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當很簡單,一個煤爐加鐵鍋,旁邊放了些青菜和沙河粉,全擺在一架“大板車”上。燒紅的鐵鍋上加油,放些蔥段爆香,然後加上沙河粉快炒,現炒現賣。已經有不少人拿著飯盆排隊等著,我趕緊回宿舍拿了家夥,加入了隊列。就那麽一份幹炒沙河粉,美味極了,現在想起來還會流口水。以後的日子,隻要排隊的人不多,我和幾個要好的同學就經常光顧。過了不久,也許是生意太好了,也許是學校不讓他在校園裏擺攤了,那位先生就在校外,離我們飯堂不遠的地方搭了個棚子,開了一家小餐館,那裏常常也是生意很好的。
後來,校內的教工飯堂也開始出售夜餐了。由於它的地理位置很好,靠近教室,又有舒服的位置可以坐,我們就很少去光顧個體戶而轉到這了。因為中午和晚餐我們都在教工飯堂吃,飯盆也是放在那裏的,很方便。我們常常是在自習休息的時候,大概晚上九點多吧,到那裏去享受一下,吃完了散散步再回教室,那樣堅持到十一點就沒有問題了。教工飯堂雖然沒有我喜歡的炒粉,但魚片粥絕對是一流的。現在每年回廣州,少不了要吃魚片粥,但是那樣的美味,我再也找不到了。
說到吃夜宵,我又想起“肥佬”了,這麽多年沒有聯係,不知他現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