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水潭位於明清北京內城的西北,又叫作什刹海西海。在海子西北的小山上,是始建於明代永樂年間的法華寺。因為附近就是高粱河入城的總水關,這座廟宇負有特殊的使命,所以又曾經叫做鎮水觀音庵。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重修以後改名匯通祠,匯是融匯的匯,通是暢通的通,寄托了北京人的期望,現在已經被改建成元代科學家郭守敬的紀念館。水關的南岸原來有一隻石雕的鎮水獸,當年,幾乎所有的地麵活水都是從它的鼻子下麵流進北京城的。
在什刹海後海的南岸,有一條柳蔭街,從柳蔭街南行再轉東,是前海西街,這兩條街本來是連接積水潭和什刹前海的一條水道,當地人稱之為清水河,或是月牙河。水道西岸有條小街,明代時候叫做李廣橋西街,這座李廣橋就在街道的北端。
李廣其人本是明弘治朝的太監,權勢煊赫,史料上說他“起大第,引玉泉山水,前後繞之”。他獲罪以後,八大罪狀之一就是“盜引玉泉,經繞私第”。入清以後,李廣的宅子曾為權臣和珅的住所,後來又成為慶親王府和恭親王府。到了清代中葉時,李廣橋西街僅指這條街的北半部。南半部因為在銅鐵廠胡同東口外有座清水橋,所以叫做清水橋胡同。月牙河自清水橋下南流折東,有橋名三座橋,亦稱三轉橋、海子橋,或者叫月橋、越橋。溝水過橋後,經由響閘進入什刹前海,所以這裏還有一條三座橋胡同。20世紀50年代,北京市政府整理城市水係,把明溝改成了地下暗管,橋與河都看不見了。60年代改名為柳蔭街。
在地安門東大街的路北,有一條東不壓橋胡同。這本是什刹海水從後門橋下進入皇城的通道,是禦河的上端,胡同因橋而得名。
東不壓橋是一座東西向的石橋,位置就在胡同的南口外,在原來地安門大街街心稍偏南的地方。原先,明清兩代的皇城就從半邊橋上通過。因為在地安門西大街北海後門稍東位置,有一座同樣、同名、同一功能的石橋,所以人們分別把它們稱為東、西不壓橋。這座橋建於明永樂十八(1420)年,民國初年拆皇城時,一並拆除。明代中葉的《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中稱其為步糧橋。有人認為應該是“步量橋”,意思是說橋身被皇城占去一半,橋身之窄,可以用步測量。民國後又改稱不壓橋,意思是說皇城拆除,石橋如釋重負。20世紀50年代,河道改為暗管辟成胡同以後,稱原來河道的南北方向段為東不壓橋胡同,原河道東西方向通後門橋的一段改屬拐棒胡同。
從東不壓橋胡同穿過地安門東大街,就是東板橋胡同。這條胡同原稱東板橋街,也是因橋而得名。原來的橋是一座南北向的木板橋,是前海之水自東不壓橋入皇城後的第一座橋,位於今東板橋胡同與北河胡同接口的地方。北河胡同也是舊日河道,河水由此東行,在水簸萁胡同一帶南下。所謂水簸萁,是說這個地方地勢低窪,容易存水。
禦河由此南下,直抵東長安街。這一段以前稱作東安門河沿,後來又以東安門為界分為南、北河沿。明永樂年間展拓京城南牆以後,這段河道就不再通航了。宣德年間又把皇城的東牆從禦河西岸移到了東岸,更將這段河道劃入了皇家禁地,百姓從此不得涉足。直到民國初年,南河沿鋪設暗管,改成馬路,並且在皇城南牆上開了個豁口,這才重新對民眾開放。20世紀50年代以後,北河沿也改為暗管,從此成為通衢大道。
順北河沿南下,有地名沙灘。這個地名的形成應更早於元大都建設之前。隻不過原來地名的範圍要比後來大得多。今日公安醫院以南有銀閘胡同。閘的位置在胡同東口外禦河中。清代《宸垣識略》一書中說“騎河橋北有石礎堵水中,開二尺許,當即銀閘也”。
銀閘以南有騎河樓街。所謂騎河樓,實際上指的就是樓閣式的橋梁。這座橋建於明代,在騎河樓街東端橫跨禦河,街因以得名。在《乾隆京城全圖》中記有這座橋的大致式樣和這條街的名稱。到了清末,橋已久廢,隻剩下這條街名了。
東長安街以南的正義路原名禦河橋。明代初年,禦河南出皇城以後,放棄了通惠河故道,沿著一條新開辟的河道筆直向南,穿過正陽門東水關,進入內城南護城河。在這段新開的河道上,依次橫架了三座石拱橋,東長安街上的北禦河橋、江米巷(今東交民巷)內的中禦河橋和緊靠城根的南禦河橋。明代在北禦河橋南側的東、西兩岸曾各立一座牌坊,額題“禦河東堤”和“禦河西堤”,禦河新柳,蔥鬱可觀,常為詩人題詠。崇禎二年(1629),後金(清)大軍攻進長城,京師戒嚴,“守城官軍禦寒無具,盡砍為薪,僅存翰院牆東一帶矣”。到了清代後期,這段禦河被劃入了外國使館界。1901年使館界拆除了南禦河橋,改為暗溝,作為六國飯店的停車場。1926年,又改中禦河橋以北至長安街一段的禦河為暗溝,路麵中間辟為綠化隔離帶,仍以原來的東西河沿為通道。1924年剛通有軌電車時,此地曾有“禦河橋”一站。到了30年代南河沿改為暗溝以後,北禦河橋也被拆改為馬路。抗戰勝利以後,命名禦河橋東側路為興國路,西側路為正義路。建國後,兩側統一命名為正義路。
在今日的北京火車站一帶,曾有個叫做泡子河的地名。泡子是北方人的叫法,指的是有積水的坑溏窪澱。明末的《燕都遊覽誌》說它“前有長溪,後有廣澱”,《帝京景物略》也說是:“窪然一水,…積潦耳”。明代政府曾在這裏設立過盔甲廠,廠中別有專門製造銃炮火藥的炮作,所以明代的文獻中,也把它稱作炮作河。
泡子河原本不是死水,它的下遊沿著水關通向崇文門外的東護城河,成為城市的一條泄水孔道。明清兩代,林木明秀,風光宜人,濱河有很多私家園林。當地的呂公堂等廟宇也頗著名聲。到了清代中葉的時候還是一個挺寬闊的水麵。有兩條水道通向泡子,一條南北方向,起自南牌坊胡同中段以東,沿著朝陽門南城根向南注於澱。今日的泡子河東、西巷就是昔日南北方向的舊水道。另一條東西方向,西北自船板胡同西口迤南,沿著胡同的走向抵達崇文門東城根後,向東注於澱。這就是來自北禦河橋的通惠河故道。明初拓展內城南垣,禦河改道向南,這條水道也就逐漸湮廢,在內城東南角的低窪處聚成了泡子。
到了20世紀40年代末,泡子河已成了一片死水,後來填平成了居民區,地名仍叫泡子河。50年代建設北京火車站的時候,大部分都成了站區建築。
明代初年,元朝的金水河上遊改道,原河道中自西直門南水關到今日柳巷的一段,以及從後泥窪折東,東西斜街以下的部分便逐漸湮沒了。中間部分的南北方向水道經過疏浚,成了西城地區的排水幹渠,叫做大明濠。大明濠從西直門大街上的橫橋(又稱紅橋、虹橋或洪橋)南下,越過南城根的象房橋,經宣武門西水關入南護城河。大明濠兩側的通道,以辟才胡同西口為界,稱為南、北溝沿。沿溝沿途架橋40餘座。橫橋向南依次有北大橋(寶產胡同西口外)、南大橋(西四北八條西口外)、馬市橋(阜內大街與羊市大街交界處)、太平橋(廣寧伯街東口外)、石駙馬橋(新文化街西口)、象房橋等等。
民國以後,明溝改為暗管,開辟馬路,稱溝沿大街。抗戰勝利以後,為了紀念抗日英雄,改北溝沿大街為趙登禹路,南溝沿大街為佟麟閣路。“文革”期間,改阜成門內大街以北為白塔寺東街,複興門內大街以南為民族宮南街,兩街之間為太平橋大街。80年代以後,又恢複白塔寺東街為趙登禹路,民族宮南街為佟麟閣路,太平橋大街依舊。
太平橋街東有前泥窪、後泥窪胡同。在古代,太平橋街和西斜街都曾經是河道。元代建大都城以前,兩河夾角處是一片自然沼澤。建城以後修整了河道,沼澤裏的積水便沿河而下,這個地方漸漸成了聚落。明代此地叫做小河漕兒。到了清代,水量減少,民居增多,才有了前、後泥窪胡同。
元代的金水河穿越今天的西單北大街,這裏原有一座石橋。明代中葉稱其為幹石橋,可見那個時候水道就已經幹涸,隻剩下一座石橋了。至清代中葉,橋左右還有一段幹河溝,到了清末就已成平地了,地名也按照俗稱改成了甘石橋。石橋在東、西斜街之間,西單北大街街心稍偏東,是一座南北向(稍偏東北)的單孔石橋。民國初年鋪設馬路的時候,橋被埋入地下。當時這段南北馬路被稱作甘石橋大街,40年代時並入了西單北大街。1956年重修西單北大街馬路的時候,還曾在地下發現了這座橋。
http://muyv.blog.hexun.com/9996770_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