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語

善護念,開啟美麗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興南山人辟穀記(十四)陳全林

(2012-09-16 13:45:42) 下一個

413日。完全辟穀。辟穀第十四天。昨晚,衝了兩包咖啡。

給小楊詳細講了辟穀的原理和要領。原理,不外“人體兩套能量係統論”、“先天通道論”,方法,不外采氣、服氣。歸根在調息、調心、調身。調心包括我講的靜心,調息,主要是閉息。調身,我經常用打坐法。小楊是王安平先生的弟子,可以用站樁法,站樁時,兩手可以對這肺部,這是王安平先生渾圓樁的基本動作,但也可以兩手對著下丹田以聚氣,意守丹田。許多學員不敢把手放在其他部位練功,實際上,王安平先生樁法的要領不在手對肺部,而是心法“麻熱脹”三字和“一門深入,一門透徹”地站到底,站中求靜,站中求功,不求之求,自然成功。這才是老先生的心法。可惜許多人跟了多年,也沒有悟到先生渾圓樁的精髓,但站出了功夫。人在站樁時雙手對著下丹田,就能達到“安心氣海,存神丹田”,隻要能達到“靜”,就是“無思無慮”,時間長了,自然“氣海若聚,自然飽矣。”當然,不辟穀時,還是按老先生教的方法站,自有其妙。

昨晚,夢見小楊去了我的甘肅老家,我父母都在,我還幫助他洗衣服。

這個夢,象征著我把他當兄弟看,也會在內心幫助他,幫他在修行路上洗塵除垢。我和小楊住一屋,昨晚又給他講了辟穀之道。人的身體就如有汙垢的衣服,辟穀就是給肉體這件衣服洗汙除垢。(陳注:後來幾天,特別是回來的火車上,我還給他結合郭子儀、曾國藩的生平講了許多道家的處世之道。)

夢見李上業先生去我家,看了我一位侄兒的作品,原希望我的侄兒能為他創作一些畫,但大家都沒看上。

關於這個夢,我曾經希望把侄兒喜宏培養好,有一天我不幹《益生文化》了,他也是一個有文化的人,有本事的人,我可以推薦他到上業先生那裏去做些事。這個夢是心夢。但是,大家沒看上侄兒的作品,象征著這件事是不成的,侄兒還缺乏藝術的修養,最近我教他書法。侄兒需要學習的地方太多了。慢慢教育吧。夢見李上業,是因為我和小楊昨晚談起過他。這個話題進入潛意識,就和過去的偶然之念結合,變成此夢。人的念頭都會成為種子,種在潛意識裏。所以,佛道講究止念,講究不動心,講究不動妄念、邪念,都是修心的法門。我當初的一念就如此種在潛意識中,成了夢幻之由。可見修心觀夢的重要了。許多朋友請我解夢,我現在不願意給人解夢,而願意把方法告訴他人。一定要能回憶夢境,這與定力有關,也與記憶力有關,經常記不起夢境的人記憶力也差。其二,能很快知道此夢的根源是何時何事何念所致;其三,要發掘夢對心靈的啟示,以及夢的象征意義和對未來的預兆,甚至對前生經驗、蹤跡的泄露,從而淨化意識。這是我二十餘年解夢、觀心的經驗,毫不保留地寫出來。因為,人在辟穀期間,會因各種因緣而有各種夢,需要自己解夢,有的夢是“三屍蟲”所化的吃喝玩樂之夢,是習氣;有的人的夢與陰神出體有關,有的與元神出體有關;有的夢中有仙人點化;有的夢中有前生信息;有的夢中有未來預兆;有的夢中有潛意識願望。會解夢,就能區別對待。

又夢見和小楊在辦公室,有兩個外地讀者來訪,而我正在欣賞名家冊頁。他們也要看,我給他們,也希望他們收藏。有推銷謀利地心思。

夢見冊頁,主要是白天我和小楊談書畫時談起過冊頁,說了我的收藏,他說準備看看我的冊頁。夢見希望有人收藏,倒是我想為我和一位朋友訂江西花鳥畫家黃如森的冊頁,希望他人收藏,我過去經營過字畫,也獲利。利益之心在潛意識中。

我又夢見吾妻岩兒瘦下來了,變苗條了,漂亮了。

這是我的理想。夢由心生。我希望她瘦下來,為了健康也要瘦下來。

早上,排出宿便,是昨天兩包咖啡的渣滓。一切有質的飲料如露露、咖啡都會形成宿便。多喝水,多鼓腹、閉息修煉,就能很快排出宿便而使腸胃清淨。

上午,天陰。小雨連綿,陣陣寒意在教室盤旋,斷電後教室裏有點暗。王安平先生講學,很認真,老人閱曆豐富,語言生動,有些內容還帶表演。他講了“靜與動”的關係。他認為,靜能養能量,動則耗能量。《心靈瑜伽》裏韋達大師也持這樣的觀念。站樁是靜中之動,動是內動,是經絡之動,髒腑之動,內氣之動,而套路武術往往耗散能量,所以,外家拳打完後,人很累。內家拳雖然比外家拳養能量,但是,不如這站樁養能。對於辟穀,養能是最關鍵的。大約是16年前,有位朋友根據古人“三分治,七分養”的中醫治療理論提出了“養能學”,可惜隻是個提法,並沒有構建完整養能學理論和方法體係。光有理論,沒有養能的方法也不行。王安平的渾圓樁的確是養能妙法。值得向全社會推廣。王老師前天講了一些飲食養生之道,比如多吃紅薯、玉米,有利於抗癌雲雲。養能學,飲食之道、男女之道、醫療之道、修煉之道、處世之道、工作之道,處處有養能的理法。為人處世中,少說話就養能,少和別人鬥爭,少動私心,就養能。我由王老師的“靜養動耗”裏聯想到養能學。這個理念可以推廣。

昨晚,馬老太喝了王安平老師的三杯信息茶,今早胃痛也就好了。原先說,如果今早不好,就派人送回家去,免得擔責任。王老師談興很高,比較係統地講了飲食養生、修身養生、修靜養生,每一方麵,都提綱挈領地講出要點。他推崇靜以養生,能靜則淨,靜之後身心就淨化了。

工作人員沒跟我說,就決定明天包車帶大家去三爪龍新養生基地看看,那個地方不是旅遊區,隻能看看房子,來回路上要花四小時。車馬勞頓不說,還不能學習、修煉,對學員沒有實際的意義。何況,來回的包車費用是1000元,要學員分攤。我趕快否定了他們的決定,把預定車退了。我跟譚主任早說好了,不去新的養生基地,所以課程上沒安排。明天有王老師重要的“道學答疑”,大家花錢來就為學習。一切以學習、養生為中心。“養生遊”,“遊”的事情已了,昨天去了龍虎山,現在剩下的兩天,應該用在學習養生理法上,練功站樁,這才是目的。看來,以後再這方麵,必須溝通好。這是個經驗。

中午,喝淡鹽水。廚師我去年來時已經認識了。我對他說:“大家都稱讚你的廚藝。”他對我說:“我廚藝再好,你也不吃我的飯。”我說:“去年享用過了。”大家一笑。喝淡鹽水後三小時,腹瀉,排出宿便,還是咖啡殘渣。辟穀者適當喝淡鹽水,一是補充鹽分,補充人體必需的鉀、鈉離子和碘等微量元素;二是有利於排出宿便。這是最常用的方法。在古印度的瑜伽斷食修煉理論裏也有。

小楊給了我一枚話梅,有點甜,有點酸,含在口裏生津。話梅核也可以含在口裏,鼓漱咽津。古代修煉辟穀的人,“口中恒含棗核,受氣”,鼓漱咽津以生氣。這是一個常用方法,把話梅核含在口中效果一樣。

中午、下午我都在宿舍靜坐讀《意識的潛能》。書中說:“所謂意識的超常能力——似乎像大多數屬性一樣——是生存的一種輔助能力,很可能是一切有生命的造物的原始功能。”這句話很對,辟穀,也是人的一種“原始功能”。隻要能激發出來就行,而且不需要專門修煉或訓練。當然,激發並不容易,有所謂“信息辟穀”就是激發,嚴新大師在講學中,講辟穀的道理,在嚴新大師帶功的狀態下,一些人就辟穀了,有的辟穀數年,當時最有名的一個叫丁靜,辟穀數年,有科學家專門研究過她。她並不修煉,她的辟穀狀態來自嚴新的功能激發。當然,我這裏講的辟穀,是專門修煉而激發之,成就之,應用之。我這次辟穀,一為減肥,正月裏大吃大喝地過了半月,需要通過辟穀來淨化身心;二是清火,正月我鬧牙病與上火有關;三是辟穀修煉。辟穀一定要目的明確,你才能堅持下去,這和做事一樣,要有目的、目標,要檢查自記達成的效果,以獲得自信和成就感。自信越多、成就感越強,辟穀越順利。這都是我二十餘年來多次辟穀的經驗。正好借在渾圓山莊清靜修煉的時刻認真總結。

在《意識的潛能》第141頁,有一則例子,是一個叫格拉翰姆·詹姆斯的自述,他從小接受過靈魂出體——他稱為“魂靈旅行”的訓練,他能做到靈魂自主出體。他的方法:一是禁食——即辟穀;二是調息;三是念誦咒語。這與辟穀的方法一樣。辟穀也有念咒語的,而調息是辟穀的關鍵。禁食本身就是辟穀,叫法不同而已。在這本書中寫道:“我發現,如果你想在你的靈魂中產生一個較高的感覺,禁食極其重要(陳注:這裏的禁食可以看作辟穀),在做這些試驗之前禁食24小時非常重要,因為,這種情況下,你的新陳代謝作用就不會集中精力於消化食物上,你必須每小時喝一些水,以免脫水。但是,僅此而已(陳注:辟穀也這樣,不能斷水,以防脫水)……我禁食整整兩天,發現自己感到幾乎得意洋洋,幾乎有點兒像在空中行走,然後做一些呼吸練習,以便強化我的意識。我經常所要做的,就是躺到床上,就是呼吸,就是念咒語。我設法把我的溝通(指通靈)調整得盡可能好,我發現非常容易感覺到這種從身體離開的經驗。”(陳注:即“靈魂脫體”)

我在前麵的日記中說過,道家認為辟穀可以淨化身心,提高靈力,乃至於通靈。過去的法術中,行法前有的人會斷食、禁欲、沐浴,就是為了淨化身心,提高靈力。這位詹姆斯的經驗、方法與道家相同。令我奇怪的是,通過閱讀《意識的潛能》,發現中國有的特異功能現象外國都有,隻是,外國人能從科學的方麵研究,找原因原理,而中國古代佛道理論對此論述得清清楚楚,不需要“科學的解釋”。中國古人有自成體係的解釋。這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詹姆斯後來修煉成了隨心所欲“出神”——靈魂脫體,他稱為“魂靈旅行”的本領。他說:“我發現,即使不禁食,我自己也能很容易地進入狀態,就好像我有了更多的控製能力似的。”這是訓練的結果,體內已經有了反射係統,就像我辟穀一樣,以前要專門準備,現在辟穀,隨心所欲,隨時都能進入狀態。這是我探索、訓練的結果。我從1988年第一次辟穀至今,22年中,不知經曆過多少次的辟穀訓練,連自己都記不得了,才有了今日的隨心所欲而辟穀的境界。數十天不吃任何東西,隻喝水,而能更好地工作、寫作、學習,幹家務,修煉。這也是長年累月訓練的結果,也是修煉的結果。在辟穀中,可以體驗元氣的存在,內有自身的元氣,外有天地的元氣;也可以體驗某一層次的“天人合一”。我個人認為,“天人合一”也有不同層次,辟穀中人能溝通宇宙的能量,就是“天人合一”的最低的層次、基礎的層次。如今,我是通過辟穀來訓練我對自身,對心靈,對欲望的自控能力,這是修煉中“煉己持心”的內涵。我願意更進一步探索。任何道術,隻要能“一門深入”,就有機會“一門透徹”,從而“一門獨秀”,“一門成道”。任何道術的極致,都可以通向大道。王安平先生以渾圓樁的站樁境界來體道、通道,就是我所謂“一門深入、一門透徹、一門獨秀、一門達道”。在辟穀方麵,我想做些探索。

在《意識的潛能》這本書中,有一個結論與佛道修煉原理一致,即:“溝通(通靈)永遠不能被用來掙錢,他(貝爾)讀過很多溝通者(即通靈者)的故事,這些人一旦試圖發橫財,他們就會失敗。他認為,溝通中存在某種與人的道德有密切聯係的東西。”這種與人的道德有密切聯係的東西中國古人稱為“天律”、“天道”。有種無形的、更高的法則在管理著,人間的道德也是這種法則的體現或投射。

晚上,天太冷。一下午我就坐在宿舍讀書。陰雨寒潮,隨風徹骨。渾圓山莊裏寒冷異常,畢竟在山區。辦公室決定晚上不組織學員集體練功,讓大家在自己的房子裏歇息或自煉。空氣穿透了被子,連綿數天的雨,整個空氣裏彌漫的都是潮濕的氣息,是泥土的氣息,花草的氣息,風不斷呼嘯,老天爺的事情,人是管不了的。我用被子蓋住雙腿盤坐,實在太冷,就閉息鼓腹,以真陽之火來抗寒,倒也不怕冷。隻是,這裏的冷不像北方的寒冷,是陰冷,是濕冷,是水靈靈的冷,而不是北方的冰冷。北方人能忍受冰冷,也難以忍受陰冷,這種帶著水汽、雨氣的冷。這回總算領教了當年一位在南方生活過的朋友對南方陰冷的形容。我想起《七真傳》裏王重陽帶弟子雲遊,在冷廟中,寒風肆虐,眾弟子在廟中生火取暖,王重陽把他們趕出廟門,讓他們在寒風中哆嗦,罵道:“你們貪戀假火,不知真火之用。”並把廟門堵上,不讓他們進來。弟子們冷得沒辦法,隻好靜坐調息,漸漸地,真陽之火在體內生氣,不冷了。這是師父的教化。我也這樣,麵對陰冷,我就閉息鼓腹,激蕩元氣。

有學員來訪,萬先生,冉先生,王女士,張先生,趙先生,我們坐著聊天。冉先生給我抱來一床厚厚的被子,怕凍著我。感謝。我們聊了許多社會上的事情,談中國人的劣根性,也講了修道和辟穀。我的結論是,我們關注社會現象,但不抱怨社會,以平常心看待這個社會的方方麵麵,包括醜陋的、邪惡的、罪惡的一麵,管好自己,做一個善良的、懂因果的、有道德感道德底線的人,做一個活明白的人。一個人能在社會上擁有過量的財富、超人的地位、不凡的智慧、矚目的名譽,都是自己和祖先多少生以來福德的善報,不知前世往生積了多大的德,才有了今日,怎能為名利情色自毀善根,自毀善果,自毀前程?我講了最近發生的國家開發銀行副行長王益受賄一千多萬元的大案,這位副部級的官員、行長、知名音樂家、經濟學博士生導師,真的缺錢嗎?他的貪婪導致他失敗,隻是無明,是沒有活明白啊。修行界的不少人對名利情色都貪,也是沒活明白,更是沒有真正領悟佛道真理,所以,修行界不少成名的人,最終未得善終,因果不虛啊。我們修道,除了自己修煉外,也要把修身文化、修道文化教給子孫,讓他們做個明白人。這樣,我們一生的修行也就沒白費,這也是我們修道的成果。真正有道行的人,會以慈悲、理解、同情的心來看世間萬象,而不會抱怨;會以悲憫的心情來看待人生和世事,而不會厭棄。這樣的境界,才是修心成就的境界,是所謂菩薩心腸。對親人,對別人,都有菩薩心腸時,修心就成功了。

我的話大家讚同。這是我最近靜坐中的思悟,很簡單,但不容易達成。

讀《意識的潛能》關於靈魂的部分,活人與死者的靈魂溝通。西方人的“科學精神”不得不讓人佩服。

和妻通了電話。妻說北京可冷了,她早早在被窩裏。她還在堅持辟穀,隻是會吃點蔬菜。想吃肉。而我連一點食欲都沒有。萬先生給我買來一些花生米,我一粒都沒吃。跟他們聊天兩小時,精神很好。辟穀關鍵是靜心,靜心就是采能量,不能靜心,才用閉息、服氣等方法,要是能真正達到靜心,就能自然和宇宙能量相通,用不著費力采氣,真氣自來。這本是丹訣中的無為火候秘訣,用在這裏一樣有效。我一靜坐,就感覺不到周圍的人、周圍的牆、房子,好像身處虛空,這就是采氣。像我早年在詩歌中所寫:“到星空間坐禪”。學員們圍著我,我說我能很快把環境空掉。馬上閉目靜坐,盡管他們圍在我身旁,我感到就在虛空中,這裏沒有人,沒有房子,沒有物。但還有我的意識,如果我能在靜坐中感受不到我的存在,把意識也空掉,就能禪定了,辟穀的境界會更高。這才是采氣的關鍵。靜心才是最最重要的,比調息更重要。這幾年,但凡向我請教辟穀的,我都說要靜心,真正能靜心,辟穀應念而成。但靜心,說著容易,做起來難,靜心需要訓練,長期的訓練,長年累月的訓練。解夢觀心也是為了靜心,這才是我要寫解夢方法的緣由。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