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麵對與國人思維習慣的矛盾?
(2011-12-10 10:04:07)
下一個
出國久的人,回到國內時才發現思維習慣已經不同與國人,而這種改變甚至連他們自己都不曾發覺,這是一種潛移默化和漸變的過程。比如:
習慣了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嘩
過馬路時,燈紅則止,燈綠即行非個人行為守則,守時,排隊
無論做什麽都事先約好,給對方充分的準備時間
這裏我不想說誰是誰非,因為這本就是一種生活習慣和價值觀的認定問題。大環境不同,人所遵循的思維習慣自然不同。而是非都是相對的,立場不同,自然對問題的看法不同。我們決不能一概而論。而遇到思維方法不同時,如我們想堅持自己的看法,同時也要尊重對方的意見,而不是無休止的爭論和冷嘲熱諷。因為沒有人,能代表絕對正確的一方,而尊重別人是一種文明的接人待物方式。
最近我遇到一件小事,朋友來美,接機是理所當然的,否則人家人生地不熟的,會有許多不方便的對方。再說什麽是朋友,就是當別人需要時,能及時伸出援手。為了能安排好時間,我提前多次打電話去詢問有關信息,但一直沒有得到準確的答複,而朋友上飛機後我仍舊去電話詢問她的丈夫,還是沒有結果,我想可能是不用我接機了。誰知朋友到達的當天她的老公才從國內打了電話,讓我下午接機。而我一點思想準備都沒有,可以說是措手不及。朋友老公是個經商20多年的商人,對人際交往更是臻熟與我,卻作出讓同樣是商人的我莫名其妙的事情來,他錯了嗎? 沒有!他完全按照中國人的思維習慣,想等確定飛機準點後再通知我接機的時間,目的是怕我在機場等待時間太長。但這種好心讓我十分被動,而且不得不犧牲自己的利益委曲求全。
類似的事情我過去也曾經曆過多次,都是自己默默地承受。我的想法其實很簡單既然事情說不清楚就選擇沉默,有些話真是說不清楚,他們也理解不了,因此很容易產生誤會,弄不好還會影響到友誼,就更得不償失了。 而那些凡事首先想到'自我'的人是不會有真正的朋友的,我始終都認為為了友誼犧牲點個人利益是在所難免和應該的。
那些總勸別人學會說不的人,別人也會對他們說不,而且他們最後都會成為孤家寡人。力所能及的去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也是一種文明的體現。還是那句話,如果意見相佐時,如果能解釋得了就解釋,不能就解釋也不必勉強,總之要尊重對方的看法。
其實我想說的是,很多事情都是習慣而已,沒有好壞。不同的生存環境有不同的習慣,沒有必要把自己的習慣定義為好,別人的習慣定義為壞毛病。
那怎麽辦呢?就得出國。看到了很不一樣的一麵,說不定會對自己的行為有所反思。再去正確的教育下一代,需要幾代人才的努力才能改掉一些壞毛病。
我也有許多類似你的體驗。例如朋友要把她的父母安排到美國旅行,除了需要我接機送機,還打算住在我家裏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這麽大的事之前根本不跟我商量可能性,時間是否允許等等,他們都買好了機票才通知我,好像我們這裏是個人都是開接待所的似的。而且有時候還很難直接告訴他們這是不妥的做法,還要講究如何講話讓對方接受。這話題可以歸入社會教育的範疇了。
我們共勉之吧。
簡單極了!
就是隨時隨地的勸戒有壞習慣的中國人!
因為,你能夠改良,他們也有能力改良啊!!!
尤其是回國旅遊時,更要如此做 --- 主動性的告訴那些"犯規"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