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嫁給美國人的女人真的幸福嗎?zt

(2008-12-14 08:28:25) 下一個

人們往往將異國婚姻比喻成筷子與刀叉的結合,他們之間是水火不能相融呢?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也能和諧相處。是夫妻倆人貌合神離呢?還是土洋結合水乳交融?他們之間的爭執、碰撞往往能激出許多生動有趣的火花,給人以啟迪也引人深思。

故事一:

劉芳是較早吃螃蟹的中國女子,她在六十年代就與來自大洋彼岸的湯姆結合了,她為自已的幸運而欣喜若狂。狂熱過後,她發現中國筷子與洋刀叉還真得好好地磨合。就說三餐吃飯吧,劉芳自然是用筷子,她得意地向湯姆介紹道:你可別小瞧筷子,它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曆史了。諾貝爾得主李政道你知道吧,他曾經說過,筷子是絕妙的東西。持筷子用膳實際上是物理學杠杆原理的具體運用。它是人類手指的延長。聰明的湯姆沒說什麽,他很快就學會了筷子的使用。有一天,湯姆帶劉芳上紐約著名的“Steak & Chop House”牛排館品嚐世界第一的美味。湯姆告訴劉芳,這家餐館連續22年被美國Zagat Survev餐廳評鑒評為第一名,得到了米其林指南(Michelin Guide)紐約版的大力推薦。牛排就得吃三分熟的(Medium-rare),味道好極了。湯姆這一介紹,使得平時就愛吃牛肉的劉芳,胃口立即被吊上來了。誰知牛排端上來後,劉芳麵前的刀叉卻被服務生換成了筷子,劉芳急了,忙說,怎麽回事,用筷子叫我怎麽吃牛排?湯姆笑道,你可以運用杠杆原理嘛。劉芳才明白這是湯姆設計的惡作劇,臉都紅了。飯後,湯姆說,筷子與刀叉各有所長,刀叉分工明確,各施其職,一旦碰上牛排,恐怕筷子就要自慚形穢了吧?劉芳不得不點頭同意。這是小事,雙方各退一步,也就海闊天空了。兒子出生後,大事就冒出來了。劉芳將兒子交給她的父母照顧。那年,他們夫妻一起回國看望兒子。劉芳發現湯姆自從看到兒子後,心情似乎很沉重,便問他,究竟發生什麽事了?湯姆才說,你能不能叫爸爸、媽媽不讓兒子穿分開的褲子,讓他穿關起來的褲子。劉芳一聽,差點笑出聲來,就為這點屁大的事兒愁眉苦臉?劉芳說,那叫開檔褲,不要緊的,我小時候也穿過,不是活得好好的。湯姆急了,說:不行,不行,要是兒子那個寶貝東西碰上玻璃鐵釘什麽的怎麽辦?爭論了老半天,劉芳隻好讓步,將所有的開檔褲全縫合了。結果,兒子的尿布大增,全家人都為了烤尿布忙得不亦樂乎。湯姆還特地從國外寄回了大量的“尿不濕”。用上了“尿不濕”後,劉芳就將尿布淘汰了,她不得承認湯姆的建議還是有含金量的,老黃曆是用不得了。


故事二:


李建梅與馬克的認識完全是一個很偶然的事件。說起來,簡直叫人難以置信。有一天,李建梅的哥哥李剛和嫂嫂帶侄兒上街,侄兒吵著要買個變形金剛,哥哥不肯,一氣之下當街摑了侄兒一個耳光。沒想到被馬克看到了,當場揪住李剛論理,李剛也火了,叫道:我打自已的兒子關你老外屁事?你是太平洋警察?管得也太寬了。告訴你,這兒是中國,不是你們美國!李剛一家人根本不理睬馬克,徑自走了。想不到馬克竟然尾隨著跟到李剛家。李剛發現馬克來到家中,氣炸了,與馬克大吵起來,馬克則是不慌不忙地與他理論。李剛說,我知道你是什麽人?你有什麽資格管我家的私事?馬克掏出名片說,這是我的名片,我作為一個外國人隻想同你講道理,不是來爭吵的。不打不相識,就這樣,李建梅也認識了馬克,並且談了戀愛。幾年過去了,李建梅的兒子傑米上小學了。一天,傑米做了錯事,李建梅氣得刮了他一巴掌。馬克立即抗議,你怎麽可以打傑米,再打我就叫警察了。李建梅不服,說:他做了錯事,還不承認。馬克說:孩子做了錯事,也不能打。李建梅說:不打不成材。馬克說:我父母從來不打我,我不是照樣成才。倆人你一句我一語地爭吵不休,傑米倒跑出去和同伴們玩耍了。當晚,李建梅問馬克:我如果真的再打傑米,你真的會叫警察來嗎?馬克認真地說:當然,我是認真的。李建梅說:我被警察抓走了,你們怎麽辦?馬克說:我就把傑米送到我父母那兒,等你出來後,我還會和你在一起的。李建梅聽了,好不傷心,一夜夫妻百日恩,想不到馬克竟是如此薄情寡義。從此之後,李建梅再也不敢打傑米了。又有一回,傑米闖禍了,李建梅習慣性地揚起了右手。傑米叫道:爸爸說了,不準打人!李建梅也火了:你別再把你爸爸抬出來了,他今天出差了,你做了錯事,我做母親的就敢打你。米傑辯道:我錯了,可以改。你打人不是犯錯誤,是犯罪。爸爸不在,我仍然可以叫警察。李建梅揚起的右手僵在空中,最後隻好慢慢地垂了下來。兒子的一句話給她極大的震憾,打人是犯罪呀!李建梅活了幾十年,到今天才懂得打自已親生的兒子也是犯罪。她奶奶的!


故事三:


   張俐是個大美女,對於追求她的男人一向是挑三揀四的,更多的是不屑一顧,但是當她見到亨利時還是被閃電擊中了。好一個大帥哥,和莫伯桑的《漂亮朋友》裏的杜洛瓦簡直是一個模子印出來的。談戀愛時,人總是會失去理智的,張俐使出渾身解數追求亨利,她成功了。張俐也順利地以亨利妻子的身份到了美國。一年一度的情人節來到了,張俐發現亨利居然利用這天去與他當年的小情人瑪麗會麵,這還了得!張俐立即對亨利來個下馬威,如果你不立即與舊情人一刀兩斷,我就與你兩斷一刀,你信不信,我說到就是做到的。亨利被張俐的氣勢震住了,他沒想到事態會有如此嚴重,不無委屈地說道:情人節就是會情人的節日,一年才一次,這在國外沒啥大不了的,你應當學會慢慢適應。張俐寸步不讓,說:不行,過去的事我管不著,如今你是我的丈夫,就是屬於我一個人的牙刷,誰也不許碰!亨利說:我記得在中國也有情人節,你們叫七夕節,不就是牛郎與織女會麵嗎?張俐說:你不要瞎扯了,牛郎和織女是明媒正娶的夫妻,不是偷雞摸狗的情人。亨利說:你們中國有個國學大師叫辜鴻銘的,他可是學貫中西,通古博今。他就提出了著名的茶壺理論,主張一個茶壺可配4個茶碗,我不過才一個茶碗而已。張俐桌子一拍,大叫:什麽叫不過才一個,還什麽而已,半個都不行!辜鴻銘就是個不肯剪辮子的清朝遺老,他那一套為納妾辯護的理論在中國早就行不通了。亨利說:在美國妻子就是妻子,情人就是情人。男人有了情人不會拋棄妻子,有了妻子也還可以找情人。張俐說:可你的妻子是中國人,她絕對不允許她的男人在外頭尋花問柳。倆人幹了一仗,可誰也說服不了誰。張俐很是苦惱,是真的離婚呢?還是容忍亨利的花心。“To be, or not to be--that is the question(生存還是死亡這是個問題。)張俐不由地想起莎士比亞劇中主人公哈姆雷特的這句名言。她覺得,此時此刻的自已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女哈姆雷特。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東又西 回複 悄悄話 嫁給同胞的中國女人都幸福嗎?

其實嫁哪國人都一樣,重要的是“這個人”怎麽樣,沒必要因為某個隻能各國姐妹嫁的美國人很好就要說“所有的美國男人都比國男好”,但也沒必要因為某位姐妹不幸夾了個不合適的就要大張旗鼓地說“嫁給美國人可不幸福哦”。都是一竿子打死。用這種邏輯,我們該不該也說嫁給中國男人都不幸福?打老婆,包二奶,吃喝嫖賭,中國男人就少了?

其實就是哪國的都一樣,都是什麽人都有,就看你找了“哪一個”了。
雨杉 回複 悄悄話 嫁給本幫的女人們都幸福嗎?我也曾探討過這個問題。始終沒有答案。又沒有很有說服力的統計數據。很多不成功的案例。成功的也不是沒有。也許無論嫁誰都是50/50,像賭桌上的摋子。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