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追求的,是我們需要的嗎?
(2009-12-16 17:44:38)
下一個
先來個假設:
假設一個人,年方四十,工作十幾年。有夫(妻),有子女,房子,車子。
票子數十萬,房子供到一半。
此人從小命苦,生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中國,受的是傳統教育。考試一把好手,交際勉勉強強,工作不上不下。事業上眼高的時候,手也有夠不著的地方,常鬱悶。
有沒有人會覺得,退後一步,不追求那麽多還好?不必住大房子,也就不必每年收入十數萬去還貸款了。過過簡單的生活,想幹啥就幹啥。我們真正需要的其實很少,就說在美國,買個十來萬的小房子,開普通的豐田車,超市買買菜做做飯啥的,交三五位知己,沒事簡單樸素地聯係聯係。也不用去住幾星酒店。
想通了,生活會不會也很好過?
當然我不是這種人,我喜歡懶懶散散的,舒舒服服的,不要為柴米油鹽動腦筋,過簡單的生活。我覺得這和每個人的性格有關,還有小時候的家庭背景有關,有時候貧窮家庭走出來的孩子更在意成功,財富,實力等等。
對個人物質需求的知足,會使人有機會去追求更有意義的東西。
這樣的生活真不錯哦!
要到四十還有幾年,還可以慢慢想。
對物質需求的不知足,是人的低級之處。
對個人物質需求的知足,會使人有機會去追求,創造人類共同的財富。
回複夾心的評論:
人總該有個目標吧.如果就過那種知足的生活,與動物有什麽區別呢?達到很難達到的目標,心理也很高興.
可他們幹嗎還冒著生命危險偷渡到美國?
家庭一起搞聖誕裝飾就是很幸福的一件事:http://mikewu.name/sherrymike.html
吃穿住有了,生活有保障了,沒有必要追求更大更好。
如果因為喜歡做某份工作,心甘情願地去拚命,吃苦還行。如果是為了追求大房子,這樣做不值,人生苦短,應該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孔子說四十不惑,四十歲了,這個問題應該有答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