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憂鬱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正文

乖女兒伊帆的故事

(2008-04-20 13:09:07) 下一個
淩晨3點,突然夢醒。不知為什麽想起遠在上海的好友伊帆,想起她和她老公的故事,想起我2007年回國時再見到她時她的痛哭和無奈。再也無法安睡,從床上爬起來,挑燈奮筆,想寫下她的痛,寫下我們的大學生活,寫下對老友的思念。
 
伊帆是我大學同班同學,我們也是同一個宿舍。因為是學外語的,班裏陰盛陽衰,20個學生隻有5個男生。我們班裏都是從山東招生,女生宿舍兩個。不知是否是學校故意的,我們女生宿舍分配的時候就產生了兩個隱隱的幫派:一個宿舍裏的人以地地道道的青島人為主,另一個宿舍裏的女生則是其他偏遠縣城或農村的。我呢身份比較騎牆,既不算來自偏遠的農村縣城也不算地道的青島人,最後被分在青島人的宿舍裏。伊帆也是,她不知什麽原因也被分在這個宿舍裏。周末的時候,我們的大部分舍友都就近回家了,隻剩我和她留守,階級感情就特別的深,畢竟同甘共苦了漫漫長長4年的青春時光,分享了共同的彷徨,掙紮和互勉互勵。

伊帆屬於那種可愛可人型的女孩,苗條纖細,臉圓圓的。說話文文靜靜的,性格較內向。她和我正好相反,所以我們倆好算是性格互補型。

她跟我說小時候身體太纖弱,父母夏天就像農村裏曬玉米那樣把她放到陽台上曬,為了增加她的免疫力。後果之一是她的身體變結實了,後果之二是她小巧的鼻梁上就此長了一些小小的雀斑,她因此有些對陽光耿耿於懷,夏天總是帶把太陽傘。

伊帆來自泰山腳下的一個縣城,父親官職挺高,母親也在機關上幹有鐵飯碗。那時候90年代初,有鐵飯碗的職業還是很令人羨慕的。她從小生活應該很無憂,甚至可以說比較優越。 

伊帆一直是很優秀的孩子,成績從小很好。又懂事,沒有初中高中搞早戀,沒有交不三不四的朋友,是父母眼裏的乖女兒,直到有一天.......

我們係和德國某一大學合作,有一部分人可以在大三拿到獎學金出國半年。那時候出國還沒有像現在這麽熱,這麽爛。能夠出國的人起碼在我們小地方可是“光宗耀祖”的事。所以大家都很拚命的學習,很拚命的競爭。

我父母一直監視著我大學不要搞早戀,特別是在被選拔去德國之前,即大三之前。伊帆的父母也從遠方監視著乖女兒不要出格,每次打長途電話的時候總是旁敲側聽的想知道某一句話的背後是否暗藏著什麽故事。

但年輕的心和年輕的情感豈是父母的嘮叨和叮囑能束縛的了的。他們終究鞭長莫及,我們倆大學都偷偷摸摸戀過愛。

我的戀愛史長而雜。暗戀過,被暗戀過,愛過,被愛過,受過傷,也傷過別人。嗨,還記的被一戀人威脅若和他分手就抱炸藥炸死我,他然後自殺。聽起來很讓人想起中學課本董存瑞的英雄事跡。隻是董存瑞是為國為民,他呢隻為一名不經傳的小女子。現在再驀然回首,我大學和他分手了,兩個人幸虧現在都活的好好的,他已經結婚生子,我也遠走他鄉了。

伊帆的戀愛史則長而孤單執著。她大二的時候認識了一和他同樣文靜的男孩,是中文係的,我們給他一外號“蘋果”。蘋果很有才,在我們學校的校報上經常發表文章什麽的。他倆是上晚自習的時候認識的,因為經常在一間教室出沒,又經常同樣早到晚歸。兩人開始惺惺相惜,為了雙方同樣的勤奮刻苦。晚自習後就經常去操場散步,談學習,談未來,談過去,談那個階段成長碰到的煩惱。兩顆寂寞善感的心碰出了愛情的火花。

我這個人有些俗,對蘋果不是很了解,就有些以貌取人。蘋果個子不高,也不帥。我就總覺的蘋果配不上我那嬌小玲瓏的好友。另外也看不出他多有才,不就是發表了幾篇文章嘛。但伊帆有一次跟我說,她經常沉迷在蘋果的含情脈脈的目光裏。又那麽寬容,那麽溫柔,讓她想起她爸看他的樣子。我大學曾看了很多心理學方麵的書,為了治療自己,也為了給很多不懂的事情找答案。我有些理解他們的戀情,又暗自想伊帆原來有“戀父情結”。

當然伊帆和蘋果的戀愛是國家機密,是不能讓她父母知曉的。還好她父母離她有幾百公裏,所以要隱瞞也比較容易。直到伊帆斬將奪關贏到出國的機會後,她覺得終於可以和父母攤牌說實話了。伊帆做乖女兒習慣了,對父母撒謊的負罪感總是糾纏著她。所以她出國回來之後,就和父母坦白了和蘋果的戀愛關係。她父母先是震驚,終於發現女兒已經長大了。再是憤怒,自己的乖女兒竟然曾經欺騙過他們,瞞過了他們的"法眼"。另外他們給她又定了新的奮鬥目標-考研,並且是考德語的權威大學同濟大學的研究生。考研和談戀愛可是水火不容的事情。

後來在伊帆哥哥的調停下,她父母來青島和蘋果見了一麵。不見還好,一見更糟。她父母和我當時一樣,覺的蘋果不是一表人材,配不上伊帆。另外蘋果的家境按她父母的想法,門不當戶不對。伊帆算是高幹子女,而蘋果對她父母來說草民一個,她父母怕委屈了自己的女兒。如此種種,她父母對他們的戀愛關係強烈反對,不停施加壓力,打長途電話用親情威脅伊帆。可憐的乖女兒伊帆最後隻好投降妥協,說和蘋果斷掉關係。

但愛情的力量戰勝了伊帆的軟弱,伊帆開始實行“綏靖”政策。表麵上和父母說斷了關係,實際上戀愛照常進行,雖然頂著犯罪感的沉重和時刻要撒謊的壓力。我有時候都擔心她纖弱的身體受不了這一切。但伊帆其實是外柔內剛,這一點和我也正相反。她頂著家庭的壓力和戀愛的危險考上了令人羨慕的同濟大學研究生,她畢業後去了上海,離她父母更遠了。而我則遠走他鄉,之後幾年沒有她的消息。一方麵出於懶惰,另外在國外忙著適應,忙著生存,忙著掙文憑,忙著糊口。
   

伊帆考上同濟大學的研究生後想自己已經實現了父母的又一目標,是否可以再次坦白她和蘋果的關係呢。曆史再次重演,她坦白後還是沒有被從寬。她父母還是震驚加憤怒加反對。理由是自己的女兒是如此的優秀,而女婿的候選人是如此的“不優秀”:蘋果也和伊帆共同考研,報的是上海的一所大學,但不幸沒考上。這一次他父母還是威脅加壓力,伊帆和蘋果的戀愛又被迫轉成“地下運動”......

這一切都是我和伊帆大學畢業5年後再見到她時她告訴我的。我一邊聽一邊歎氣,同時又為這兩個忠貞不愈的“地下工作者”感到心痛。我們這一代的父母因為愛子女之切,或加上希望子女實現自己不能實現的目標,所以把自己的太多意願強加給子女,是我們的幸還是不幸?

蘋果畢業後先在青島的一報社找了份工作,一邊刻苦的自學再考研,為了合乎伊帆父母的優秀標準做努力。工夫不負有心人,皇天也不負有情人。第二年他終於考上了上海一大學的研究生,和伊帆終於在一起了。兩個人沒有大張旗鼓的請親朋好友,隻是很低調的登記結婚。伊帆的父母現在也沒話可說了,如此執著的男孩確實少見,而女兒如此固執的愛一個人也令他們無言。

但這一切並沒有結束。

伊帆是很上進的女孩,在國內研究生遍地是的大好形勢下,要更有競爭力隻有讀博士。兩年下來,伊帆成了博士。這下可苦了蘋果,老婆總是追求“優秀再優秀”,他大男人總不能幹坐著。特別是有一對對文憑頂禮膜拜的丈母丈人,所以他也踏上了漫漫讀博路。

伊帆的哥哥也非常優秀,考上了上海一大學的研究生,現在好像也在讀博士。他的戀愛史也是艱難困苦,因為自己談的女友都不合父母“門當戶對”的意,所以婚姻大事就長期這樣吊打著。他考上研來上海後終於娶了個上海姑娘,對方是老師。

兩個孩子都在上海,所以她父母現在退休了,就經常來上海,一般都住在伊帆家裏,不住在她哥那裏。伊帆的父母不敢對上海媳婦指手畫腳的,畢竟不是在自己地盤上,所以住兒子那裏就不是很自在。但住在伊帆那裏呢,那就一切兩樣了。蘋果的性格溫和,而且他是“草民”出身,所以伊帆的父母自然而然的對蘋果有一種優越感。伊帆呢,一如寄往的保持乖女兒的形象。每個月都給父母房間的抽屜裏備不少錢,讓他們盡情花。他父母呢,住伊帆家裏就像自己是主人一樣,大小事都要過問,諸如起床不要太晚,睡覺要早。她母親經常抱怨伊帆亂花錢,亂買衣服等等。總之,兩代人之間的代溝從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顯露出來,磨擦著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感情。

最令伊帆難過的是她母親從來沒有看得起蘋果。伊帆先蘋果拿到了博士學位,又成為她母親冷嘲熱諷蘋果的材料。伊帆的父親雖然不會如此小氣,或落井下石,但他從沒為蘋果辯護過,隻是沉默著。伊帆從小就得父親寵愛,父親一直是她心目的“偶像”。但在蘋果這件事上,她心痛地看到了父親世俗和軟弱的一麵。父親的高大形象不複存在了。

伊帆就這樣夾在父母和蘋果之間。他們都是如此的愛伊帆,卻讓她越來越憔悴,越來越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