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三寶

陽光下的白日夢, 廚房灶旁的胡思亂想。像牛羊吃草, 悠然自得。開一片自留地兒,想種啥就種點兒啥。
正文

“香蕉”耶? “芒果”耶?

(2008-05-01 05:01:57) 下一個

香蕉,黃色的皮兒,白色的瓤兒,被人們用來形象地比喻在美國的“ABC ”們(American-Born Chinese,在美國出生長大的華人) ,長著華人的外表,而內心是西方化的。芒果,皮兒是黃的,瓤兒也是黃的,近來人們用“芒果人”來稱呼那些在接受西方教育的同時,也認同和了解中華文化的海外華人子女。

“香蕉人”們在學校--這個大環境中接受正統的西方教育,而在家庭--這個小環境裏又經受著中華文化的熏陶。他們處在中西兩種大文化之間,需要在兩者之間進行快速角色變換,有時也難免無所適從。就像我們學英文之初免不了要用中文的思維方式去翻譯和理解英文,“香蕉人”們會把英文的思維邏輯和西方的價值觀念帶到對中國語言和文化的理解中,結果總會鬧出一些笑話來。

我女兒四歲時讀了迪斯尼電影故事<<灰故娘>>後告訴我說:“辛黛瑞拉(灰姑娘的名字) 的台媽媽很壞!” 什麽?台媽媽?我想了想才恍然大悟,啊,她是在說灰姑娘的繼母!原來她把英文的繼母stepmother翻譯成了中文:step(台階)-mother(媽媽),那可不就成了“台媽媽” 了嗎?

女兒小學時周末中文學校的課本裏有一篇中國古代寓言<<愚公移山>>。說的是古代有一位老人愚公家門前有兩座大山擋著路,每次出行都要 繞很遠的山路。愚公下決心率領他的兒孫們挖掉這兩座山。有位名叫智叟的人阻止愚公說:憑你父子幾個人怎麽可能挖掉這樣兩座的大山呢?愚公回答說: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子子孫孫沒有窮盡,可山不會再增高,還愁挖不平嗎?智叟聽了沒說出話來。愚公的精神感動了上帝,於是就派了兩個神仙把兩座山背走了。課後一道問答題問:智叟聽了愚公的回答為什麽沒有說出話來?這個題的本意應是愚公說得有道理,智叟無言以對。我家千金的答案是:因為智叟覺得愚公真是太笨了!言外之意是智叟為愚公的笨驚訝得張口結舌。我哭笑不得地問她為什麽,答曰:他們可以搬家呀,費那麽大勁兒挖山幹嘛?!

在中國,父母們為孩子們學好英語而頗費苦心,而在海外,父母們為孩子們不忘自己的母語而全力以赴。他們頑強地堅持著要在下一代的心中打下中華文化的烙印,周末起早驅車送孩子去中文學校,暑假帶他們去中國探親旅遊,尋根問祖,為實現“香蕉人” 到“芒果人” 的轉變而不辭辛苦,默默奉獻。複雜多變的方塊兒字對多數在美國長大的孩子們來說還是太難學了,要想熟練掌握和運用並不是件容易的事。方塊字雖然難,可是媽媽做的中國飯菜確實好吃啊,所以父母們還需要因勢利導,順水推舟,用家庭生活中的點滴去加深中華文化對他們的影響。

喜歡咬文嚼字的我在網上看到一段關於漢字的幽默,就打印下來帶到朋友家的party上。朋友的女兒,在美國出生長大,就讀名校哥倫比亞大學,對我帶去的漢字幽默很感興趣。其中一條是:“力” 對“咖” 說,兄弟,拎著兩隻箱子上那兒去呀?因為她不認識“咖”字,我就解釋說是咖啡的咖,“力” 字一邊一個“口” 字看起來正象兩隻箱子。正巧她的一位美國朋友來了,她煮了咖啡招待朋友,同時問大人們要不要咖啡。當時屋子裏很吵,沒聽清,我們就問她在說什麽?她把兩支胳膊一抬,做出拎箱子的動作,帶著美國腔大聲說:“要不要--咖--啡?”結果引來哄堂大笑。我想這個字她一定會記住了。

女兒大學一年級的暑假我們一塊兒在北京逛西單。她想給自己和朋友們買幾個文化大革命時期那種印有紅色“為人民服務”字樣的黃書包。有一款上麵印有毛主席戴軍帽的側麵頭像,我問她知不知道這是誰,她說:當然知道,這是毛澤東。還有一款上麵的頭像她搖頭說:不認識,我告訴她:這是雷鋒。她立刻明白這一定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了。連雷鋒都不認識,那多不好意思啊,可能是虛榮心作怪,她迅速地瞥了兩邊看有沒有別人,然後小聲問我:“雷鋒是什麽人哪?” 好了,我又有機會向她灌輸“芒果黃”了。我給她講了雷鋒做好人好事,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的故事。新學期開始了,她與其他三個美國女孩合住一套兩室一廳的學生公寓。入住的第一天,我們最先趕到,其他室友還都沒來呢。經過了一個暑假,家具上落了一些灰塵。女兒打掃完自己的床位,書桌和衣櫥後,又把公寓裏所有的家具都打掃了一遍。我隨口說了一句:“哎呀,你可真雷鋒啊!”她立刻笑著說:“Mom, I got your joke(媽媽,我懂得你的幽默啦) ,謝謝!

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是寓於生活之中的潛移默化,細水長流,在孩子們從“香蕉” 向“芒果” 轉變中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最終“香蕉” 一點兒還是“芒果” 一點兒,相信會因人而異。但有一點不要忘記,香蕉也好,芒果也好,它們可都是優質水果呢。我們所有的努力目標隻有一個,使孩子們在兩種文化之間找到自己的平衡點,樂觀自信地邁向未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林曦 回複 悄悄話 湊個熱鬧:
月對朋說, 哇, 這麽快就成雙成對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