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鏡鏡心

詩書磨心鏡, 鏡心明詩書
正文

生命總在途中 ---- 張廷春

(2008-08-01 13:07:13) 下一個

       

    生命是一次單程不歸的旅行,也是一次性短暫而寶貴的消費。當我們乘搭著人生的列車駛向前方,生命就總在時間於空間的過程和旅途中。

從起點到終點,其間的距離就是途中。不管你情願不情願,感覺生命總在途中。就象候鳥,總是從南飛到北,又從北飛到南;就象泉水,總是從溪流入河,又從河流入海;就象花草,總是從春長到夏,又從夏長到秋。生命的列車總把我們帶向日漸靠近某些可知或不可知的終點。

隨著年歲的增長,我越來越清晰的領悟到,過程對任何生命的個體來說,具有至關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過程既生命。換言之,生命確確實實就是一個個過程的完整體現,或者說,生命是無數生活細節的集結和總和。

至美的終極彼岸我們姑且譽之為“幸福”“成功”“真理”。不可否認,每一個至美的終極願望,那怕是相對意義的階段性的願望,都是引人入勝的,必須肯定的。它給人以積極的心理暗示和鼓勵。如同水氣抵達天空,或許成了五彩斑斕的彩虹,蛹到了生命的盡頭,或許成了美麗無比的蝴蝶。終極的輝煌引導人們為之奮鬥終生。

抵達真的這麽重要嗎?終點真的這麽美好嗎?

然而,現實是殘酷的,並非所有的抵達和終點都具有終極的輝煌。花朵的終點是凋謝,生命的終點是死亡。有過長途旅行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向著目的地出發後,隨著旅程的延續,無聊便接踵而至。更悲哀的是,既然目標最為重要,過程變得次要,身體隨著列車繼續前進,期盼的心卻飛向未來。習慣了生活總是在別處,當下往往隻是過渡,等待成了無奈的煎熬。

很不幸,舍近求遠成了人類得天性。但或遲或早我們將徹悟人性的真相:人從握拳而來,到撒手而去,人生原本就是一趟沒有目的的旅行。人活一次,不過是到天地間走一遭罷了。人的終點就是死亡,向死而生,人於自然生生不息。好比有花開就有花謝,有日出總有日落,有起點當然有終點,這一切都很自然。

如果生是為了死,就像花朵為了凋謝才盛開,那麽,生命存在的意義究竟在哪裏?

我想,生命決不是一次簡單的奔赴死亡之約,每一個高品質的生命,或者有品質願望的生命,有可能都必須做到安於途中。因為生活並不總在別處,人生旅途中的美好風景決不應忽視。

生命也隻有在生命途中才成其為生命,就像候鳥,隻有不停地從南飛到北,又從北飛到南,才構成其一生的遷徙;就像泉水,隻有不斷地從溪流入河,又從河流入海,才體現其自身的運動。生命也不完全是為了抵達。就像泉水,並不是非要到達怎樣的地方才算完成使命;就像花草,並不是非要到達哪個季節才算實現價值。因為生命中絕大部分的風景總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為了經曆。就像候鳥,不停地遷徙就是為了經曆季節和風雨;就像泉水,不息地流動就是為了經曆交匯和起伏。盡管具體的經曆總是顯得那樣瑣碎、那樣平凡、那樣漫長又是那樣不勝其煩,但是,恰恰是它們構成了一個個真實的精彩的人生。這才是生命最彌足珍貴的狀態。

誠然,每個過程是那樣的平凡瑣碎,具體的途中是那樣的漫長而沉悶,但是,恰恰是一個個過程,構成了一個個真實精彩的生命場景,如數家珍的生活細節的積累,成就了美好豐盛的人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