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語

善護念,開啟美麗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興南山人辟穀記(三)-陳全林(轉)

(2012-08-29 15:25:27) 下一個
(2010-04-11 09:32:53)
標簽:

辟穀

雜談

42

完全辟穀第三天。精神很好。早上起來,有點耳鳴,枕頭低,落枕了。我把兩手小指塞進耳孔,快速拔出來,兩次,耳鳴止住了。這是道家常用方法。靜坐片刻,靜坐中搖頭晃腦,腦袋左轉數十下,右轉數十下。這樣可以使頸椎保健。叩齒三百下。

好消息。上月鬧牙病後,不能喝冷開水,,一喝,牙就滲得難受。今早喝冷開水,沒問題了。

小便黃。這是正常現象。辟穀第一天,宿便排出,腹中清靜。古人說“若要長生,腹中清靜”,就指辟穀服氣而言。

昨晚教侄兒導引術,結果,自己的氣脈很快通暢,主要是,準備式是升降式,使氣升清降濁,這樣,感到左小腿不冷了,寒氣排出去了,左腿發熱了。修煉的原理,不外氣的升降、開合。《內經》說:“升降出入,無器不有”。

我僅把這兩式公之於此,修煉辟穀的人可以學習。其他內容太複雜,暫不涉及。

起式:一氣道生,降濁升清 

口訣:

道自虛無生一氣,便從一氣產陰陽。

陰陽再合成三體,三體重生萬物昌。

要觀想宇宙間充滿了元氣,人和宇宙萬物都由此元氣化生,丹士通過特殊的修煉方法就能溝通、攝取這種先天的生生之氣,從而返本還原,修成大道。

動作:身體直立,兩腿分開,雙腳與肩同寬。雙手掌心向下,手掌與地麵平行。隨著緩緩吸氣,雙手掌緩柔地向上抬起,大約抬至與肩部平齊處,吸氣畢。隨即緩緩呼氣,雙手掌慢慢向下降落。再兩臂伸直慢慢抬升至與肩平,曲肘收雙掌,掌心始終朝下,兩臂始終平行,再輕輕按下雙掌。如是重複9次,或9的倍數。

升降之式與升降之意,略狀圓弧,雙手下按時五指略微分開且有上翹意,提掌上升時手指梢有下沉意,而使手心內含如吸物狀。體會雙手往上抬時,似乎是一股氣在自然抬起手臂,用意不用力,用氣不用意。體會這種境界。

全身放鬆,精神集中,心意虛曠,有頂天立地之感,動作要和緩輕柔體會丹士雙掌之氣與地氣衝擊、交融的感覺,隨著功夫的深入,地氣可與掌心發出的氣產生作用,有種似吸似斥的感覺,體驗雙手勞宮穴打開的感覺,以及地氣聚散運行的感覺。隨著丹士雙手的升降,天地之氣也在同步升降。此式可升清降濁,調理脾髒,使水濕之氣下行,清陽之氣上升。在道家武功中,這是練內勁的常見方法。專一練習此式,用功日久,會在舉手之間以內勁傷敵。導引與習武原則本同,隻是持心用意略有不同。

《內經·六微旨大論》雲:“岐伯曰:出入廢則神機化滅,升降息則氣立孤危。故非出入,則無以生長壯老已;非升降,則無以生長化收藏。是以升降出入,無器不有。”器指的是物質世界,包括生物在內。修煉的法訣,不外乎此“升降出入”四字,升清陽,降濁陰,出濁氣,入清氣,這是最基本的內容,至於“天人合一”之人與宇宙萬物進行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而走上丹道之路,雖然艱難,但也是以這四字為基礎的。

    導引術的要領,就是《道德經》中的“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徐生”者先天元氣,“愈出”者亦先天元氣。這是導引真諦,而“安”與“久”就是命功的體現。久,就是《道德經》所謂“可以長久”、“深根固柢,長生久視”。

第一式:氣運六經,增陽滌陰

口訣:

內藥還同外藥,內通外亦須通。

丹頭和合類相同,溫養兩般作用。

內有天然真火,爐中赫赫常紅。

外爐增減要勤功,妙絕無過真種。

丹道家認為丹士身體的經脈、關竅、穴道必須先通暢、開啟了,才能溝通體外大宇宙的先天一氣,這叫內通而後外通,導引的作用與目的,主要是內通,稱之為“通經活絡,開關展竅”。丹士自身的精氣神稱為“內藥”,而得自宇宙的“混元氣”、“天穹光”就是“外藥”。丹道的修煉,一開始就要有“宇宙在乎手,萬化生乎身”的氣概,孟子也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求,樂莫大焉”。這浩然之氣是內藥,也是外藥,因為此氣“浩然充塞天地間,以直養而無害”,這就是丹家講的“妙絕無過真種”的“真種”。修之即成“元神”,丹士明心見性後,此真神乃稱“法身”。《悟真篇》中紫陽有詩雲:

從來萬法皆無相,無相之中有法身。

法身即是天真佛,亦非人兮亦非物。

浩然充塞天地間,隻是希夷並恍惚。

美國物理學家約翰·李說“人的意識中存在某種無限的與宇宙相通的物質,它源於宇宙,又射向宇宙,宇宙的真理可能就存在於我們體內。”“我們人類的大腦受一種我們現在還不太了解的來自外太空輻射的影響”。(轉引自劉俊驤《九脈修身》,原出處是19991124日的《中國青年報》)這種見解恰恰與道家的萬物同源,天人合一思想相通。道家認為人的生命靈性來自宇宙中的與萬物同源的元氣,元氣靈凝就成了人的元性,元性源於宇宙,又能與宇宙溝通,自身內的元氣與宇宙中的元氣同類,前者為內藥,後者為外藥。紫陽說“故此神氣精者,與天地同其根,與萬物同其源”。與約翰·李的思想完全一致,早晚會被現代科學所證實,成為人類公認的真理,而不隻為道學家和某些科學家所認識。

動作:身體自然直立。腳心虛含,不使吃力。如果足部用力則站立不穩,氣機受阻,全身關節不靈,難以行氣。專心於修煉,放下萬緣,雜念來者不拒,去者不追。虛靈默守,而應萬物。

雙手自然下垂,放於身體兩側。雙臂伸直從身體正前方緩緩抬起,掌心向下,抬至與肩齊平,緩緩下落,雙膝隨之微微彎曲,雙手落至與腰部平齊處止,如按在一漂浮於水麵的木板上。

動作一:左腳向前邁出一步左腳支撐,同時右腳輕輕提起,腳掌與地麵平行。右手、右腳順時針方向水平劃圈,左手同時逆時針方向水平劃圈。如是9次。雙手指在向外劃時微微分張,往腰季收時微微收攏。

動作二:雙手與右腿同時向上抬起,左膝可稍稍變直,雙手抬至與肩等高處,然後與右腳一起下落雙手有按氣球之意,右腳有踩氣球之意。雙手按至腰胯處時,右腳也踩至接近地麵處,止。如是動作重複9次。

動作三:右手、右腳逆時針水平劃圈,左手同時順時針水平劃圈。如是9次。

動作四:重複動作三9

再以右腳做支撐,作同樣的動作。

此式還有兩個動作,隻是對手掌、腳掌的要求不同,其餘動作、要領皆同一是手指尖垂直向地麵,腳尖也提起後指向地麵,同時劃圓,之後的動作中是手指向下按,同時配合腳尖往下踩;一是以手掌根部與腳跟部為重點同時劃圓,手掌跟向下按,同時配合腳跟往下踩。

打開雙手的勞宮穴、十宣穴及雙足的湧泉穴以及隱白、曆兌、竅陰、至陰、大敦等十趾的十個俞穴,這樣就同時打開了手腳的排濁要道,使內外氣息交換,並且同時啟動手三陰、手三陽六經經氣和足三陰足三陽六經經氣,從而使十二正經盡快地排出病氣,促生陽氣,丹家稱之為“增陽滌陰”往外排病氣時,首先要把雙足的湧泉穴打開,病氣就可以通過湧泉排入底下,“兩足通,全身通”,因為雙足湧泉是最重要的陰濁排出的通道,調理周身。《內經·靈樞·本輸》中對此理論述得極清,今簡擇數語:“肺出少商,少商者,手大指端內側也。”“心出中衝,中衝,手中指之端也。”“肝出大敦,大敦者,足大趾之端。”“脾出隱白,隱白者,足大趾之端內側也。”“腎出湧泉,湧泉者,足心也。”“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趾之端也。”“膽出於竅陰,竅陰者,足小趾次趾之端也。”“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趾內次趾之端也。”“三焦者,上合於少陽,出於關衝,關衝者,手小指次指之端也。”“手太陽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少澤者,小指之端也。”“大腸上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者,大指次指之端也。”這就是五髒六腑的腧穴,與髒腑的關係非常緊密。針灸可以通過穴位來調理髒腑,導引同樣可以通過穴位來調理髒腑。

再者,這個動作練武術家講的“下盤功夫”,有強骨實髓的作用,非常關鍵,是南派內功的基礎。道家命功要由下往上修,要從雙足修,俗話說“人老先老腿”,丹道導引功夫當從腿腳起修,從而“強其骨,實其髓”,為整個命功的修煉打下堅實的基礎。要體會氣通雙臂雙腿時“暢於四肢,美在其中”的樂受。從武功的修煉講,力量或內勁是以足為根,腿推腰,腰推肩,肩推臂,臂推手,手是丹士的門戶,也是武士的門戶,在丹士,手之開合是氣機運化的門徑,雙手之勞宮,開則排濁,合則聚能。而在武士,雙手則是攻守兼備的門戶,內氣運於雙掌,守則固,攻則破。

武術家把人體四肢各分為三節:以臂而言,手為梢節,,開竅於勞宮;肘為中節,開竅於曲池,肩為根節,開竅於肩井。以腿而言,腳為梢節,開竅於湧泉,膝為中節,開竅於陽陵泉,髖為根節,開竅於環跳穴。雙臂、雙腿以手足劃圓,可以同時鍛煉這上下的三節,並能打開相關的開竅穴。上下三皆的腕、肘、肩、跨、膝、踝六處也叫“六關”。

收式:引氣歸元。

雙手上下重疊收至小腹,掌心對臍,但不貼臍。男士左手在下,右手在上,女士反之雙手同時以臍門為中心劃圓,左手逆時針方向,右手順時針方向同時轉動。這叫引氣歸元式。每一個動作結束時都要這樣做,以下每一式的引氣歸元式皆相同。臍門是人體的“黃金分割點”,臍門中心與周圍能代表全身。過去有的高人摸臍門就能診病,斷命(評定命相),這是人體修命的重要地方,也是人體“龍脈”的“龍穴”之一。內家象形拳有“無極生萬式,歸元增功力”、“起根足,貫四梢,歸元為起收式”之說。此式為道家修煉者所重視。丹道家不僅以臍門區域為下丹田,是重要的煉命之地、產藥之所、煉丹之爐,而且以臍門區域為人身八卦的重要位置之一。之所以說是“之一”,在於人身處處有八卦,隻是此處的八卦非常重要而已。以臍為中心,則臍上為北為水,主腎;臍下為南為火,主心;臍右為西為金,主肺;臍左為東為木,主肝;臍中主脾為土。五行具矣。金丹的修煉,就是要內聚五行之氣以結丹。故引氣歸元式很重要,在修命功上是在下丹田結丹的方法。南派非常看重此法,具體的方法就隱藏在南派大典《青華秘文》中,特別是書中的一些圖式中。

南派自白玉蟾真人後還傳武功,內用成丹,外化為武。此式也是武功的修煉方法。武功以強骨、壯筋、祛病、滌陰、增陽、開關、通經,導引以通經、開關、聚氣、凝神、調息、內觀、養丹。體察天人之氣,凝煉內外之藥,這兩者在此融合為一。寬胸實腹,勁力沉穩,是練武與導引的共同要求。在本式中,四肢的活動有利於通利關節,使之靈活。本式練好後,邁步輕靈,行步如飛,可以使六關氣血暢通,為修道習武打基礎。六關是肩、肘、腕、跨、膝、踝六處。導引、習武都要使六關通利。

(以上內容選自我所著《南派內功導引術》,作於2006年,正在修訂與體驗中,尚未出版。)

早上,袁湘幹老人來訪,她快七十歲了,人很精神,是北京知名的誌願者。她來取她和朋友訂閱的《益生文化》,順便給我按摩,刮痧。昨晚睡落枕了,正好她來,很快按摩好了,還給我刮痧。她的望診本領很高,給我望診,說上焦有火,給我侄兒望診,說脾胃不好。都對。

去白雲觀旁書店紫雲齋馬波先生那裏進了12套《古書隱樓藏書》,是清代閔小艮編輯、著書、整理的丹道書,由董沛文先生主編、汪登偉點校。這本書是張義上先生研究有得的著作,胡孚琛先生所言“虛空陰陽”丹法真訣就在裏麵。我和侄兒一起去,帶他認路,來回十多裏路。

心一堂書店主人小葉來購書,進了我寫的《修真金丹論·修真演道傳》。他也剛從紫雲齋那兒進了《古書隱樓藏書》。

妻辟穀,吃了一個梨。我依然隻喝水,精神健旺,早上手有點涼。刮大風,出行時風大,呼吸困難。中午時陽氣上升之極旺,故不覺得手涼。辟穀中手腳有點涼是很正常的反應。

下午校稿。同學老馬來訪,聊天,喝茶。喝了雲南七餅茶。過去,我辟穀時不喝茶,現在喝一點,有利於生津。隻是,脾胃虛寒者不宜。辟穀是尿黃,喝些清熱的茶,尿色即清。

晚上教侄兒站樁,導引術隻教一式,練他下盤功夫。站樁,兩腳與肩等寬,雙臂彎曲,兩首五指鬆開,十指相對,成抱球狀保於胸前。深吸氣,吸氣時意念觀照、感受真氣從雙足沿身前任脈線整體上升,不是以意引氣,而是感受、觀照,有那麽一點微微的意就行。再到頭頂,想天空中真元之氣下降,和上升的地氣混合,沿督脈線下降到足,同時吐氣,升時吸氣,降時吐氣。氣脈的運行不外“升降開合,生克製化”八字。

這樣練了近半小時,感覺雙腿氣脈通暢。練完動功,開始讀索達吉堪布的《前世今生論》,是探討靈魂存在、生死輪回的好書,有佛教正見,有中外事例。

讀完書,靜坐,結“通天印”,閉息。後來,專門練習閉息法:兩食指塞進左右鼻孔,左指塞進左鼻孔,右指塞入右鼻孔。兩大指尖相抵,兩小指尖相抵,都成三角形,中指和無名指彎曲向下。用食指堵住鼻孔前吸氣。堵住鼻孔後,閉息,鼓腹。靜聽鍾表秒針的聲音,秒針每響一下,鼓腹一次。高血壓、心髒病者不要試。

    睡前,飲咖啡一杯。精神健旺。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