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心理學家的研究中,弗洛伊德(Freud)是首先提出心理分析理論的觀念,他認為人心理發展與其在嬰孩的三個成長時期有關。埃裏克鬆(Erickson)把弗氏的三個心理發展理論擴展到他自己的提出的八個心理發展過程。他的心理分析理論指出每個人的個性,從出生到死亡都一直在改變中,而在整個人生過程中,埃裏克鬆認為十八到二十五歲那期間是每個人個性的分水齡,因為經過那段時期,人就開始進入成人期。
在埃氏八個心理發展過程當中,埃氏認為在成人時期,個人性格的形成及塑造與前麵四個心理發展過程有極密切之關係。換句話說,一個人的心理是否健全,是否能接納自己,對自己是否有信心,是否有安全感,和對外界能否建立互助、互愛、互相信任的良好關係,都與這前麵幾個童年心理發展過程有關。埃裏克鬆心理分析理論前四個心理發展過程包括:
信任與懷疑(Trust Vs. Mistrust) 年齡在0到1歲之間
自治與羞恥(Autonomy Vs. Shame) 年齡在1到3歲之間
自發與罪疚(Initiative Vs. Guilt) 年齡在3到5歲之間
勤勞與信心(Industry Vs.Inferiority) 年齡在6到11歲之間千萬不要把發展過程的年歲看作一成不變,最好把每一發展過程視為不同的人生裏程,有些人來的早,有些人來得遲,並不是每個人都在特定之年歲發生。後期心理學家甚至把埃裏克鬆理論的發展年齡重新劃分,不過無論如何,埃裏克鬆個性發展理論基本上是被認定和接納的,值得一提的是每個發展階段皆不是獨立分開的,而是一層搭上一層,如果基本基礎薄弱,那麽整個心理架構就站得不穩,倘若個人在幼年成長過程中,基本心理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和保護,那麽在日後進入青少年期及成人期,當遇到突發或不如意事件時,就會變得緊張和容易焦慮,而且可能不易控製自己的情緒和脾氣,不過,心理學家認為,每個人在一階段的領受和體會將會影響以後幾個心理路程的發展,換句話說,一個人在某階段體會到過去的環境在無意識地影響自己的個性和脾氣,他們可以用自己的意識去調整,從而改變自己,讓自己在日後幾個心理過程中得到成雜貨能夠。
信任與懷疑 ( 0-1歲)
亞明和杜玲兩夫妻本來感情就不是很好,自從三個月前小寶出生之後,他們二個更常為了半夜應該誰起床喂奶就不知吵過多少次,最近小寶可能開始長牙齒,所以特別容易哭鬧。本來脾氣很暴躁的杜玲,因為得不到先生的幫忙,每次聽到小寶哭聲就很毛躁,有時幹脆讓他哭個夠算了,或氣起來在他屁股上狠狠打二下。有時當杜玲和先生正在吵架時,小寶又哭個不停,她更心有不甘地把小寶從嬰兒床抱起來,眼睛狠狠地瞪著他,大聲說:“你再吵,我就給你好看。”然後生氣地把小寶放回床上,轉頭理也不理,任憑小寶哭個不停。你想小寶對這個世界的觀念是正麵是負麵?
埃裏克鬆認為一個人是否對外界產生信任或對別人信得過,完全與嬰兒第一時期的心理發展有很大的關係。嬰兒自出母胎以後到一歲之間,他們所需要的一切包括:吃、喝、衣著等都是依靠外界的供應,責供應者可能是他們的父母、保姆、傭人,或奶媽,如果在著段時期,嬰孩能依時得到這當保護、照顧,不缺乏父母親的愛、關懷等,那麽他們就比較能對外界產生信任感,當他餓了有奶喝,冷了就有衣服穿,他們相信這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世界。但是如果他們的基本所需如吃喝沒有按時得到供應,他們會懷疑這是否為一個關懷他們的世界,因此對外界便產生不信任的心態。
在嬰兒時期的孩子,他們唯一能想外界的方法就是借著“哭”來表示他們的需要。所以當他們覺得不舒服或肚餓或口渴時,他們隻會用哭來表達,但如果做父母或照顧他們的保姆太忙,沒有時間作適時的看顧,或如以上例子,嬰兒成了父母發泄怒氣的對象,久而久之,嬰兒了解到,不管他們如何努力嚐試,別人也不會理會他們,因此他們從小就認定:這不是一個安全的世界,這是一個不能信任的世界。
幾年前,東歐共產黨國家倒台之後,西方國家發現許多在羅馬尼亞誕生的孩子,因為戰爭緣故被父母遺棄。這些孩子大部分在孤兒院或托兒所長大。由於孤兒院人手不足,這些孩子在嬰兒時期從來沒有得到足夠的嬰兒看顧和食物上的供應,心理學家發現這些在孤兒院長大的孩子進入青少年期後,大部分心理上都有問題,例如不敢和陌生人交談、個性孤僻、缺乏安全感、不能自我接納、有自卑感等。在美國本土也有類似的報告,那些早期在人手不足的孤兒院長大的孩子,他們長大後也是在心理上有很大的障礙。見(Zanden-p215)
在我個人的輔導經驗裏,可從一些來尋求輔導的人當中觀察到。他們在個性上皆有幾個共同點:個性內向、容易悲觀、處事優柔寡斷、缺乏自信、不敢主動和人接觸等。當遇到不如意的事時,譬如失戀、失業、失敗等,他們就會非常容易焦慮和頹喪。若問到他們幼年時期的情況,會發現到他們都不是父母親手帶大的孩子,有些是父母的過失給一些沒有兒女的朋友或親戚,有些是因為父母的工作太忙或親戚的寄養,等到小孩比較懂事時才接回家。這當中出了什麽問題?什麽原因造成他們個性上的偏差呢?
我們都有搬家的經驗,當我們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我們也總是不習慣,有點戰戰兢兢,不是很自然,心裏有點怕怕的感覺。想想看,當新生嬰兒出生後回到家,他剛開始時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覺,他們不知道這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安全嗎?有危險嗎?這些(父母)是寺廟人?他們會怎麽對待我?過了異端日子,孩子習慣了,覺得這些人對我還不錯,我餓我渴他們給我吃喝,尿濕了他們幫我換尿布。但是如果過了二、三個月,突然間這些所謂的父母把他送到另一個陌生的環境,住的地方又不一樣,幾個月前那種陌生、恐懼、不按、不習慣的感覺又出來了,他們覺得這個世界好象是隨時會變的,在心理上他們會覺得這是一個不能預測的世界。
倘若過了一段又來了一次“大搬家”,不管是回到原來父母的家或是被另外的人家領養,這個孩子更加肯定外麵不是一個安全的世界,而是善變的世界。這個心態久了,就成為他們日後封閉自己,將自己用一道無形的牆圍起來,不敢主動和別人接觸,因為他們覺得外麵不是一個可以信任的世界。從這些角度,我們不難了解他們個性會內向,容易悲觀,處事優柔寡斷,對自己缺乏自信,不敢主動和人接觸之因。皆是在不知不覺中由後天環境塑造出他們的悲觀、消極個性。
自治與羞恥 ( 1-3歲)
最近媽媽買了一雙新鞋給才二歲半的婷婷,婷婷很喜歡。每天嚷著媽媽帶她出去,這樣她就可以穿新楔子,而且她還要自己綁鞋帶。但因為婷婷手還小,怎麽綁都綁不好,媽媽看了有點煩躁,就說:“你給我拜托,我沒有時間了,綁鞋帶這些事你還不會,讓我來吧!”長久下來,你覺得婷婷會長成為一個對自己充滿自信的人嗎?在個性上能夠自立嗎?
三歲的小明逞媽媽不注意時,一個人好奇地從門口沿著籬笆靜悄悄的一步一步走出去。但沒想到鄰居的狗突然大聲想他喊叫,小明嚇一跳,哭著跑回家告訴媽媽。媽媽就很生氣對小明說:“我不是告訴過你,不要一個人跑到外麵去,你偏不聽,你知道外麵有多危險嗎?”媽媽這番話告訴小明什麽事情?
埃裏克鬆提出第二個童年時期是從一歲到三歲期間,他稱之為“自治與羞恥”期。做過父母的人都有類似的經驗,當孩子小的時候,他們什麽都依賴父母,要穿什麽衣服?配什麽褲子?都由父母決定,其他如綁鞋帶這些日常瑣事,他們都要父母代辦。但孩子到了一、兩歲左右,父母會發現孩子慢慢開始要自己作主,要選什麽衣服、穿什麽褲子等,孩子都有自己的意見,甚至綁鞋帶這些高難度的事,孩子都希望自己去做而不必求父母代辦。
為什麽?因為神造我們是一個個體。人出生時與母體相連,但時候到了,每個人都要學習成為一個獨立個體。這是自然的趨勢,也可以說是神創造的藍圖。因為人要學習獨立成為個體,所以到了一定年齡,他們就慢慢學習自立,這是天性。
而在一歲到三歲期間,孩童已經漸漸在體能和智能上有某一程度的發展,他們已能掌握爬、走路、推、拉、拿等各種動作,而且也開始學說話,想籍此與別人溝通。每當他們做到一些新的動作或做到一些他們以前不會做的事情時,就不禁會自鳴得意,引以為傲。
另一方麵,孩童在這期間也希望能運用他自己的自由選擇權力,一方麵表示自己的能力;一方麵也表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必一定要依靠別人才可以。然而,他們是否能在這期間慢慢地學習獨立及運用自己的自由意誌,那就在於父母是否能在這段時期適當地處理孩子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
如果父母的本身心態不健全,看到孩子慢慢學習獨立。再不象以前那麽需要自己的時候,父母的不安和怕被拒絕的心油然而生。他們怕孩子獨立離開自己,於是作父母的,會想用各種方法去阻止孩子想要獨立成為個體的各種行動。就如同上麵的例子,當父母看到孩子要自己綁鞋帶的時候,母親若用急噪或諷刺的口吻小他們:“你那麽小,這種事你不會的!”或說“啊!你長大了,不要媽媽了,你有本事就自己賺錢樣自己,不必回來了。”父母這些話不但消極地鼓勵孩子完全依賴父母,另一方麵也叫孩子對他們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同時因為父母的諷刺而叫他們有羞恥感。尤其當他們看到同年紀的人都會而惟獨自己不會的時候,那種羞恥感更深入他們的心。
多年前有一部以中國清末為背景的電影,叫“末代皇帝”。故事敘述宣統皇帝 的一生,其中一幕提到因政治變化, 必須要離開北京,這時他和幾個隨從在火車上,當時他剛從床上起來,別人都已穿好衣服準備吃早點,惟獨他一人坐在床邊不動,後來侍從發現原來的鞋帶還沒有綁好,於是馬上幫他綁。那時 已三十多歲,但連綁鞋帶這些事他仍然不會。 會是一個寺廟樣的人呢?電影提到他不是一個有魄力和敢為的人。童年時代的過分保護導致 成為一個沒有自信,對自己能力懷疑的人,讓人覺得他處事優柔寡斷,不是一個可以獨立自主的人。 就是這方麵的最好例子。
自發與罪疚( 3-5歲)
小華生日那天,他外婆送了他一部遙控的電動玩具汽車。小華很開心,過了幾天,小華的母親無意中發覺小華把整部玩具汽車及遙控器拆掉,所有零件散落在書房的地上,母親看到就非常生氣,把小華狠狠地訓了一頓,並警告他如果以後再犯,就不會再有新的玩具了。你想小華母親所做的會對小華心理上造成寺廟樣的傷害?
埃裏克鬆提出第三個童年時期是從三歲到五歲期間,他稱之為為自發與罪疚期。前麵第二階段是指孩子的能力考驗,而這階段是強調孩子的自發性。當孩子慢慢長大,能力和智能開始加強後,他們開始想做一些他們以前不會做的事,而同時孩童在這一階段也有許多所謂的“新構想”,意即做一些別人沒想過的“新花樣”。可能一個小男生會跑到母親的化妝台前用口紅把自己的臉塗成花臉,或是小女生穿爸爸的衣服假扮大人模樣。很明顯地,孩子是在這個自發性的成長階段。
如果父母不了解孩子的心理,覺得他們的表現很幼稚或不雅,進而對他們嘲笑或責備,這樣反應將造成孩子心靈上極大的傷害。因為在孩子有效的心靈中,他們有時後不完全明白到底什麽對、什麽是錯,孩子以為自創東西是好玩的事,卻換來父母的指責,甚至挨打,於是小孩子會抱定:原來自創玩意是一件壞事。結果不但父母把孩子在這階段的自發性或創造能力給抹殺了,而且也造成孩子內心的罪疚感。埃裏克鬆更特別指出孩子這種罪疚感曾帶入他們日後的青少年期及承認期。
不少自我形象低的人,他們常常覺得周圍發生的事,都與他們有關;有什麽不好的事情,他們就以為那是他們的過錯,把一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這種心理的另一個副作用是叫當事人想盡一切方法討好別人,去滿足別人的需要。一些有這種罪惡感的女性有時甚至願意犧牲自己的肉體,為的是想去討好別人,去滿足別人的需要。這是罪疚感帶來的禍患。
勤勞與信心( 6-11歲)
小學四年級的誌超滿懷興奮地把學校成績單拿給他的爸爸看,卻發現父親在看過成績單後,不是很滿意。誌超這學期的成績除了二科是乙等,其他都是甲等。班上四十人,他排名第三。父親卻隻是臉色一沉,問他:“為什麽有二科成績是乙等?”誌超還來不及說話,父親轉頭就走開。誌超心裏麵有點難過,他好努力才拿到第三名,原以為父親會稱讚他一下,沒想到┈┈。不過誌超想想,下個學期努力一下,好好考個第一,爸爸就會很高興了。
新的一個學期才剛開始,誌超便日夜用功讀書,特別針對上學期隻得乙等成績的那二科花了更多準備的時間。好不容易學期末了,成績果然全部是甲等,名次是班上第一名。誌超心想父親看到成績單一定很高興。但當他把成績單拿給他父親看完之後,他父親馬上對誌超說:“驕兵必敗,你不要太驕傲,你下學期不好好讀書,第一名進沒有你的份。”你覺得誌超聽完之後會有什麽感受?他會怎樣看自己呢?
第四個成長期叫信心與勤勞期,發生在六歲到十一歲期間。孩子到了這個年紀,已經是求學年齡。他們對我外界的接觸從家裏延伸到學校的社交生活圈子,他們將有更多機會顯示他們的能力與才華,以及被人賞識的機會。但他們是否能發育成一個充滿自信及自我接納的人,卻在乎周圍的人對他所做的事情作了如何的反應。那些會直接或間接影響他們的人,包括學校的老師、同學、家裏的父母、弟兄姊妹等。如果他們所作的能得到外人的認同和賞識,他們就較能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相反的,當他們所做的,換來的是冷嘲熱諷,責備和恥笑,他們就會變得缺乏自信,並且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
人是沒有完美的,每個人都會犯錯。小孩子在智能上尚在發育期間,更是容易犯錯誤或偶然顯得笨拙。很不幸的是,有許多具有完美傾向的父母不能接納他們孩子有不完美的地方。當孩子的成績單拿回家時,父母的眼睛是定在那些分數不足一百分的科目上麵。他們不能接受每個孩子皆有不同的天賦和能力。結果孩子想要的稱讚和鼓勵變成是責備和挫折感。當他們偶爾犯一些過失時,原本弱小的心靈可能就已有自責,覺得自己笨手笨腳的。但如果這時他們的父母沒有一顆明白和了解的心,在他們最需要體諒和接納的時候,沒有給到他們適當的鼓勵、支持的話,那麽他們就難免對自己的能力感到懷疑,對自己的信心大打折扣。
中國人可能受傳統文化影響,父母總認為不應該當麵稱讚兒女,所以很少聽到父母帶兒女的鼓勵與讚美。所以不難明白在美國生長的華人子女總在外表給人感到不是那麽的自信的人。其實在智能上華人的表現較外國人出色,但在表達和創造性方麵就有不如人的感覺,這是值得中國文化檢討的地方。
號外
最近幾年在研究人的心理方麵有些研究報告和前麵所提到幾個心理成長有很多吻合的地方。在人的腦袋中有一個小小的地方叫腦扁桃(Amygdala)這個類似核桃的東西,在我們每個人的腦袋中左右各一個,他們其中最大的功用是貯存我們的情緒、感受這些信息。這個情緒記憶係統和另一個事件記憶係統不一樣。隻用來記憶事情過程發生的腦袋係統叫腦袋海馬趾(Hippocampus),二者處理不同的記憶資料。例如一個人看到一件車禍,腦袋海馬趾記憶車禍的過程,而腦袋扁桃卻記憶當時那種恐懼,驚惶失措的情緒感受。而每當我們回憶以前所發生過的事情,不是海馬趾記憶係統叫我們發生情緒上的變化,乃是腦扁桃記憶係統的傑作。
還有,當一個人遇到突發事件或一些變故,腦中的事件記憶係統會把當時發生的事件與資料庫中的過去類似的事件作為比較,如果二者有相似的地方,那麽在情緒資料庫中,與該事件相連的有情緒因而再度出現。例如某人在街上看到一個女人的背影和他已經離了婚是前妻很相似,很自然他的情緒資料庫把有那種恨惡、嫉妒、頹喪的心情一湧而出。
另一方麵,研究也指出這些記憶情緒的事可能可以追溯到每個人在嬰孩時期的日子,換句話說,一個人在嬰孩時期,他們和父母或和養育他們的人雙方之間的情緒或感受反應都會記錄在那個人的情緒記憶係統裏麵。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他們幼年時,能得到好的照顧,父母能供應需求,了解他們的感受,令他們情緒時常高漲和滿足,一般來說,他們長大後較能適當處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與人相處會少有爭執,遇有壓力或事故,他們較能懂得控製自己內在的情緒。相反的,如果童年的情緒記憶是惡劣的,悲傷難過的日子多於開心的日子,不難想象這個人長大後的情緒大多不穩定,他們個性會較內向木納,遇到事情容易焦慮、不安,與人交往欠缺表達與溝通,他們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也不會好。
可能你會問,童年時代發生的事,既然影響我們現在的個性和感受;但我生在哪一個家庭,誰當我的父母,這些都不是我可以自己決定的,這該如何是好呢?換句話說,我根本就沒有什麽選擇權,別人如何對我,我的喜怒哀樂聽來好象是天生與我一起的,我因此不必付我現在所做之事的責任。不,請你不要誤會我的意思,的確童年發生的事不是我們所能控製,所存留的那些回憶也不是我們能用什麽方法可以抹去的,但神造人不是一部機器,有很多時候我們仍有能力去控製內有的情緒和反應。
前麵所說的隻是告訴我們,很多時候我們的情緒是反應無意識地被過去的所發生的事件有無意識地控製著我們的情緒,但當我們察覺這等事與過去的事有類似的關聯時,我們可以決定不被它所控製。在其後的章節裏我會提到我們有什麽方法,可以破除過往的事在我們身上的無形枷鎖。
深入思想
1. 在思想埃裏克鬆的八個心理發育路程時你有無體會到在某個階段的環境中無意識地影響裏你的個性和脾氣,你如何麵對?並可以從中做個調整?
2. 你容易控製自己的情緒嗎?若不然,你是否願意回到童年的記憶中,去了解造成的過程,這對你產生什麽樣的影響?
參考書籍:
1. Carole Wade & Carol Tavris–Psychology-(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 1993)-506-508
2. Daniel Goleman-Emotional Intelligence-(Bantam Books-1995)-13-29
3. Gerald Davidson & John Neale-Abnormal Psychology-(Wiley-1994)-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