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自流

回憶流逝的時光,享受現在的生活,........
正文

全球生產效率比較:德國處於下遊 - ZT

(2008-11-20 14:51:10) 下一個
德國之聲中文網 | 經濟縱橫 | 2008.11.18
全球生產效率比較:德國處於下遊

著名Proudfoot國際谘詢公司公布“全球生產效率08年報告”,按地區、國家和行業等分類分析了企業生產的效率。總的來說,老牌工業國家如美國和德國的勞動時間浪費現象十分嚴重。

該報告研究的生產效率(Productivity)指的是有效勞動時間占企業勞動時間的比例,或者換句話說,這一比例越高,員工浪費掉的勞動時間就越少。Proudfoot公司的2008年度報告是第八次這樣的報告,它比較與分析的是2007年的數據,數據來源是對全球範圍內1000位經理人員的調查和Proudfoot公司谘詢師的3000份企業分析報告。

報告說,全球範圍內浪費的勞動時間在增加,生產效率從2006年的67.9%下降到65.7%的。這一比例數字意味的是,每100個工作時間中,隻有65.7個小時是實際用來工作了,其它的35.3個小時則因扯皮、"磨洋工"、官僚主義、技術不過關、管理與溝通有問題等白白浪費掉了。德國的浪費工時比例高達40%,這相當於德國企業中每周有兩個工作日是沒有任何生產業績,白白被耗費了。按照報告的排名,隻有南非的生產效率比德國效率還低。美國的"工時浪費率"也很驚人,高達37.4%,另一個老牌工業大國法國則還要高一點,為38.8%。

報告認為,導致有效生產時間減少的主要原因是領導層管理問題和企業內部溝通交流上的缺陷。調查結果還顯示,有素質的勞動力和員工的缺乏是提高生產效率的最重要製約瓶頸。內部信息溝通的問題、法律和行政幹預等企業外部因素、員工士氣不高、高級人才流失和質量管理缺陷等在被調查的企業高級經理們看來,也是阻礙提高效率的重要原因。

盡管德國企業生產效率低下,但是它們在管理人員培訓上則十分不積極,企業的經理們也對提高生產效率的潛能看法不樂觀。例如,80%的企業都認為應該在企業高級領導人員和普通員工的培訓上多下功夫,才能提高生產效率。而德國的企業高層管理人員每年平均隻有5.4天用於培訓和進修,隻大約相當於全球平均水平的一半。

在對利用企業生產效率提高潛能的信心度上,經濟處於上升時期的"BRIC金磚四國",即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的經理們十分樂觀,他們認為生產效率的提高潛能還有80%以上能夠開發出來,而德國的經理們認為隻能開發出潛能的5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zoude 回複 悄悄話 還有整體和局部的問題。我覺得德國整體效率還是可以的,中國則是局部的效率較高。
南山鬆 回複 悄悄話 覺得效率的高低和管理的好壞絕對有著重要的聯係.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