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姑蘇夢(一)

(2008-06-16 07:54:45) 下一個
江南六月的梅雨淅淅瀝瀝,當我再次踏上觀前街這片久違的土地,我的心情正像這蒙蒙細雨浸漬著我對往事的回憶。離別十多年,舊物變新顏。若不是“采芝齋”,“黃天源”,“鬆鶴樓”的大字招牌仍能觸及我記憶深處的那份情懷,眼前那些雕梁畫棟,翹櫞飛拱,五彩琉璃瓦裝飾起來的店鋪,怎麽也不會讓我相信,我又回到了曾多次倘佯流連過的姑蘇名街。
二十多年前,躊躇滿誌的我,懷揣大學錄取通知書,坐上東去的火車,在十月初的一個陰霾下午,踏上了令我神往已久的五國故土。說起來像是鬧著玩,當初填寫入學誌願,蘇州醫學院能成為我的首選,完全是一句“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俗語引發了我的向往。下了火車,由於我隨身帶了一個大木箱,無法乘坐公共汽車,所以我登上了一輛三輪車。當我注視著由遠而近的北寺塔,它像是一位佇立在姑蘇城裏的江南才子,飄逸俊秀,風流倜儻,一股莫名的親切感向我襲來,我仿佛和它已在夢裏相逢多回。我不由得問踏車的師傅:“這是什麽塔?”他用濃重的吳音普通話告訴我:“北寺塔”。在我聽起來,他像是說:“不是塔”。三輪車在一簸三巔的人民路上向南行駛,最窄的地段剛好允兩輛車交錯。兩邊是低矮的店鋪,黑黑的門洞像是一隻隻幽深的眼睛,積澱著姑蘇城幾千年來的恩怨情仇,也在窺視著像我一樣來去匆匆的行人。
第一次逛觀前街是和我的一位同學加老鄉。去了玄妙觀,因文革剛結束不久,那時的玄妙觀已是名存實亡,除了名字知道是道教的廟宇,內部已被用作商店,擺滿了各種明碼標價的物品,與道家所崇尚的“無物無我”和“清靜無為”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如果有一天張道淩雲遊至次見到這般情景,相信他的吃驚一定不亞於乾隆皇帝微服私訪姑蘇城遇到三陪小姐。出了玄妙觀,再進新華書店,到底是人文薈萃的江南,售書風格也與北方不一樣。盡管那時人們的思維還遠離商業大潮的衝擊,但蘇州的書店已有向顧客開價出售的書籍,便於書蟲的閱讀和選購。出了書店已是中午時分,我和老鄉同學感到饑腸轆轆,來到“綠楊餛飩店”,門開著,卻不見有人吃飯,一打聽,原來飯店正在午休。這也是改革之初仍沿襲過去體製的現象,如今恐怕任何飯店也不會在中午放棄賺錢而讓店員睡大覺了。後來我們終於找到一家正在營業的飯店,一看價目表,一樣菜就要花掉我們一天的夥食費,想退出來,臉麵上又過不去,因為服務員正直勾勾的盯著我們兩個土老冒。我和老鄉一商量:今天就算開洋葷了!蘇州人長得不但斯文,這菜名也起的個個具有詩意。我們商量了半天,挑價格便宜和名字好聽的點了三個菜:“出水芙蓉”,“雲遊四海”,還有“眾星捧月”。等菜端上來時,怎麽是三大碗清清爽爽的湯!上麵分別漂浮著五顏六色的油麵筋,蘑菇,雞蛋花,紫菜,雞毛菜,蝦皮,炸豬皮和腐竹之類。當問起服務員怎麽都是湯時,她鼻子一翹,小嘴一歪:“儂自家要格呀!”再看價目表,可不是,我們光顧著便宜,點的菜全是出自湯類那個欄目。我的老鄉撇著陝北腔自我解嘲道:“飯還莫吃,湯先喝飽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