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老Z近期忙得團團轉. 女兒馬上要上Wellesley College, 原來的大房子夫妻倆住太空曠, 於是要換小一些的Townhouse. 原來三個人三輛車, 但女兒第一學年學校不讓趴車, 而老Z的Infiniti G35 正好 Lease 到期, 兩輛車就夠了.
不料上星期一中午吃飯, 老Z吆喝著: 坐我的新車, 一輛08年的 Volvo XC70. 當然話題圍繞著車市的衰退, 討價還價的技巧… 老Z還感歎這麽多年來竟然換了那麽多輛車, 我則感歎現在買輛高檔車怎麽就像逛一下小菜場! 老Z這輛車估計幾個電話就搞定, 去年我的那輛Lexus RX350, 二個小時不到就被我開回家, 還有前年兔子的那輛 Lexus SC430, 小C的那輛Mercedes-Benz M-Class…
這種感歎隻有經曆過才能感受到它的真實. 剛來美國時有關車的那種窘迫, 那種煎心, 那種啼笑皆非, 回想起來真是故事一籮筐.
Harrison 是
當時和一位學兄同修一門課, 他人很熱心, 所以上課下課一般都搭他的車. 那是輛美國車, 外表看不錯, 許多人見了都會誇它幾句.
有天晚上下課遲了, 我們急急忙忙趕回家.
車行到Newark的一條黑胡同, 學兄突然停下車說: 我得給車加水!
我是一頭霧水: 老兄, 這可是全美國最危險的街區, 能不能忍一下到Harrison再說?
他說: 不行, 要加遲了引擎過熱, 我們哪兒也去不了!
於是他急衝衝地給車加水, 我在街邊站崗.
這可不是開玩笑, 在相同街區就有同校的訪問教授大白天被人頂著刀子要錢!
還有一次, 學兄半路停車, 我就熟門熟路地說: 加水?!
學兄說: 噢, 我這車除了漏水, 還漏機油, 加機油!
於是打開車前蓋, 打開後備箱, 一陣忙亂地加起了機油.
而學兄後來的一次半路停車, 嚇得我差點沒敢再坐他的車.
那次我們去買菜, 學兄照例毫無症兆地半路停車.
我也還是熟門熟路地問: 加水還是加機油?
學兄肯定地說: 加汽油!
我一步跳出車外: 什麽?! 這車漏汽油?!
學兄哈哈一笑: Easy, Easy, 這車要漏汽油我敢開嗎?
原來這車的油表失靈, 學兄也隻好隨車攜帶汽油桶以備急需.
這種除了汽油不漏那兒都漏, 喇叭不響那兒都響的車子在留學生中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