前寫的著名雜文《切不可巴望“好皇帝”》:“一句話,不要皇帝,哪怕是“好皇帝”白給也不要,我們不是要在“好皇帝”和“壞皇帝”之間作選擇,我們是要在真正的社會主義與封建主義之間,在民主與專製、法治與人治之間作選擇。而巴望出現一個“好皇帝”的心理,使我們想到封建社會中暫時還沒有做穩奴隸的人們對暫時做穩了奴隸的人們的歆羨;它產生在十年浩劫之後,人心思治之時,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卻會使我們忘記或放鬆對封建主義殘餘的警惕和鬥爭。那結果是非常危險的。這是危言聳聽嗎?居安思危,正是為了真正的向前看。”(1980年8月7日《北京晚報》)
說得多麽深刻,振聾發聵!“好皇帝”不如好製度,皇帝再好,也是家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