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1144)
2010 (770)
2015 (68)
2016 (326)
英國《泰晤士報》:放寬心,北京不會拿光我們的餡餅
西方對中國爭奪非洲資源的不安反應是一種不得要領的偏執,看一下俄羅斯人的經曆吧。
自從我們依靠打獵和采集果實為生以來,一種深藏內心的、原始的恐懼始終追隨著人類的想像。那就是我們的競爭者正在試圖壟斷我們賴以生存的資源或食物,讓我們無法獲取或接近對我們來說不可缺少的事物或場所。我們忍不住要想辦法戰勝他們,確保我們獲取資源的權利。這種衝動可能會把我們引向無理由的焦慮。
最近幾周的兩件事情讓我想起了這些。其一是英國廣播公司(BBC)二台正在播出的爆炸性的係列紀錄片《中國人來了》,其二是我預訂的有關蘇聯在阿富汗10年的一本重要新書的到貨。這本名為《阿富汗戰爭老兵》的新書的作者是英國前駐莫斯科大使羅德裏克·布雷思韋特爵士。
盡管紀錄片講的是21世紀中國的擴張,而《阿富汗戰爭老兵》講的是20世紀蘇聯的災難性冒險,但西方在這兩個案例中表現出的不安反應卻指向最為古老的故事:擔心對手趕在我們前麵,搶占所有的餡餅。
然而那些可憐的俄羅斯老人們在阿富汗根本沒有搞到餡餅,而我也質疑我們今天的警報——擔心北京搶奪在非洲的餡餅——究竟是否理智。
在《中國人來了》第一集中,這種含蓄的警報比起任何地方都來得明顯。紀錄片講的是非洲的事情,它帶著我們穿越安哥拉和讚比亞。我們看到中國如何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區進行采礦、建築和鐵路修建領域的大量投資,同時輸出大量的中國工人。這部敘述生動、畫麵漂亮的紀錄片暗示,中國力量仍然受到安哥拉民眾的歡迎,但是在讚比亞,人們卻對中資銅礦涉嫌對黑人工人的剝削以及來自紮根當地的中國小企業的無情競爭日益不滿。
在我的記憶中,坦讚鐵路項目的建設曾經給我們這些在非洲的歐洲人帶來巨大的驚恐。媒體專家和政客們向人們展示地圖和圖表,提出似是而非的說法,認為紅色中國正在強行進入整個撒哈拉以南地區,以便擠掉西方,滿足其日益增長的礦產需求。
但這項工程沒有什麽結果。其造價過於昂貴。中國鐵路管理者在東非變得相當不受歡迎。讚比亞確實受益了,但是北京打了退堂鼓,在其後30年裏,中國人再也沒有成群結隊地出現過。共產主義沒有取得任何據點。沒有出現圍困,也沒有出現“黃禍”。
從經濟製裁的曆史中可以知道要想困住一個國家是極其困難的。至於說到21世紀的中國力量把整個世界阻擋在外的可能性,在你發出警報之前先思考一下吧。仔細想想“扼殺”、“圍困”、“至關重要的資源”等脫口而出的詞匯,所有這一切有多少理智的成分?
就算中國真的企圖確保對資源的獲取,我也對這種企圖是否理智表示質疑。充其量,北京可能是要通過暫時從受其拉攏的非洲國家政府和在非洲的中資企業手裏獲得供應,來確保得到優惠價格。試圖通過政治上的奪取獲得經濟上的優勢可能招致麻煩,並走入危險的歧途。
中國沒有做過像蘇聯軍隊1979年攻入喀布爾那樣的壞事。但是如果北京真的計劃扼住非洲的命脈,它將遭到失敗。中國向非洲滲透得越深,他們掌握的礦山越多,拉攏的腐敗官員越多,向非洲派出的企業家越多,黑人的抵抗就會越強烈。非洲發怒起來很慢,而且常常缺乏領導,但是在進行純粹、緩慢、慍怒和血腥的抵抗方麵卻極其出色。對於中國來說,任何旨在壟斷非洲資源的後帝國主義冒險都會變成曠日持久的大麻煩——就像英國人、法國人和葡萄牙人經曆過的那樣。
事實將會證明,所謂的“黃禍”,就算真的存在,與其說它對西方有危險,倒不如說它對北京的危險更大些。
----------------------------------------------------------
轉貼,僅供參考,不負責核實其內容真實性。