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端午雜憶

(2008-06-08 10:49:38) 下一個


前天去家西公園打球,在球場邊的草地裏,竟然發現了一些菊菊草。連續數月的幹旱的摧殘,讓它們憔悴不堪,無精打采地臥在快要冒煙的沙土上。忽然記起,馬上就要端午了,而用菊菊草煮雞蛋是老家端午的風俗,於是我挖了幾棵帶回家。

 

不知道這菊菊草有沒有別的名字,我隻是根據發音猜了兩個字,狗狗了一下無所得,也無從得知“詩經”或“本草綱目”裏有沒有記載,所以也難以賦予它多少文化或科學上的意義。印象中也沒聽老家人提起過什麽說法,隻記得每到端午, 家家戶戶都要到田壟邊,阡溝裏去挖這種野草,端午早晨用來煮雞蛋,分給孩子吃。這樣煮出來的雞蛋,蛋殼微微泛綠,並無特別的味道,但在我們小時候,那是難得的口福。雖然那時家家戶戶都要養幾隻老母雞,但因為口糧少,人都吃不飽,雞也隻好跟著挨餓,所以下蛋不多,攢幾個雞蛋大都拿到集市上賣掉,換點油鹽錢,或者等家裏來客人時,炒幾個下酒。端午節能吃上煮雞蛋,乃是非常令人夢寐以求的事情,這也便成了孩子們盼過端午的最重要的理由之一了。

 吃粽子當然也令人垂涎, 但老家山區不種水稻,大米是希罕物,粽子自然也不是總能吃得上。偶爾有南鄉的親戚帶過來兩個,每人也隻能分個一口半口的。那種微涼爽口夾帶棕葉清香的感覺,現在想來都有些醉人。

端午節的另一個主角是艾蒿。每家的門框上都要插幾枝, 跟春節插的桃枝,清明插的柳枝擠在一起,成了故鄉人家門邊的一道風景。還有用曬幹的艾葉填充的香囊,是女孩子們的最愛;男孩子呢,一般能得到一隻用泥巴蒸的,塗成五顏六色,並用五色線穿起來,掛在胸前的“五鎖”,據說可以驅除五毒(長蟲蠍子、壁虎、癩蛤蟆、蜈蚣) ”,也有說可以把孩子鎖住” , 避免被鬼怪們掠走。因為夏天孩子們容易出事,意外死亡多,帶上五鎖可保一夏的平安。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