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語

善護念,開啟美麗人生
個人資料
正文

[轉載]老中醫朱良春的養生秘方粥

(2012-07-26 13:24:46) 下一個
人的精力體力要充足,首先就得身體健康,沒有疾病對體能的消耗,中醫講,就是正氣充足,而要正氣充足,心、肝、脾、肺、腎等五髒六腑就得功能正常,相互協調,所謂“五髒調,百病消”。

 

 朱良春老中醫的養生粥材料及做法:

     所用材料(五天的量):

     1、綠豆(入心經,清熱解毒益肝)50克 

     2、薏仁(健脾、補肺,清熱化痰、入腎經)50克 

     3、蓮子(清心養心、入腎經)50克 

     4、白扁豆(健脾、烏發)50克 

     5、大棗(健脾、補血)30克 

     6、枸杞(入肝經、腎經)10克 

     7、黃芪(補氣)250克。一般人用量每天30克即可。                    


   養生粥的做法:

    1.黃芪先泡20分鍾,加入兩碗水,用砂鍋煎15分鍾後將水潷出,再加一碗水再煎後潷出水,兩遍煎後出的潷水,用做煮粥之水。

    2.將前五種材料洗淨入砂鍋,加入黃芪水,急火煮沸後慢火燉40分鍾,加入枸杞一起再煮10分鍾。(我的經驗,不鏽鋼鍋水可適當增加。白扁豆和薏仁最好先泡2-3小時,紅棗去核成份易煮出來。蓮子不須泡,紅蓮子易煮,白蓮最好掰開兩邊。蓮心去掉。)

    用法:每天取五分之一,早飯前和晚上各吃一半。

 

    在網絡搜索到這七種材料的功用:

    1.綠豆有清熱解毒、止渴消暑的功效,另一重要藥用價值是解毒。李時珍曾指出:綠豆,(豆)肉平,豆皮寒,能解金石、砒霜、草木諸毒。綠豆1升,與生粉、甘草各60克,用水煎服,可解百毒。

    2.白扁豆性微溫,味甘。功能主治:健脾化濕,和中消暑。用於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瀉、白帶過多、暑濕吐瀉、胸悶腹脹。在電視上看到朱老中醫用的是炒過的白扁豆。

    3.蓮子性平、味甘澀,入心、脾、腎經;補脾止瀉,益腎澀清,養心安神。用於脾虛久瀉,遺精帶下,心悸失眠。主治夜寐多夢,失眠,健忘,心煩口渴,腰痛腳弱,耳目不聰,遺精,淋濁,久痢,虛瀉,婦女崩漏帶下以及胃虛不欲飲食等病症。

    4.薏仁的食療作用

   (1)、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濕、舒筋除痹、清熱排膿等功效,為常用的利水滲濕藥。
  (2)、用於頭發:它具有營養頭發、防止脫發,並使頭發光滑柔軟的作用。
  (3)、用於皮膚: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的功效。對麵部粉刺及皮膚粗糙有明顯的療效,另外,它還對紫外線有吸收能力,其提煉物加入化妝品中還可達到防曬和防紫外線的效果。
  (4)、此外,薏仁算是榖物的一種,以水煮軟或炒熟,比較有利於腸胃的吸收,身體常覺疲倦沒力氣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能使皮膚角質軟化,對皮膚贅疣、粗糙不光滑者,長期服用也有療效。

    (5)、紅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作用,是脾胃虛弱、氣血不足、倦怠無力、失眠多夢等患者良好的保健營養品。

   (6)、枸杞補腎益精,養肝明目,補血安神,生津止渴,潤肺止咳。治肝腎陰虧,腰膝酸軟,頭暈,目眩,目昏多淚,虛勞咳嗽,消渴,遺精。

   (7)、黃芪味甘,性微溫。能補脾益氣,補肺固表,利尿消腫。用於脾胃氣虛;脾氣虛,中氣下陷,髒器下垂(脫肛、子宮脫垂、胃下垂等);肺氣虛弱,咳喘短氣;氣虛自汗,易於感冒;氣虛水腫,小便不利;氣血不足,貧血萎黃,或肢體麻木,或瘡瘍、創作不易愈合;消渴(糖尿病)。

     朱老中醫說:“中藥裏麵黃芪是大補元氣的這麽一個藥,它能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能夠補氣。所謂氣就是功能,用現代的語言就是一個人的功能,就是能量,那麽氣足了他的能量就強,氣虛了以後,能量就不夠了,就容易疲勞,耐力就差了。”

    如果說紅棗和黃芪是性溫的,是否會上火,朱老中醫是這樣回答的:“這裏頭涼性的呢,稍微涼一點的就是這個蓮子,綠豆稍微涼一點,那麽溫性的呢,就是黃芪是帶點溫性的,紅棗帶一點溫性的,所以這個涼性的同溫性的這樣子合在一起,它就能把它協調了,平衡了,所以大家都能吃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